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作品数:293 被引量:736H指数:13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0篇哲学宗教
  • 67篇经济管理
  • 43篇社会学
  • 43篇文化科学
  • 37篇政治法律
  • 6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艺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军事

主题

  • 26篇社会
  • 25篇哲学
  • 17篇农村
  • 16篇社会工作
  • 16篇文化
  • 15篇主义
  • 15篇维特根斯坦
  • 12篇教育
  • 10篇大学生
  • 10篇道德
  • 7篇养老
  • 6篇伦理
  • 6篇老年
  • 5篇语言
  • 5篇政治
  • 5篇农村留守
  • 5篇农村留守儿童
  • 5篇留守
  • 5篇留守儿童
  • 5篇儿童

机构

  • 262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西安邮电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马来西亚国立...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商洛学院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

  • 18篇王欣亮
  • 4篇李建森
  • 3篇吴惠芳
  • 1篇刘宇
  • 1篇李国山
  • 1篇陈健
  • 1篇周启清
  • 1篇李颖晖
  • 1篇郭小弦
  • 1篇席小瑾
  • 1篇胡军良
  • 1篇彭华民
  • 1篇蒋美华

传媒

  • 13篇新西部
  • 10篇中文科技期刊...
  • 9篇西北大学学报...
  • 8篇华夏文化
  • 7篇渭南师范学院...
  • 6篇浙江社会科学
  • 6篇中国哲学史
  • 6篇哲学进展
  • 5篇哲学动态
  • 5篇人文杂志
  • 5篇世界哲学
  • 5篇青年与社会
  • 4篇宗教学研究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高等学校文科...
  • 4篇宝鸡文理学院...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教学与研究
  • 3篇自然辩证法通...
  • 3篇福建论坛(人...

