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彤

作品数:33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急性
  • 14篇卒中
  • 13篇动脉
  • 12篇溶栓
  • 11篇血性
  • 11篇缺血
  • 10篇急性缺血
  • 10篇急性缺血性
  • 9篇脑卒中
  • 8篇血管
  • 7篇预后
  • 7篇梗死
  • 6篇脑梗
  • 5篇动脉溶栓
  • 5篇溶栓治疗
  • 5篇缺血性脑卒中
  • 5篇脑梗死
  • 5篇急性脑梗死
  • 5篇急性缺血性脑...
  • 4篇血管再通

机构

  • 31篇北京世纪坛医...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田阳县人民医...

作者

  • 32篇张彤
  • 12篇赵星辉
  • 11篇付睿
  • 9篇戴威
  • 8篇贺茂林
  • 8篇黄栋
  • 7篇席春江
  • 7篇王真
  • 5篇刘小青
  • 5篇范谦
  • 2篇姚济荣
  • 2篇李巍
  • 1篇孟然
  • 1篇屈晓霞
  • 1篇张丽红
  • 1篇李占元
  • 1篇苏申
  • 1篇徐慧文
  • 1篇李天佐
  • 1篇王晓宁

传媒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2014北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老年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正>目的探讨影响老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6月到2012年6月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老老年患者81例...
张彤
关键词:老年急性脑梗死AIP静脉溶栓治疗LOGISTIC预后因素
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低血糖反应的关系初探
张彤徐慧文刘文宏
急诊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变化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急诊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连续选择近期急诊就诊的UAP患者(UAP组,19例),入选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指标检测,并与同期住院稳定心绞痛患者(SAP组,17例)以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相同指标测试结果比较。结果:UAP组血清CD3+、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后两者(P均<0.05~0.01)。结论:UAP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表达异常。
张彤刘小青范谦王真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免疫
老年人脑卒中后昏迷患者单次鼻饲量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伴昏迷的老年患者单次鼻饲量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218例老年急性脑卒中、发病1周以内伴昏迷并予鼻饲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单次鼻饲营养液250ml,每日4次;水250ml每日4次和营养液交替注入;共计8次);干预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单次鼻饲营养液200ml,每日5次注入;水200ml每日5次和营养液交替注入;共计10次),其他护理方案相同,观察两组患者30d内肺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112例中,肺炎发生率为20.5%(23例);干预组106例中,肺炎发生率为9.4%(10例),两组间肺炎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营养状况指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免疫力指标(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伴昏迷并予鼻饲的老年患者,采用较小的单次鼻饲量缓慢注入有助于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姚济荣张彤张国平祝红梅刘宇
关键词:老年人脑卒中鼻饲吸入性肺炎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闭塞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3
2014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病例中,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脑血管造影诊断近端大血管(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关系,并分析该评分是否可以为临床预测大血管闭塞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就诊时的N1HSS评分与起病10h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根据脑血管造影是否发现大血管闭塞将病例分为两组:大血管闭塞组45例(占68.2%)和非大血管闭塞组21例(占31.8%)。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寻找使用NIHSS评分预测大血管闭塞的最佳判断闽值。结果:从卒中起病至开始脑血管造影的平均时间为(327±93)min,基线NIHSS评分中位数是12.5分(3~30分),发现大血管闭塞组NIHSS评分中位数明显高于非大血管闭塞组(15分vs7分,t=6.9。P〈0.0001)。NIHSS评分预测大血管闭塞的最佳判断阈值是NIHSS评分≥12分,灵敏度是84.4%,特异度90.5%,阳性预测值95.1%,阴性预测值76%。结论:在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大血管闭塞有明显的相关性,NIHSS评分≥12分时,颈内动脉系统大血管闭塞发生的可能性大。
戴威付睿席春江赵星辉黄栋张彤
关键词:卒中NIHSS评分血管闭塞
合并勃起障碍男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方法选择男性冠心病患者197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勃起功能障碍国际指数问卷表(IIEF-5)"评估。结果 197例男性冠心病患者中合并ED患者112例(合并ED组,56.85%),未合并ED的冠心病患者85例(对照组);合并ED组3支病变29例,占25.89%,双支病变51例,占45.54%,平均病变支数5例,占5.88%,均明显多于对照组(36例,42.35%),同时前者的单支病变32例,占38.79%,明显少于对照组44例,51.76%(P均<0.01);合并ED组冠脉重度狭窄27例,占24.11%,中度狭窄50例,占44.64%,以及冠脉狭窄程度评分系统评分(Gensini积分)均明显多于对照组(4例,4.71%和34例,40.00%),同时前者的轻度狭窄35例,占31.25%,明显少于对照组47例,55.29%(P均<0.01)。结论冠心病合并ED常常提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均较重。
张彤刘小青范谦王真
关键词:冠心病勃起功能障碍冠状动脉造影
