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金梁

作品数:104 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专利
  • 3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化学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9篇橡胶
  • 29篇热塑性
  • 29篇硫化
  • 29篇粉末橡胶
  • 28篇弹性体
  • 28篇丙烯
  • 27篇热塑性弹性
  • 27篇热塑性弹性体
  • 26篇增韧
  • 26篇树脂
  • 26篇橡胶粒子
  • 26篇聚丙烯
  • 26篇胶粒
  • 25篇塑料
  • 19篇全硫化
  • 17篇组合物
  • 14篇粒径
  • 14篇胶乳
  • 12篇纳米
  • 12篇辐照

机构

  • 87篇中国石油化工...
  • 57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橡胶工业...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化学工业部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橡胶工业...

作者

  • 104篇乔金梁
  • 31篇张晓红
  • 28篇刘轶群
  • 19篇高建明
  • 14篇张师军
  • 10篇黄帆
  • 9篇魏根栓
  • 8篇宋志海
  • 7篇阮维青
  • 7篇黄毓礼
  • 6篇黄帆
  • 5篇牛爱洁
  • 5篇彭静
  • 4篇李花婷
  • 4篇谭邦会
  • 4篇魏根拴
  • 4篇王清才
  • 4篇周志峰
  • 4篇高建明
  • 3篇张凤茹

传媒

  • 8篇合成树脂及塑...
  • 3篇高分子通报
  • 3篇橡胶工业
  • 3篇辐射研究与辐...
  • 3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核技术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塑料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轮胎工业
  • 1篇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橡胶科技
  • 1篇2001年全...
  • 1篇2002'全...
  • 1篇2003全国...
  • 1篇2004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7篇2005
  • 25篇2004
  • 11篇2003
  • 20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浓乳液双相聚合方法制备异形聚合物粒子被引量:5
2005年
采用浓乳液双相聚合方法 ,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 (PBA)的异形粒子 ,通过在连续相中引入聚合物隔层 ,大大提高了浓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探讨了隔层种类对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并研究了浓乳液分散相体积分数和交联剂用量对PBA粒子异形程度的影响 ,并结果表明 ,浓乳液双相聚合过程中 ,分散相体积分数越高 ,交联剂用量越高 ,PBA粒子的异形程度越大。
项爱民杜中杰乔金梁励杭泉
关键词:浓乳液PBA分散相聚丙烯酸丁酯体积分数连续相
“salami”结构的丁苯胶粉/纳米碳酸钙复合粒子协同增韧聚丙烯(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研究了SBR/纳米CaCO3复合粒子(RPS)的制备及其对PP的协同增韧作用。结果表明,高度交联的丁苯胶乳(DB-50)与纳米CaCO3浆液混合后喷雾干燥,得到一种具有类似“salami”结构的胶粉(RPS),纳米CaCO3粒子全部包藏在丁苯胶粉中。PP/RP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高于熔融共混物PP/DB-50ENP/纳米CaCO3,RPS对PP具有显著协同增韧作用。
苏新清华幼卿乔金梁刘轶群张晓红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协同增韧聚丙烯
小角x射线散射结晶聚合物结构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利用结晶聚合物的“三相结构”模型计算了结晶聚合物的一维电子密度相关函数 ,结论是三相模型的片层厚度和不变量与两相结构的意义不同 .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一批样品的结构参量 ,发现用Ruland方法得到的结晶过渡层的厚度与用一维电子密度相关函数的结果是一致的 .用Bragg定律求出的结晶聚合物的长周期与相关函数法长周期相差很多 .这是因为两种分析结晶过渡层厚度的方法都是以样品电子密度的不均匀区为基础的 ,本质是一致的 .但是Bragg法的长周期与相关函数法的长周期代表的范围不同 .
赵辉董宝中郭梅芳王良诗乔金梁
关键词:小角X射线散射相关函数长周期
^(13)C核磁共振波谱法对高吸水性树脂交联反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UV光聚合法合成丙烯酸-丙烯酸钠共聚型高吸水性树脂(SAR)是一种新型的聚合方法,其中丙烯酸羟乙脂(HEA)是一种重要的交联剂。它通过共聚和酯化两种反应使聚合体系发生交联。通过^(13)C核磁共振波谱法(^(13)C-NMR)对交联体系进行分析,HEA在体系中的酯化交联率为22.3%,是使反应体系发生交联作用的主要原因。以HEA为交联剂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率Q可达996mL·g^(-1)。
阮维青乔金梁王志华黄毓礼牛爱洁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交联反应交联剂
纳米级粉末橡胶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03年
据文献报道,全世界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中有30%以上为高分子共混物或高分子合金材料,其中橡塑共混物所占比例最重。2000年,全世界共消耗塑料1.63亿 t,橡胶1200万 t。2001年,我国大陆消耗塑料近2500万 t,橡胶105万 t。据此推算,在30%的高分子共混物或高分子合金材料中,橡胶即使占小的比例,但橡胶在塑料工业中的消耗量也会接近在橡胶工业中的消耗量。因此,橡胶行业的生产者也应该多关注橡胶在塑料工业的应用情况。橡胶在塑料工业中主要用于对塑料的增韧和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的制备。无论是橡胶增韧塑料还是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形态结构,塑料均为连续相,橡胶为分散相。分散相橡胶的粒径及其分布,以及橡胶粒子在塑料中分散的均匀程度对增韧塑料和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均有重大的影响,根据理论预测。
乔金梁张晓红刘轶群黄帆高建明张师军
关键词:全硫化粉末橡胶高分子共混物纳米级塑料工业塑料增韧
一种全硫化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硫化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用普通橡塑共混的方法将粒径不大于1μm的具有交联结构的橡胶粒子和聚烯烃塑料共混,由此而制得橡胶相的粒径及凝胶含量可控性好、机械性能良好的全硫化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该热...
张晓红乔金梁高建明刘轶群宋志海黄帆魏根栓
文献传递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聚酯树脂的共混改性领域。该组合物包含有以下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平均粒径为0.02~0.3μm的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未硫化的橡胶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和/或...
张师军乔金梁张薇尹华邵静波吕明福段淑清李魁刘轶群张晓红
文献传递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橡胶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
介绍了一种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新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制备了多种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尼龙/未有机化处理蒙脱土/橡胶、尼龙/未有机化处理纳米氢氧化镁/橡胶、EVA/未有机化处理纳米氢氧化镁/橡胶、PVC/未有机化处...
乔金梁张晓红东为富桂华王庆国刘轶群高建明宋志海
关键词:无机纳米粒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该复合型粉末橡胶是通过将经过或不经过辐照硫化的橡胶胶乳和无机粒子的浆液按所需的干重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经干燥所制得的。该种复合粉末包含有由橡胶粒子和无机粒子组成的团聚...
刘轶群乔金梁张晓红黄帆高建明谭邦会魏根栓宋志海陈志达
文献传递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的研究
采用橡胶粒子粒径预先调控新方法,可制备新型橡胶/塑料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橡胶/橡胶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也可制备全分离、剥离型橡胶/无机纳米材料/塑料高分子纳米复
乔金梁张晓红黄帆高建明谭邦会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塑料无机纳米粒子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