年份

  • 7篇2025
  • 24篇2024
  • 30篇2023
  • 29篇2022
  • 40篇2021
  • 61篇2020
  • 53篇2019
  • 18篇2018
2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隔代教养下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谋生,留守儿童现象严重,隔代教养问题突出。解决隔代只能"养"不能"教"的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
闫雪
关键词:隔代教养留守儿童社会化
政府数字化转型与地方治理绩效:治理环境作用下的异质性分析被引量:32
2021年
在各地方政府竞相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将政府治理绩效进行三维刻画,利用2009-2018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核匹配的多期DID与DDD模型,并融合使用实证与案例分析法,探讨治理环境约束下政府数字化转型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结果显示:①政府数字化转型能通过提升行政、服务与监管绩效增强治理绩效,且这一作用存在可持续性。②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治理绩效提升作用存在"东强西弱"的不均衡区位特征。③治理环境优化未必能增强数字化转型的治理绩效提升效应,但能改变治理绩效提升的区域不均衡状态:总体而言,技术条件改善有正向调节作用,但政策扶持的调节作用不确定;分区域看,技术条件改善能通过增强发达地区政府行政与监管绩效,深化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但却因造成技术学习成本,抑制西部政府行政绩效提升,致使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不升反降,而通过政策扶持可扭转这一反向作用,激发西部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
刘飞王欣亮
关键词:数字政府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共同富裕——基于田园综合体试点政策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基于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厘清产业融合影响农民增收的理论机制,进而以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政策表征农村产业融合,构造准自然实验,并以中国1240个县域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田园综合体试点地区的低收入群体显著增收且农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证明农村产业融合能带动低收入群体增收,进而促进共同富裕;(2)低收入群体的就业结构优化是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共同富裕效应的主渠道;(3)农旅融合较农工融合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不同群体收入水平在政策冲击后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4)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共同富裕效应存在产业融合基础异质性:前期产业融合基础较弱的县域,在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表现出更强后发优势;强行政资源支持会增强农村产业融合的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因此,应加大力度支持农旅融合型试点建设,优化低收入群体就业结构,依据区位与农民收入实际,选择性设立田园综合体试点,利用政策扶持推进产业融合。
刘飞贾士俊王欣亮
关键词:收入分配就业结构优化
《成实论》译出时间考论--兼论鸠摩罗什卒年问题
2022年
关于《成实论》的译出时间,史料本身有两种记载,目前学界普遍较为认可后秦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的说法。重新审视资料发现,《二秦录》对《成实论》译出时间的刊定有重要文献价值,鸠摩罗什卒年的推断与《成实论》译出时间的最终确立有直接关联,加之其他一些相关史料的佐证及具体分析,《成实论》又有初译本和改定本的不同。综合推断,《成实论》的初译时间刊定在后秦弘始八年(406)较为适宜。
李云
关键词:鸠摩罗什
维特根斯坦的实践哲学
2020年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开创了1哲学的新方向,对以后的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表现之一便是对20世纪英美哲学的一个中坚人物——维特根斯坦产生了影响。后期维特根斯坦主要经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P.斯拉法的中介,受到马克思哲学的影响,并成功实现了“人类学的”转向。
张学广张启森
关键词:后期维特根斯坦实践哲学斯拉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探究高清海哲学的创新及意义
2025年
本文聚焦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深入探究其基于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实现的哲学创新及其意义。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多采用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存在主体缺失、教条化和实证化等问题。高清海先生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打破传统体系束缚,弘扬人的主体性。1988年,他正式提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超越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克服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二元对立。此后,高清海先生进一步构建“类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理解人的类本质,强调个体与类的辩证关系,并借鉴中国哲学优秀思想应对全球问题。高清海先生的哲学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开辟新路径,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融合马克思实践哲学与中国生命哲学方面也有开创性贡献。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f Mr. Gao Qinghai, delving deeply into the philosophical innovation he achieved based on Marx’s “practical viewpoint thinking mode” and its significance. Before the 1980s, the textbooks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 mostly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Soviet textbook system, which had problems such as the absence of the subject, dogmatism, and positivism. Throug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Found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Mr. Gao Qinghai broke the shackles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 and promoted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In 1988, he formally proposed the “practical viewpoint thinking mode”, transcending the traditional ontological thinking mode,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from practice, and overcoming the dualism of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 After that, Mr. Gao Qinghai further constructed “humanity philosophy”,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essence from human practical activities, emphasiz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humanity, and drawing on the excellent thoughts
王瑞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东西方哲学比较视域中探析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
2019年
中国哲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问题相结合,将主要问题落实在人身实践上。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在世界的地位一直备受质疑。要讲清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须了解东西哲学的产生并分析其自身不同发展的历史背景与趋势,比较东西方哲学的异同及其对各自民族文化带来的影响,结合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产生与存在的时代局限与历史背景,不难发现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是一个伪命题。中国哲学立足于历史潮头,应在坚持传统哲学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看作中西哲学融合与交流的可行性之路,坚信自身可以走向世界并逐渐占据主流。
魏三原
关键词:中国哲学合法性历史规律
统分结合: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的路径探索——基于黑龙江省X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被引量:8
2022年
要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的转变,必须走出村集体和村民弱势主体的角色困境,发展家庭经营与村集体统筹经营相结合的新型集体经济。本研究以黑龙江省X村的集体产业发展为例,探讨以村集体为主导的嵌入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的产业兴旺路径。研究发现,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经营功能的激活,为乡村产业兴旺奠定了组织基础;扶贫体制下的村庄外部型精英与内部型精英联动共同谋划乡村产业发展,既扫除了政策与资源嵌入村庄的体制性障碍,又提升了乡村内部发展动能;嵌入乡村的集体产业经营体系分类吸纳农户参与,在“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分”的活力,为乡村产业兴旺奠定了强有力的社会基础;村集体控股机制明确了风险、责任和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构建长效的市场发展机制。实践经验表明,“统分结合”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的路径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钟丽娜吴惠芳
关键词:产业扶贫农业产业化经营
中国民间信仰的多元共构——读濮文起先生《关羽——从人到神》
2021年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濮文起先生新著《关羽——从人到神》(以下简称《关羽》)一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上溯三国,下及今天(2019),全面梳理了关羽从人到神演变的历史进程,并回应了关羽崇拜研究中的基本议题,可谓目前关羽信仰研究领域最为全面和重要的学术著作。除序、跋和附录外,该书分上下两篇共计十二部分。上篇"由人变神:关羽的神化进程",下篇"护国佑民:关帝的诸种神职"。
王雪梅
关键词:中国民间信仰关羽崇拜特聘研究员神职
先秦儒家思想概述
2020年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以仁为核心,义与礼为两翼,仁义礼相辅相成,形成稳定的逻辑结构,建构儒家思想的主体框架。孟子主张性善论,仁与义并重,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荀子主张性恶论,仁与礼同举,同样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孟子和荀子共同促成儒家文化传统,深远地影响传统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
夏海
关键词:孔子荀子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