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估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病例研究,对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自2005年5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发病3h内的40例颈内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行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治疗,并就患者预后良好比例、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等与国外多个大样本试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后行DSA显示25%(10/401未见血管闭塞,7.5%(3/40)有严重血管狭窄f颈内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1例),67.5%(27/40)发现血管闭塞(颈内动脉9例,大脑中动脉18例)。其中24例于发病后180~390min[平均(304±61)min]开始联合动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TICI分级2或3级1为79.2%(19/24)。再梗死发生率为7.5%(3/40)。3个月时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比例为60%(24/40),与NINDS试验安慰剂组[27.2%(85/31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NIHSS评分≤1)比例为52.5%(21/40),与NINDS试验rt-PA组[31%(97/312)]、安慰剂组[20%(62/312)]和IMS[27.5%(22/8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5%(1/40),病死率为10%(4/401,与NINDS试验rt-PA组、安慰剂组、EMS和I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可提供更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付睿赵星辉黄栋张彤戴威贺茂林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溶栓疗法动静脉联合再通率
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溶栓后造影剂渗出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溶栓后造影剂渗出的相关因素和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病例研究,对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发病6h内行动脉溶栓治疗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比较基线和动脉溶栓治疗后头颅CT结果,观察造影剂渗出的发生情况。结果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闭塞3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48例。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78.2%(61/78)。动脉溶栓术后即刻头颅CT扫描显示,造影剂渗出共16例(占20.5%),其中4例为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的患者,12例为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溶栓后获得部分或完全再通者。无造影剂渗出者3个月时预后良好率(modified Rankin Score,mRS0~2)的比例(74.2%)明显高于发生造影剂渗出者(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发生造影剂渗出者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25%)明显高于无造影剂渗出者(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单因素χ2检验分析显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6分(且<22分)、动脉溶栓过程中收缩压高于160mmHg、溶栓后血管获得再通、使用微导管和微导丝机械碎栓、经微导管造影和发病至溶栓后血管再通时间>6h可能与发生造影剂渗出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16分(且<22分)、动脉溶栓过程中收缩压高于160mmHg和发病至溶栓后血管再通时间>6h可能是造影剂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线NIHSS评分>16分(且<22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症患者、动脉溶栓过程中收缩压高于160mmHg和发病至溶栓后血管再通时间>6h者易于发生造影剂渗出。造影剂渗出与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相关,而且预后不良。
付睿贺茂林赵星辉黄栋席春江张彤戴威
关键词:卒中血栓溶解疗法诊断和治疗物质外渗
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年龄≥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龄组和56例非高龄组(年龄<80岁)发病<3h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和预后。结果: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患者溶栓治疗后合并颅内出血转化率分别为10%(3/30)和10.7%(6/56)(P=1.000),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分别为6.7%(2/30)和3.6%(2/56)(P=0.910)。3个月时预后良好(mRS0~2分)的比例分别为46.7%(14/30)和69.6%(39/56)(P=0.037),病死率分别为16.7%(5/30)和7.1%(4/56)(P=0.315)。结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并发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增加,而且依然可以从溶栓治疗中受益,可以筛选合适的高龄患者给予溶栓治疗。
付睿贺茂林黄栋赵星辉张彤戴威席春江
关键词:卒中溶栓疗法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他汀组(n=98)和低剂量他汀组(n=96)。两组均在使用对比剂前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其中高剂量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低剂量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4、48 h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 C)水平及术后SCr峰值、SCr增高值(△SCr)、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男性比例、年龄≥70岁比例、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对比剂用量≥200 ml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SCr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SCr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Cys C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Cys C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Cys C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高剂量他汀组术后SCr峰值、△SCr均低于低剂量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他汀组CIN发生率低于低剂量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和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付睿戴威席春江赵星辉张彤
关键词:卒中介入诊疗术阿托伐他汀对比剂肾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