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
- 作品数:24 被引量:144H指数:5
- 相关作者:周四元张邦乐宦梦蕾崔晗李勃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军事更多>>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阿霉素和塞来昔布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阿霉素和塞来昔布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研究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和塞来昔布,眼眶取血并抗凝,离心分离血浆,采用乙酸乙酯提取血浆中的阿霉素和塞来昔布,N2吹干乙酸乙酯,残留物用50μL甲醇溶解,取20μL用于LC/MS/MS分析。结果:用LC/MS/MS法检测大鼠血浆中阿霉素和塞来昔布的线性范围为1-800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检测血浆低、中、高三个浓度(8、50、500ng/mL)阿霉素的回收率分别为101.2%、95.1%和91.4%,检测血浆低、中、高三个浓度(8、50、500ng/mL)塞来昔布的回收率分别为105.6%、106.8%和93.7%。大鼠尾静脉注射5.8mg/kg阿霉素和3.8mg/kg塞来昔布的半衰期分别为2.3h和3.6h,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70ng·h·mL-1和1480ng·h·mL-1。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适用于阿霉素和塞来昔布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祝春来张邦乐宦梦蕾黄秋菊苏丹周四元
- 关键词:阿霉素塞来昔布LC/MS/MS法
- 丹皮酚的药理活性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4
- 2010年
- 目的:对丹皮酚近年来的药理、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以提高对丹皮酚的研究水平。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总结、提炼和阐明丹皮酚的研究前景。结果:丹皮酚具有显著的改善血液流变学、降脂质、抑制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等药理活性。丹皮酚小鼠灌胃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单室模型;大鼠灌胃丹皮酚的生物利用度仅为28.92%,存在吸收不完全或首过效应;大鼠静脉注射丹皮酚及其包合物,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率: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结论:丹皮酚作为有效中药分子用于开发治疗冠心病、脑卒中等药物具有良好前景,探讨其分子中药组方的药理活性及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对创制分子中药、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李骅王四旺张邦乐
- 关键词:丹皮酚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
- 叶酸-聚乙二醇-阿霉素连接物及其制剂稳定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考察叶酸-聚乙二醇-阿霉素连接物(FA-PEG-hyd-DOX)及其制剂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其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将DOX、FA-PEG-hyd-DOX连接物原料及其冻干粉制剂置于高温、高湿、强光照环境中,不同时间对样品的DOX质量百分含量、熔点、外观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分析。结果:DOX在高温、高湿、强光照环境中放置10天后,DOX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31.95%、66.36%和61.27%,熔点分别为195℃、194℃和194℃。FA-PEG-hyd-DOX连接物在高温、高湿、强光照环境中放置10天后,DOX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2.71%、3.85%和3.14%,熔点范围分别为169-175℃、170-175℃和170-175℃。FA-PEG-hyd-DOX冻干粉制剂在高温、高湿、强光照环境中放置10天后,DOX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3.80%、5.76%和4.80%。结论:FA-PEG-hyd-DOX连接物原料的稳定性高于DOX,FA-PEG-hyd-DOX甘露醇冻干粉制剂的稳定性高于其原料药。
- 李勃许晓莲叶威良宋彦峰崔晗周四元
- 关键词:阿霉素稳定性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凝胶微球的研制及其溶胀、降解、载药、释药特征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制备载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右旋糖酐(dex-GMA)凝胶微球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溶胀、降解、载药与释药特征。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载rhBMP-2的凝胶微球(BMP-HMs)并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其制备工艺;观察BMP-HMs形态和粒径,测定其包封率与载药量;用微球的吸水能力表示微球的溶胀率(Rs),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体外降解,动态观察体外释药特征及其与微球溶胀、降解的关系。结果所制备的BMP-HMs形态规整,粒径40~50μm,分布均匀;rhBMP-2载药量(10.6±4.8)%,包封率(88.9±1.0)%,BMP-HMs冻干剂4℃以下存放6个月性能稳定,但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20~40d内可以完全降解。微球Rs随反应促进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用量的增大而减小,0.3mlTEMED制备的BMP-HMs体外释药实验表明80%的rhBMP-2在前20d左右释放。结论BMP-HMs对rhBMP-2具有确定的缓释作用,并可以通过制备工艺的改变控制其释药。
