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明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1例被引量:3
- 2007年
- 秦进喜金树梅孔繁明唐帆
- 关键词:小脑临床病理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被引量:25
- 2003年
- 目的 提高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5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结果 CT平扫为高、等密度肿块 ,占位效应明显 ,瘤周水肿不明显。MRI呈高、等信号 ,血管流空显著 ,少见硬膜尾征。DSA显示瘤内血管丰富 ,呈血管团样 ,静脉期染色。结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无明显影像学特征 ,与脑膜瘤表现重叠 ,需经免疫组化及电镜确诊。
- 解中福杜金梁孔繁明靳松崔世民
- 关键词: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病理影像学
- 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MRI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10例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患者,其中男女各5例,年龄11~59岁。9例病灶位于颅内,其中3例有皮肤黑色素瘤切除史;1例位于颈髓。10例全部行MRI检查,其中4例增强MRI扫描,2例CT平扫。结果:9例MRI均表现为不均-短T_1、短T_2信号,并在T_2WI可见低信号肿块影,另1例显示不均一长T_1短T_2信号。4例为不均一明显强化,其中1例沿软脑膜转移;2例CT平扫为血肿密度。结论:MRI显示黑色素瘤具有特征性,显示脑膜浸润的范围和程度优于CT。
- 刘梅丽崔世民韩彤秦进喜张蕾莉李涛刘力雷静靳松阎晓玲孔繁明
- 关键词:MRI诊断CT诊断影像学表现
- 头皮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据WHO2002年软组织肿瘤分类,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属于未确定分化的肿瘤。现报道1例头皮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并讨论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
- 张学斌孔繁明战忠利
- 关键词: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 3000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冰冻诊断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重新研究3 000例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冰冻切片;分析误诊病例之病理特点;归纳以脑肿瘤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冰冻诊断的要点、难点。方法:分析经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证实的3 000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结果。结果:冰冻诊断准确率95.87%(2 876/3 000),误诊率4.13%。误诊率最高的肿瘤是脑膜间叶性肿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结论:正确的冰冻诊断需要全面的临床资料和足够的病变组织;病理医师要有雄厚的病理基础和冰冻切片诊断的丰富经验及较全面的临床、影像学知识才能保证诊断的可靠性。
- 秦进喜阎晓玲孔繁明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冰冻切片误诊率病理基础病理医师脑膜
- 中性甲醛液固定及固定时间对脑肿瘤Ki-67表达指数的影响
- 2005年
- 孔繁明阎晓玲唐帆秦进喜
- 关键词:脑肿瘤KI-67表达星形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老年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淀粉样蛋白-β1-40(Aβ1-40)诱导的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AD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向大鼠双侧海马立体定向注射Aβ1-40诱导AD动物模型,造模后3周采用同样方法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造模后2个月处死大鼠,观察海马组织有无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并且观察从侧脑室到海马是否存在神经元前体细胞(NPs)的标志--双皮素(DCX)的吻侧迁移流。结果: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移植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缩短。移植组大鼠海马组织及其周围可见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但未见从侧脑室到海马关于DCX的吻侧迁移流。结论:BMSCs移植能够改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提示BMSCs移植可能成为治疗AD大鼠的一种方法。
- 王金华王世民孔繁明张文治唐帆张学斌苏心王新平
-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水迷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124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冰冻切片误(未)诊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通过124例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冰冻切片误(未)诊病例总结,分析误(未)诊病例的病理特点,归纳以脑肿瘤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冰冻切片误(未)诊的原因并探讨诊断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的3000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冰冻切片资料并与手术后石蜡切片对应分析,对证实为误(未)诊的124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误(未)诊病例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42例(星形细胞瘤2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节细胞胶质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各5例,脉络丛瘤和髓母细胞瘤各2例,室管膜瘤、副节瘤、松果体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各1例),外周神经肿瘤3例,脑膜肿瘤10例,间叶及组织来源不明肿瘤22例,淋巴瘤及造血性肿瘤13例,生殖细胞肿瘤3例,鞍区肿瘤及其他17例,转移癌8例,炎症性改变6例。误(未)诊原因分为:未诊11例(8.87%),制片不良12例(9.68%),取材不当22例(17.74%),读片错误36例(29.03%),其他43例(34.68%)。结论正确的冰冻切片诊断需要获取全面的临床资料和足够的病变组织;病理医师要有充实的病理基础和较全面的临床和影像学知识。病理医师与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是保证冰冻切片诊断准确无误的重要环节。
- 阎晓玲秦进喜孔繁明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冰冻切片误诊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尾静脉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被引量:5
- 2012年
- 背景:尾静脉移植干细胞穿过血脑屏障到达宿主脑损伤区域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尾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获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以BrdU标记。Sprague-Dawley大鼠以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移植A组在造模后第7天、移植B组在造模后第14天通过尾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组不做处理。结果与结论:①移植后7,14,28,35,42,49,56d,2个移植组mNSS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移植后7,14,28,35,42,49d,移植A组mNSS评分低于B组(P<0.05)。模型组在造模后第35天、移植A组在第42天、移植B组在第49天时mNSS评分进入平台期。②2个移植组大鼠脑组织未见到CD11b、MPO单染阳性细胞,可见Brdu+Nestin、Brdu+MAP-2、Brdu+GFAP、Brdu+FⅧ,Brdu+VEGF双染阳性细胞。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途径移植可以在宿主脑内存活,通过生成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样细胞、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等因素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且未发现明显免疫排斥反应及异常分化细胞,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张培培刘慧纯阎晓玲王世民孔繁明张文治
- 关键词:尾静脉细胞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脑缺血
- EGF和FGF-2促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建立人胚胎大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并观察在不同诱导因子作用下细胞分化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经培养的人胚胎大脑神经干细胞分为4组,在不同培养液中培养、分化:(1)DMEM/F-12标准培养液组;(2)标准培养液+表皮生长因子(EGF)组;(3)标准培养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组;(4)标准培养液+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用定量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的原始特性、端粒酶活性以及不同诱导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 于培养第6d,标准培养液中的脑细胞死亡;而在加入EGF和FGF-2的培养液中则形成神经干细胞球体,而且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和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均呈阳性反应;其端粒酶活性为63%,低于瘤细胞而高于正常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分化后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微丝、突触素、微管相关蛋白-2及神经细胞核抗原染色显示,分化的神经元最高值达(18±2.5)%。不同诱导因子对不同传代的细胞球体内神经干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EGF和EGF-2均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 张文治苏心秦进喜孔繁明王新平只达石
- 关键词:EGFFGF-2神经干细胞细胞分化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