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庆

作品数:30 被引量:25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盆地
  • 7篇四川盆地
  • 6篇油田
  • 6篇污水
  • 5篇源岩
  • 5篇水处理
  • 5篇烃源
  • 5篇烃源岩
  • 5篇储层
  • 4篇热流
  • 4篇镜质体
  • 4篇镜质体反射率
  • 4篇古热流
  • 4篇飞仙关组
  • 4篇成藏
  • 3篇驱油
  • 3篇污水处理
  • 3篇聚合物驱
  • 3篇储层特征
  • 2篇地热学

机构

  • 1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湖北省化学研...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濮阳市天地人...

作者

  • 30篇赵永庆
  • 6篇赵玉鹏
  • 6篇袁玉松
  • 4篇朱传庆
  • 3篇刘雁婷
  • 3篇胡圣标
  • 3篇李景全
  • 3篇黄仁春
  • 3篇熊治富
  • 3篇彭森
  • 3篇徐明
  • 2篇丁浩
  • 2篇王高彦
  • 2篇程胜辉
  • 2篇李万春
  • 2篇田云涛
  • 2篇孙占学
  • 2篇朱祥
  • 2篇单竞男
  • 2篇马振锋

传媒

  • 3篇天然气技术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西安石油学院...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西安石油学院...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南方油气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第十六届中国...
  • 1篇中国石化油气...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1
  • 2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东北通南巴构造河坝区块嘉二段储层特征研究
2012年
在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川东北通南巴构造河坝区块嘉二段钻井岩心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结合孔隙度和渗透率资料对其储层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出河坝区块嘉二段储层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储层的纵横向展布。结果表明,河坝区块嘉二段储集岩主要为粉晶残余(藻)砂屑白云岩和细-粉晶白云岩2大类;孔隙类型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为主,且裂缝是储层的渗滤通道,组成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纵向上主要发育于嘉二^2亚段,横向上嘉二^2亚段储层以河坝1井最为发育。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3个方面综合分析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张卿黄仁春朱祥赵永庆
关键词:储层特征嘉二段川东北
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在四川盆地的地热学响应
利用石油钻井的系统RO资料,采取古热流恢复方法,得出了四川盆地的热流史.加里东期之前的热状态较为稳定,热流值较低.海西期,热流开始逐渐增大,距今259Ma左右,盆地热流值达到最高,多数钻井的最高古热流在60~80mW/m...
朱传庆徐明袁玉松赵永庆单竞男何志国田云涛胡圣标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热历史峨眉山地幔柱四川盆地
文献传递
黑池梁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相及储层预测
2010年
黑池梁地区是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中隆升幅度最高的部位,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时处于广旺—开江梁平陆棚东侧,具有发育礁滩相储层的沉积背景。通过地表露头、岩心观察和钻井资料分析,认为黑池梁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可划分为陆棚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和台地蒸发岩6个相带。依托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已知礁滩相气藏的勘探成果、地震反射特征和地震属性分析,建立了该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及储层发育模式,预测M2井以东地区与H1井井区为礁滩相储层有利勘探目标区。
朱祥程胜辉赵永庆
关键词: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相储层预测
元坝、通南巴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根据元坝、通南巴地区现有钻井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工区都以高热演化程度的甲烷为主、低含C2+的干气,且非烃含量较高;天然气母质主要为Ⅱ型有机质,是高热演化阶段的产物,同时研究区天然气是混源作用的结果。通过天然气ln(C1/C2)与ln(C2/C3)值分析表明,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天然气是原油二次裂解的产物,通南巴地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天然气是干酪根初次裂解的产物。研究认为元坝地区原生古油藏发生TSR反应(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导致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较高;通南巴河坝地区没有原生古油藏发生TSR反应,造成通南巴地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天然气不含硫化氢。
李凤张卿黄仁春赵永庆田江朱祥
关键词:碳同位素硫化氢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二叠统层序地层特征被引量:14
2014年
