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小春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胞菌
  • 1篇牙龈
  • 1篇牙龈卟啉单胞...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型
  • 1篇质粒
  • 1篇体外
  • 1篇卟啉单胞菌
  • 1篇IPTG
  • 1篇变异型

机构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作者

  • 1篇胡小春
  • 1篇于维先
  • 1篇毕文翔

传媒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野生型及点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体外聚合的特性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野生型及点变异型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s体外聚合的特性。方法 :将质粒 pEZ1(携带野生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pYW 7(ZA32 0H ,携带野生型PgFtsZ第 32 0位的丙氨酸由组氨酸取代的点变异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和 pYW 8(ZA32 0R ,携带野生型PgFtsZ第 32 0位的丙氨酸由精氨酸取代的点变异型PgFtsZ基因的质粒 )导入EscherichiacoliBL2 1(DE3)pLysS中 ,通过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质 ,6mol/L尿素变性及HiTrapSP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质 ,最后通过沉淀法检测FtsZ体外聚合的特性。结果 :仅 10mmol/LMgCl2 就能诱导野生型PgFtsZ、ZA32 0H和ZA32 0R的体外聚合 ,而与添加的GTP无关。结论 :野生型PgFtsZ体外聚合完全不同与E .coliFtsZ绝对依赖于GTP的特性 ,ZA32 0H和ZA32 0R体外聚合特性与野生型PgFtsZ相同 ,表明PgFtsZ的第 32 0位的丙氨酸与其体外聚合功能无关。
于维先胡小春毕文翔
关键词:体外变异型野生型牙龈卟啉单胞菌质粒IPT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