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3 被引量:236H指数:9
相关作者:高靖淋王群赖伟永陈金英宋飞飞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药学院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暨南大学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色谱
  • 15篇相色谱
  • 10篇学成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化学成分
  • 8篇提取物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液相色谱法
  • 6篇色谱法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胆木
  • 5篇毒性
  • 5篇气相色谱
  • 5篇抗炎
  • 5篇急性毒性
  • 4篇大叶
  • 4篇大叶冬青
  • 4篇冬青
  • 4篇血脂

机构

  • 62篇海南医学院
  • 4篇暨南大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三亚市中医院
  • 1篇天津天士力现...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7篇张俊清
  • 20篇谭银丰
  • 17篇李海龙
  • 14篇刘明生
  • 11篇陈峰
  • 11篇赖伟勇
  • 8篇任守忠
  • 8篇杨卫丽
  • 8篇王勇
  • 7篇刘侠
  • 6篇符乃光
  • 5篇魏娜
  • 4篇李洪福
  • 3篇康胜利
  • 3篇黄艳
  • 3篇刘让如
  • 3篇李永辉
  • 3篇范春林
  • 3篇叶文才
  • 2篇苏文琴

传媒

  • 11篇海南医学院学...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华西药学杂志
  • 3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2篇海南省药学会...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中成药
  • 1篇有机化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5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枸橼酸他莫昔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制备和鉴定枸橼酸他莫昔芬包合物,并考察包合物的有关性质。方法通过影响因素考察选择适当的pH和包合材料,摩尔连续递变法确定最佳主客分子的摩尔比,采用研磨法、水溶液搅拌-冷冻干燥法和超声-冷冻干燥法制备枸橼酸他莫昔芬包合物;采用热重分析法、红外和紫外色谱法鉴定包合物,并考察包合物的包合率、光照稳定性、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等性质。结果采用HP-β-CD为包合材料,确定HP-β-CD与枸橼酸他莫昔芬包合的最佳摩尔比为4∶1,所得产品经鉴别已形成包合物。枸橼酸他莫昔芬-HP-β-CD包合物能明显增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光照稳定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研发枸橼酸他莫昔芬的新剂型提供实验依据。
黄莹玺李瓶娉银杉杉陈金英张俊清陈德梅黄艳刘让如
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酸萘呋胺酯包衣微丸的含量
2012年
目的建立草酸萘呋胺酯包衣微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Hypersil BDS C6H5(5μm,4.6×250mm),柱温25℃,流动相:0.05mol.L-1乙酸钠(用磷酸调节pH4.0)-乙腈(40:6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进样量:20μl。结果草酸萘呋胺酯在10μg.ml-1~100μg.ml-1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0.79%(n=6)。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刘侠姜月霞刘让如张俊清王宗修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微丸
海南黄灯笼椒与不同品种辣椒的辣椒素含量测定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海南黄灯笼椒等辣椒的辣椒素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30℃,外标法定量。结果:辣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2.0μg/mL~20.0μg/mL,r=0.9990;精密度、稳定性实验的RSD均低于2%;平均回收率100.8%(n=9),RSD=1.87%。对海南黄灯笼椒等7个品种辣椒的辣椒素含量进行测定,海南黄灯笼椒的辣椒素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辣椒中辣椒素含量的测定;海南黄灯笼椒辣椒素含量最高,这些信息可为海南黄灯笼辣椒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李海龙张俊清赖伟勇符乃光谭银丰
关键词:黄灯笼辣椒高效液相色谱法辣椒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高良姜-广藿香”药防治糖尿病胃轻瘫胃排空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高良姜-广藿香”药在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治疗中的潜在药效化合物、关键靶点及相关机制途径。方法:利用TCMSP等数据库整理“高良姜-广藿香”的主要药效成分及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疾病靶点平台筛选DGP相应靶点后,将“高良姜-广藿香”药与DGP的各自对应靶基因导入Venny 2.1.0分析平台筛选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查找共同靶基因间蛋白相互作用信息,并绘制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采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软件对“高良姜-广藿香”与DGP的共同靶基因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及相关机制通路预测。结果:经筛选获得药物活性成分23个,相关的靶点97个,与DGP相关的靶点映射后得到共同靶点46个,包括ESR1,EGFR和IL6等。共同靶点主要富集在氧化应激、凋亡信号调控等生物过程,酶结合、蛋白磷酸酶结合等分子功能有关以及核染色质、线粒体外膜等细胞组分,并主要作用于PI3K-Akt、HIF-1和MAPK等信号通路。槲皮素、山柰酚、高良姜素等化合物可能是“高良姜-广藿香”作用于DGP的潜在药效成分,主要通过介导MAPK/PI3K/AKT和P53等信号通路,参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过程发挥治疗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本研究初步揭示“高良姜-广藿香”药治疗DGP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能够为进一步使用“高良姜-广藿香”药治疗DGP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谢振蕊李丽周明艳张俊清李海龙