- 陈发明金岩吴织芬吴织芬杜岩王国芳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右旋糖酐微球体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体外降解缓释作用
- 《药剂学》课程教学探索与体会被引量:2
- 2014年
- 药剂学课程是药学专业学员学习的重点难点,对教员授课要求高。第四军医大学药剂学教研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就药剂学教学中教学准备、课程教学、课程考核和教学总结等各个教学质控环节进行了探索,以期发挥学员主动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 宦梦蕾滕增辉崔晗张邦乐周四元
-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改革课程教学
- 双膦酸盐作为骨靶向配体的研究进展
- 2017年
- 成人骨骼由50~70%矿物质、20%~40%有机基质、5%~10%水和1%~5%的脂肪组织组成,具有硬度大、渗透性差、血流量低等特点,常规的给药方式很难到达病变部位。靶向给药技术是利用病灶局部病理生理特点,将药物最大限度地递送到病灶靶区,减少药物在非靶区的分布,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药剂学及临床研究的热点。
- 白少柏白少柏肖勇周四元
- 关键词:双膦酸盐羟基磷灰石骨靶向配体
- 抗肿瘤活性成分九节龙皂苷Ⅰ大鼠体内代谢
- 九节龙皂苷Ⅰ由川产九节龙中提取而得,体内外研究已证实其对多种肿瘤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抗肿瘤作用明显.目前关于九节龙皂苷Ⅰ的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尚不清楚.本文建立了九节龙皂苷Ⅰ在大鼠血浆的液相/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
- 崔晗王晓娟宦梦蕾张伟东张邦乐周四元
- RP-HPLC法同时测定双丹口服液中没食子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丹口服液中3种活性成分没食子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ino Chrom ODS-BP C18(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3%冰醋酸水溶液(8∶9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没食子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分别在5.0~100.0μg/mL(r=0.999 8)、7.5~150.0μg/mL(r=0.999 9)、5.0~100.0μg/mL(r=0.999 8)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依次为99.2%、99.8%、100.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双丹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李骅谢艳华张邦乐王剑波杨倩曹蔚王四旺
- 关键词:双丹口服液没食子酸丹参素原儿茶醛
- 白藜芦醇与白藜芦醇苷抗氧化活性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比较白藜芦醇与白藜芦醇苷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以及对H_2O_2造成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邻二氮菲-Fe^(2+)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方法研究白藜芦醇与白藜芦醇苷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采用H_2O_2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氧化损伤模型,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两种药物对H_2O_2致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白藜芦醇与白藜芦醇苷清除·OH的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其中白藜芦醇苷的作用比白藜芦醇强,但均弱于维生素C;白藜芦醇对H_2O_2致氧化损伤的ECV304细胞的保护作用强于白藜芦醇苷。结论:白藜芦醇对H_2O_2损伤的ECV304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苏丹张邦乐宦梦蕾黄秋菊祝春来周四元
- 关键词: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抗氧化活性
- 具有酸敏特性的叶酸-多柔比星连接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
- 目的 合成具有酸敏特性的叶酸-氨基己酸-多柔比星连接物,并观察其抗肿瘤活性以及肿瘤细胞对连接物的摄取.方法 首先将叶酸与氨基己酸连接,然后利用腙键与多柔比星连接,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鉴定其结构;将连接物置于pH7.4...
- 叶威良张邦乐周四元宦梦蕾肖飒崔晗杨文娟刘道州程颖万宁腾增辉
- 关键词:叶酸多柔比星细胞毒性肿瘤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