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锦华
- 作品数:46 被引量:224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外膜大蛋白与病毒核酸的检测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评价LHBs在ADV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7例CHB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49例,HBeAg阴性组68例,分别给予ADV 1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96周。采用ELISA法检测LHBs和HBV免疫标志物(HBV-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抗病毒治疗24、48、72、96周后HBV DNA和LHBs转阴率无明显差别(P>0.05),LHBs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对数呈正相关(r=0.827);LHBs A值和HBV DNA拷贝数随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同步下降;在HBeAg阳性组46例中HBV DNA、LHBs转阳率分别为58.7%(27/46)、54.3%(25/4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Ag阴性组68例中HBV DNA、LHBs转阳率分别为48.5%(32/66)、65.2%(43/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HBs是判断HBV体内复制的可靠指标,尤其对判断HBeAg阴性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 范公忍熊锦华王帅胡学玲
- 关键词:肝炎乙型病毒复制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
- 经皮射频毁损治疗转移性肝癌3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张成平胡大荣闻炜熊锦华陈力强任永强
- 关键词:射频消融
- 胸腺肽α_1联合干扰素α-1b、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干扰素α-1b、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42例给予胸腺肽α1联合干扰素α-1b 40μg和利巴韦林胶囊;B组30例给予干扰素α-1b 40μg和利巴韦林胶囊,两组均治疗48周,随访24周。结果 A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应答率为59.0%,高于B组(46.4%):随访24周A组患者复发率为7.7%,明显低于B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对药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胸腺肽α1联合干扰素α-1b、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较轻。
- 崔琨范公忍熊锦华姬胜杰侯保全龚新惠李怡卓高慧钟芳
- 关键词:干扰素Α-1B利巴韦林
- adw亚型HBV突变体与ayw亚型辅助质粒之间相互包装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adw亚型HBV突变体与ayw亚型辅助质粒之间相互包装。方法构建C基因截短adw亚型HBV表达载体pHBV-ΔC。重组载体与ayw亚型辅助质粒pHBV3142共转染HepG2细胞。以与PGEm共转染为对照。用PCR检测细胞核内重组HBV载体cccDNA生成和培养上清中rcDNA的形成,用Native westernblot和Soutern blot检测重组HBV载体在辅助质粒pHBV3142辅助下的包装。结果在实验组细胞核内可检测到cccDNA、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rcDNA,对照组中无此结果。实验组Soutern blot见阳性信号而对照组无阳性信号。结论重组adw亚型HBV载体在辅助质粒ayw亚型pHBV3142辅助下能进行有效复制且有效完成病毒包装。
- 邸雅南胡大荣熊锦华李娟韩聚强吴忆贫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突变体
-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36例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10年9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实施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北京军区总医院2007年9月前实施保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2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即时止血率、输血量、肝功能恢复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即时止血率、输血量和肝功能恢复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时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急诊肝动脉栓塞具有止血成功率高、输血量少、肝功能恢复快及病死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熊锦华张宏新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
- 超选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超选下行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有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超选下行中下极脾动脉栓塞,注入5%鱼肝油酸钠6~10ml,随访6个月,观测临床症状、血象、门静脉脾动脉血流、胃镜等。结果脾栓塞面积40%~70%,术后均出现发热,28例出现脾区疼痛,1例出现脾脓肿,穿刺引流后好转。栓塞后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升高,门静脉、脾动脉血流明显下降,15例复查胃镜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结论超选下部分脾栓塞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脾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陈力强姚鹏李金雨胡大荣闻炜张强任永强熊锦华
-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
- 经皮射频毁损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4年
- 张成平熊锦华胡大荣闻炜陈力强任永强
-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栓塞化疗毁损
-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与HBV—DNA及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HBV—DNA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3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LHBs,HBv-M和HBV—D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HBeAg阳性的143例患者中HBV—DNA和LHBs的检出率分别为93.0%和96.5%;抗HBe阳性的191倒中,分别为63.9%和59.2%;在HBsAg阳性、抗HBc阳性的62例中分别为50.9%和38.6%;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93例,中度119例,重度84例,其乙肝病毒包膜大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2%,63.9%和59.5%,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LHBs水平能够反映HBV感染者体内HBV—DNA复制程度,其灵敏度高于HBV—DNA,可作为病毒复制观察的新的血清学指标。
- 范公忍熊锦华李树玲
- 关键词: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病毒复制血清学指标
- 大剂量青霉素致急性肾衰竭被引量:4
- 2007年
- 患者 女性,50岁,农民,因乏力、食欲不振7年,近日加重,伴腹胀、双下肢浮肿半月,尿少3d于2004年7月28日入院。患者于1997年无诱因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查肝功能异常,HBsAg(+),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01年因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术后反复出现左下肢丹毒,每次经青霉素治疗后均能治愈。入院前半月感乏力、食欲不振加重,并伴腹胀、双下肢浮肿,曾于2004年7月19日在我院门诊查白蛋白(ALB)18.8g/L,血清总胆红素(TBil)43.2μmol/L;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给予保肝、静脉滴注白蛋白、利尿等治疗。7月24日因左下肢皮肤发红、疼痛,院外按丹毒给予青霉素960万u,2次/d静脉滴注,共4d,左下肢皮肤肿痛有所缓解,但其他症状未见缓解,且出现尿少,24h尿量仅150m1左右,遂于7月28日收入院。
- 熊锦华范公忍张成平
- 关键词:青霉素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2例肝硬化患者行TIPSS治疗,均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其中活跃出血急诊治疗11例,中、大量腹腔积液者23例。结果本组成功50例,成功率96.2%;术后门静脉压由3.87±0.50kPa下降到2.45±0.40kPa(P<0.01);48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明显好转或消失;11例活跃出血者24h内出血均停止;23例中大量腹腔积液中有21例腹腔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术后出现肝性脑病12例,再发上消化道出血6例,分流道狭窄或闭塞10例,其中8例再次介入治疗后再通。结论TIPSS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但我们须防治分流道狭窄和闭塞以提高其中远期疗效。
- 陈力强姚鹏熊锦华胡大荣闻炜任永强李帆王帅
- 关键词: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