关键词:胃轻瘫高良姜广藿香网络药理学
海南广藿香超临界提取物中百秋里醇含量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建立海南广藿香 CO_2超临界提取物中百秋里醇含量测定方法,以实现对 GAP 规范化种植基地广藿香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SE-54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载气为 N_2,程序升温。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百秋李醇在0.245~2.4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4%(n=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广藿香药材 CO_2超临界提取物中百秋里醇的含量测定,可实现对广藿香药材的质量控制。
李泽友靳德军符乃光赖伟勇张俊清
关键词:气相色谱
采收时期、部位、干燥方式对海南罗勒精油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采收时期、部位以及干燥方式对海南罗勒精油的影响。方法:采摘海南罗勒(Ocimumbasilicum L.)无花鲜叶(嫩)、含花鲜叶(嫩)、全花、全叶、茎;取新鲜罗勒嫩叶,部分经过冻存、50℃低温烘干或自然风干等处理,再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以精油收率对上述处理过程进行评价。利用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上述所得的精油,利用正交实验法优选罗勒鲜叶水蒸气蒸馏的最佳工艺。结果:无花嫩叶出油率最低,全花出油率最高,顺序是:全花>全叶>含花鲜叶>无花嫩鲜叶,茎中不含精油。鲜叶低温烘干或自然风干比鲜叶和冻存鲜叶的出油率低,约损失35%。精油中主要的物质为沉香醇(34.4%)、丁香酚(19.0%)、甲基胡椒酚(13.4%)等。丁香罗勒鲜叶剪成5cm长、加入5倍量水和提取3h为水蒸气蒸馏的最佳提取工艺。结论:采收时期、部位、干燥方式对海南罗勒精油的质量产生影响,这些信息可为海南罗勒精油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陈峰李海龙谭银丰赖伟勇张俊清
关键词: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水蒸气蒸馏出油率
诺丽酵素中两个新的曲酸类化合物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从诺丽酵素中分离获得两个新的曲酸类化合物nonikojic A(1)和nonikojic B(2),通过多种现代波谱技术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并对这2个化合物进行了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2在50μmol/L剂量下均可显著地促进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张旭光张斌周学明余章昕李小宝陈光英
关键词:葡萄糖摄取
HPLC-MS/MS法同时测定胆木不同部位6个成分的含量
2024年
目的:测定胆木茎、枝和叶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喜果苷、乌檀酰胺C、绿原酸、3,4,5-三甲氧基苯基-1-O-β-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4-二甲氧基苯基-1-O-β-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6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MS/MS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 EVO C18100Å(50 mm×2.1 mm,2.6μm)柱;流动相为0.5‰甲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3μL;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结果: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喜果苷、乌檀酰胺C、绿原酸、3,4,5-三甲氧基苯基-1-O-β-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4-二甲氧基苯基-1-O-β-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2μg/mL、0.0125~2μg/mL、0.05~2μg/mL、0.025~2μg/mL、0.0125~2μg/mL、0.0125~2μg/mL(r≥0.9991),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RSD<5.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13%~103.02%(RSD<4.00%)。含量测定结果显示6个成分在胆木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胆木药材中6个成分的同时检测。
贾安黄小强茹国华吴毓皇明古旭李永辉
关键词:胆木化学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法测定草酸萘呋胺酯包衣微丸的有关物质
2013年
目的建立草酸萘呋胺酯包衣微丸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Hy-persilBDSC6H5(4.6mm×250mm,5μm);柱温:25℃;流动相:0.05mol/L乙酸钠(用磷酸调节pH=4.0)-乙腈(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nm;进样量:20μL。结果草酸萘呋胺酯与杂质能完全分离,草酸萘呋胺酯最小检测限为3ng。结论该方法灵敏、专属,可用于草酸萘呋胺酯包衣微丸有关物质的检查。
刘侠陈峰黄艳杨卫丽
关键词:HPLC法微丸
黎药-潺槁树化学成分的研究
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又名潺槁木姜子,主要分布于中国、越南、菲律宾、印度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区。潺槁树为常绿阔叶乔木,常见于山地林缘、溪旁、疏林或灌木丛中。潺槁树在...
孙万莹金燕张彩云董琳张小坡
关键词: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