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凯
-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病毒抑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毒抑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病毒抑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泡桐花黄酮提取物40‑60份、穿心莲醇提取物10‑20份;所述泡桐花黄酮提取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避光晾干的泡桐花...
- 申文波姜效雷茹广欣朱秀红魏夸飞高光芹徐恩凯于宏李艳华
- 沉水植物定量采集设备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沉水植物定量采集设备及方法,涉及沉水植物取样设备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采样船和设置在其上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部件,通过动力部件来调节产品的采样位置,所述采样船上端设有一个竖直穿孔,该竖直穿孔中滑动设有一个采样柱,...
- 王齐瑞邓大军徐恩凯李岩张莉刘国伟胡京枝黄丽闫新房张新勇张春旺田顺龙林江利冉占杰黄进勇李弛韩威段子恺薛银安朱家奎王瑞钦张文芝张军詹超姚杰赵宗英赵春生
- 郑州市彩叶植物的种类调查及应用
- 彩叶树种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丰富我省园林绿地树种的景观多样性。更有效地促进我省园林苗木产业的健康发展,更迅疾地提升我省城市绿地建设的品位档次和生态美感.本文依据对郑州市城区各种绿地彩叶植物的调查,分析了郑州市彩叶植物在园林...
- 徐恩凯
- 关键词:彩叶树种园林树种景观多样性城市绿地园林设计
- 文献传递
- 秦岭东段历史遗留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技术
- 2024年
- 秦岭东段历史遗留矿山是长期影响河南西部自然景观的一块伤疤,从下垫面处理、植物选择、种植技术3个方面,探讨了植物生态修复中覆土造地,适生乔、灌、草选择及其配置模式等关键技术,总结了苗木选择、栽培密度及栽植等适用技术,为秦岭东段历史遗留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 赵振杰杨海青徐恩凯张艳红
- 关键词:矿山植被
- 彩叶植物在郑州地区的种类及应用调查被引量:36
- 2010年
- 彩叶植物具有丰富多彩的叶色,是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郑州市公园、道路、附属、生产防护和城市周边各类绿地的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有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彩叶植物160种,分属48个科,以乔木和灌木居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郑州市彩叶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徐恩凯田国行秦佩
- 关键词:彩叶植物园林设计
-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和植物景观营造模式与策略——以郑州市滨黄河区域为例被引量:6
- 2022年
-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其生态修复与植物景观营造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带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郑州市滨黄河区域为例,基于实地调研,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高程、坡度、坡向、用地类型和可视域等特征及其生态敏感性区域分布,结合生态学、风景园林学、林学等学科理论,从生态功能分区、植物空间配置模式、典型生境植物景观营造3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黄土沟谷四大类生境的规划策略与植物配置方案,为中国滨黄河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 徐恩凯周梓滢胡永歌田国行
- 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安全生态敏感性植物配置黄土丘陵沟壑区
- 野生植物调查多功能手杖
- 本发明公开了野生植物调查多功能手杖,涉及野生植物研究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杆,所述主体杆内部下端开设有底腔,所述主体杆上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空心螺纹柱,所述主体杆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滑动杆位...
- 徐恩凯董娜琳王齐瑞刘国伟邓大军张莉张新勇赵月田顺龙张春旺王丽李弛马朝红詹超朱家奎黄进勇林江利赵宗英张丹蕊彭晓飞薛银安冉占杰姚杰扶廷国韩威王瑞钦赵春生
- 大别山五针松播种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不同种子处理、不同基质、不同遮光率的设置,探讨了大别山五针松播种育苗的关键技术环节。发现水选加沙藏分别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提高了33%、17.6%。采用50%遮光率的处理比全光苗木保存率提高了63.7%。得出结论:采用黏土、蛭石、河沙、草碳(1∶1∶1∶1)调制土,种子水选后沙藏和高温季半光处理可以取得较好的育苗效果。
- 杨学军扶廷国陈凯王勇徐恩凯
- 关键词:大别山五针松育苗选种遮阴
- 洪涝风险胁迫下登封市蓝绿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为提高城市生态防洪韧性,构建蓝绿基础设施网络,依据登封市2021年4月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降雨-径流水文模型分析枯水月、平水月以及丰水月的淹没范围,并将分析结果转化为电阻面纳入潜在生态廊道的识别与构建中,利用连通性分析和电路理论筛选匹配登封市的最佳扩散距离和廊道“宽度”,并综合分析廊道关键障碍点、夹点以及易涝区现状条件,提出了登封市蓝绿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策略。结果表明:1)14个汇水区内的林地在枯水月、平水月以及丰水月的平均雨洪消减率逐渐降低,分别为94.42%、80.85%、47.46%;2)在丰水月随着雨量增加林地逐渐成为在建设用地之下的第二大产流体,导致9.10 km^(2)的建设用地处于淹没风险区。位于洪涝高压区的告城镇受淹面积由枯水月的0.29 km^(2)扩大至丰水月的3.13 km^(2)。3)识别出26个重要源地、4个一般源地、56条潜在廊道、107处关键障碍点以及14处重要夹点。其中登封市东南地区关键廊道较窄且电流密度较高,多处重要夹点毗邻建设用地,且每条廊道均存在多个关键障碍点,多为城镇建筑、交通道路及废弃矿坑。4)结合研究结果,提出恢复颍河下游河道河岸缓冲带、增设河漫滩、拓宽河道行洪断面等生态策略以强化蓝绿空间融合,借助绿道与河流走廊的交织缝合串联各地坑塘水库,形成安全稳固的“化整为零、分散排水”的雨洪调蓄空间格局。本研究可为建设登封市蓝绿基础设施网络提供参考。
- 朱莹莹陈耀马玉红徐恩凯张淑梅张淑梅田国行
- 关键词:洪涝灾害雨洪管理生态网络
- 风景园林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与策略研究
- 2025年
-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风景园林专业作为一门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艺术以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重要性愈发显著。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已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对于拥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要。故而,探寻风景园林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径与策略,成为了提高该领域教育质量、促进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点。本研究旨在为构建更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给予理论支撑和实践引导。
- 董娜琳雷雅凯李华威田国行徐恩凯
- 关键词:风景园林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