本文以野外露头观察及录井、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岩石地层、测井地层及生物地层等的综合分析,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二叠统地层中识别出4种类型的层序界面:隆升侵蚀不整合面、暴露层序不整合面、海侵上超不整合面及岩性岩相转换面。划分了3个三级层序:SQ1对应梁山组和栖霞组,时限约7Ma;SQ2对应茅口组一段,时限约3Ma;SQ3对应茅口组二段-三段,时限约5Ma。三级层序的平均时限约5Ma。同时,分析了层序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层序控制了沉积相,影响了储层原生孔隙的发育;碳酸盐岩的发育受三级层序海平面升降控制,优质储层明显受控于海退半旋回。
刘雁婷张文军熊治富赵永庆季春辉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层序地层储层
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在四川盆地的地热学响应被引量:73
2010年
利用石油钻井的系统Ro资料,采取古热流恢复方法,得出了四川盆地的热流史.加里东期之前的热状态较为稳定,热流值较低.海西期,热流开始逐渐增大,距今259Ma左右,盆地热流值达到最高,多数钻井的最高古热流在60~80mW/m2之间,少数钻井经历的最高古热流超过了100mW/m2,此后热流持续降低直到现今.其中晚二叠世-晚三叠世为快速降低阶段,晚三叠世-现今为缓慢降低或相对平稳阶段.中晚二叠世,盆地西南及东北存在高热流区域,这些区域现今被认为是玄武岩喷发区或者隐伏玄武岩的存在区.高热流值的时间、空间分布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及岩浆活动相关性较好.推断这种高热流异常是由当时的岩浆活动造成的,热流特征反映了东吴运动期间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时岩浆活动的热效应.研究结果为峨眉山超级地幔柱的存在和活动提供了地热学方面的证据.
朱传庆徐明袁玉松赵永庆单竞男何志国田云涛胡圣标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热历史峨眉山地幔柱四川盆地
利用古温标恢复四川盆地主要构造运动时期的剥蚀量被引量:54
2009年
地层剥蚀量是沉积盆地埋藏史和热史重建中一个关键的参数。本文利用石油钻井的系统古温标(Ro)资料,并结合多种恢复方法,得出四川盆地主要构造运动时期的剥蚀量。研究表明加里东期,川东南剥蚀量较大,达2000m。东吴运动时期,川西南、川东南等距二叠纪玄武岩喷发区较近地区的剥蚀量较大,分别在260~450m和800~900m;印支早期盆地整体遭受了抬升剥蚀作用,剥蚀厚度为100~500m。印支中、晚期龙门山地区褶皱剥蚀,H1、Y1等钻井该时期的地层剥蚀量超过2000m。燕山期周缘山系的继续隆升造成山前大范围地区的剥蚀;喜山期盆地周缘钻井的剥蚀量较大,在2000m左右,而早期古隆起上的钻井如GJ、J13、Z12等钻井的地层剥蚀量则较小,在1000m左右。可见,四川盆地不同地质时期及不同构造区位的剥蚀厚度都不尽相同,这一时空差异反映了构造运动对该区的差异影响。这一研究也表明,以系统的古温标资料(Ro)为基础,针对不同地质情况选用适当的反演方法并结合多种反演方法,能有效地恢复钻井在不同时期的剥蚀量。上述四川盆地各时期剥蚀地层厚度的恢复,对研究该区的构造、沉积和油气演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朱传庆徐明单竞男袁玉松赵永庆胡圣标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剥蚀量四川盆地
河南油田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被引量:6
2000年
针对外排污水复杂的特性 ,研制了新型的除硫剂 A、混凝剂 B、杀菌剂 C,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经现场中试表明该污水处理技术能使外排污水达标排放 .
彭森丁浩李环李情伟丁连民赵永庆
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染物分析除硫剂
钻井废弃泥浆固相物资源化利用被引量:14
2012年
对废弃泥浆固液分离后固相物资源化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将20%—30%的固化剂(体积)、6%—10%的骨料(黏土和砂子、石屑或碎石、矿渣等),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10%;促凝剂3%—5%加入固相物搅拌后,可直接用于边坡加固或场地硬化,也可通过搅拌挤压后制成免烧砖,用于井场围墙、生活区和井非承重承压区建设。对制成的免烧砖的建筑性能和环保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其符合标准要求。从效益角度分析,此方法改变了勘探过程中传统钻井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实现了钻井液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以消除石油天然气勘探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张翔宇茆明军赵永庆刘驻民
关键词:资源化免烧砖
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四川盆地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被引量:47
2010年
四川盆地的构造、热演化与峨眉山超级地幔柱有密切关系.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之下的烃源岩热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四川盆地热历史恢复的基础上,研究了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盆地内烃源岩,特别是中二叠统之下的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二叠统及下伏烃源岩的热演化受中晚二叠世发生在盆地西南方向的峨眉山超级地幔柱的影响巨大,且具地区差异性.即在靠近峨眉山地幔柱中心的地区,有机质迅速成熟并达到其成熟度的最高值(以H1井为代表),古生界烃源岩迅速进入过成熟,此后未有二次生烃;而远离峨眉山地幔柱的盆地大部分地区,古生界烃源岩在二叠纪以来具有多次生烃过程.中生界烃源岩热演化,主要和前陆盆地阶段的构造过程包括前陆沉积和断裂的逆冲推覆等相关.在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演化史的基础上,从盆地热史和烃源岩热演化的角度指出了下二叠统及之下烃源层在四川盆地不同地区油气勘探中的不同意义.
朱传庆田云涛徐明饶松袁玉松赵永庆胡圣标
关键词:烃源岩热演化四川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