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园
- 作品数:48 被引量:18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明清之际遗民学术论片被引量:8
- 1995年
- “遗民学术”之为名目似乎就是可议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时代性”之外的其他属性,通常像是对其的贬低。然而学术毕竟为人所从事。“学术”固不必属“遗民”,却不可能避免遗民性的介入。遗民处特殊时世,系特殊族类,其加之于学术的印记,本来不难辨识。可以认为,明清之际“遗民文化”的价值,首先是由遗民学术体现的。
- 赵园
- 关键词:明清之际遗民《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方以智《读通鉴论》
- 《论小说十家》台湾增订版编后
- 2008年
- 近年来,我的出版于1980-1990年代的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诸书陆续重印,《论小说十家》却是个例外。也曾有供职于中国大陆出版业的朋友来谈,我以“没有必要”推辞了。说没有必要,是因该书为写于不同时间的论文的结集,所收诸篇“质量”不大均衡。当然我也知道,因此书涉及多位作家,征引率一向较高。今夏(2007)吕正惠先生建议重编后在台湾出版,我也以“没有必要”推辞,他却最终说服了我。
- 赵园
- 关键词:编后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版业
- 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被引量:39
- 2004年
- 赵园钱理群洪子诚吴晓东贺桂梅赵京华吕晴秦弓田禾范家进赵稀方杨联芬段美乔牧阳一
- 关键词:文学所中国文学文学研究笔谈学者
- 我与学术被引量:3
- 1995年
- 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在这个年龄谈“我与学术”,我得承认,我是幸运的。 由“学术”看,在我,最可称幸运的,当是在北大读书,与在文学所研究了。 1964年与1978年的两度入北大,其对于我的意义当时并不明了。只是由越来越远的事后看去,才确信那是“命运”。正是北大,决定了我此后所从事的研究的格局。但我无法具体描述校风的浸染,以至某种“传统”的渗透。这类影响确实是无迹可寻的。
- 赵园
- 关键词:《清代学术概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明清之际学术史
- 以阅读开启想象,以阅读滋养心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园先生访谈被引量:3
- 2010年
- 2010年5月24日,赵园先生应语文出版社之邀.就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化等问题作演讲。这个话题不属于赵园先生的专业范围,她所致力的专业领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明末清初思想史研究。但赵目先生认为,关注文化,关注文化产业并阐述自己的真实看法.是一个人文学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她关心教育,2009年“两会”期间,作为政协委员的她就曾经呼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首在发展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 赵园李节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化心性发展教育
- 对《文学评论》杂志的建议被引量:6
- 1996年
- 对《文学评论》杂志的建议赵园《文学评论》杂志因其所处位置,也因杂志创刊以来所作大量工作,而获得了公认的权威性。但一个时期以来,学术文化界的活跃,诸种学术刊物、出版物的出现,使其权威性遭遇了挑战。这本不是坏事。某些学术机构、刊物的权威地位的丧失,或许正...
- 赵园
- 关键词:学术规则学术成果学术刊物学术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术规范
- 关于“士风”被引量:6
- 2005年
- “晚明士风”,是被谈论较多的话题。本文试图清理以往有关晚明士风、明末清初士风的论述,并讨论士风论被赋予的功能:士类以此自我审视,并借以展开当代政治、文化批评。本文既分析了明代士人的当代士风论,也将清代士人的明代士风论作为分析材料,认为后者更是清代士人从事当代批评的形式。本文尝试探究通常士风论述的方法论前提,其盲点与误区,但对已有的论述,不取简单的否定态度。
- 赵园
- 关键词:士风明末清初自我审视文化批评士人晚明
- 我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写在《续编》之后被引量:2
- 2007年
- 我的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关于“明清之际的士大夫”的研究,因了这部书稿的完成,有可能告一段落,尽管某些具体方向上的研究还将在一段时间中继续。写这部“续编”在我,是一段艰难的经历,这不但因了论题本身的难度,也因了“状态”在时间中的变化。一位北大的研究生在以我为题的作业中,谈到她阅读本书以论文形式发表的个别章节时的印象,说续编较之正编.有“论述策略的调整”,这种策略即“更加注重对于外围材料的搜集,兼采其他研究者关于时代背景与历史源流的诸种‘外部研究’,使得文章更具有某种坚实的支撑与深远的语境”。我却不禁摹想象这年轻人读到那些文字时的失望。她很可能有更大的期待,尤其在研究的方法、路径方面,而本书所提供的.远不能使她满足。
- 赵园
- 关键词:明清之际士大夫论文形式历史源流
- 明清之际士人的文质论——兼及其时语境中文人的自我认知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分析明清之际士人与“文/质”这一范畴有关的论述,而以围绕“文”、“文人”的言论为重心,寻绎理学语境中儒者与其涉及“文”、“文人”的价值立场,以及在此语境中文人的自我认知,他们的有关言说受制于主流论述的情况。本文力图揭示有关问题的复杂性,使有关言论间的差异、言说背景之不同得以呈现。
- 赵园
- 关键词:文人
- 乱世友道——明清之际有关“朋友”一伦的言说的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这是笔者分析明清之际士大夫的伦理处境的诸篇论文中的一篇。有明一代,士的群体意识强化。活跃的党社及讲学活动,以及修身的风气,有助于“朋友”一伦的意义的提升。易代过程中的凶险的政治环境,则对于“友”之一伦有特殊而苛刻的要求。这一时期士人有关“友道”的言说,基于士大夫的自我审视、省察,包含了复杂丰富的历史内容。他们与“朋友”有关的伦理实践,也涂染了危机时刻特有的色彩,呈现出平世所没有的复杂性。
- 赵园
- 关键词:伦理学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