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宁

作品数:32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气象
  • 5篇降水
  • 4篇数据库
  • 2篇信息传输
  • 2篇应用系统
  • 2篇智能化
  • 2篇霜冻
  • 2篇霜日
  • 2篇酿酒
  • 2篇酿酒葡萄
  • 2篇葡萄
  • 2篇气象信息
  • 2篇晚霜
  • 2篇晚霜冻
  • 2篇温度
  • 2篇酒葡萄
  • 2篇空气质量
  • 2篇雷达
  • 2篇监控系统
  • 2篇降水数据

机构

  • 21篇宁夏气象防灾...
  • 14篇中国气象局
  • 12篇宁夏气象局
  • 11篇宁夏气象服务...
  • 2篇国家气象信息...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32篇马宁
  • 8篇曹宁
  • 5篇李香芳
  • 5篇武万里
  • 5篇范彦芳
  • 4篇李新庆
  • 4篇卫建国
  • 4篇李新庆
  • 4篇程雅茹
  • 3篇马蕾
  • 3篇卓凤艳
  • 3篇张磊
  • 3篇鱼杰钧
  • 3篇杜娟娟
  • 2篇任芝花
  • 2篇杨有林
  • 2篇崔巍
  • 2篇李剑萍
  • 2篇杨有林
  • 2篇陈增境

传媒

  • 4篇宁夏农林科技
  • 4篇农业网络信息
  • 3篇宁夏大学学报...
  • 3篇宁夏工程技术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计算机技术与...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计算机与现代...
  • 1篇山西气象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山地气象学报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35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川市2013年PM_(10)、PM_(2.5)质量浓度变化及空气质量分指数等级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银川市2013年空气污染物日浓度资料,分析了其PM10、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空气质量分指数等级特征.结果表明,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最低,冬季最高,PM10质量浓度春季高于秋季,而PM2.5质量浓度春季略低于秋季;PM10和PM2.5月均质量浓度变化均为1月份最大,7月份最小;PM2.5和PM10日均质量浓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76,在2013年中,PM2.5占PM10质量载荷的36%.PM10和PM2.5在7—9月质量浓度低,空气质量分指数等级最好,达标率均为100%,在1月空气质量分指数等级最差.PM10和PM2.5分指数等级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空气质量分指数等级最好,冬季最差,PM10分指数等级秋季好于春季,PM2.5分指数等级春季好于秋季.
马宁程雅茹武万里李艳春杜娟娟马蕾李香芳
关键词:PM2.5PM10空气质量
宁夏气象信息传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当前气象信息业务中存在监控平台多,信息监控人员工作任务繁重的现状,研发宁夏气象信息传输监控系统。本文介绍系统的设计思路、框架结构及数据流程,并探讨实现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马宁范彦芳卓凤艳王凡姜博鱼杰钧崔巍周红
关键词:气象信息监控系统
宁夏智能化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共享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7
2018年
文章按照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理念,基于云端部署技术,提出了宁夏智能化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共享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总体架构,建设了宁夏气象基础数据库、业务产品库、服务产品库,构建了业务产品自动化生成系统、服务产品智能化制作系统、服务信息智慧型发布系统和信息共享与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存储、数据服务接口、数据资源管理、数据加工流程的标准化,设计了以标准化体系为基础的集约化数据环境。通过数据环境集约和业务系统集约,设计了以数据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化产品加工系统,形成统一的数据加工流水线。突出智能化要求,设计了以智能化为目标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智能化系统运行控制,并在业务产品自动化生成、服务产品智能化制作、服务信息智慧型发布方面进行了探索。平台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前沿,流程简洁,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充分体现了数据资源标准化、业务系统集约化和计算运行智能化的要求,平台的开发建设将极大地推进宁夏气象现代化进程,对于发展智慧气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杨有林杨有林陈海波杨侃卫建国卫建国马宁
关键词:气象数据环境应用系统智能化
基于插件技术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对插件技术的研究,实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重点介绍插件技术的组成及使用方法,并阐述使用插件技术的优点。
范彦芳李剑萍陈志霞李香芳马宁肖艳红
关键词:插件服务平台
土壤水分站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在对多个台站的自动土壤水分站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针对土壤水分站的自身结构特点并结合其测量原理,提出日常维护及故障排查处理的方法。
陈增境李新庆马宁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
宁夏降水关联维与混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宁夏23个气象站建站以来月、季、年降水资料,在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关联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南部六盘山区、中部韦州为高值频发区,低值多集中于北部地区。极大、极小值出现站点相对集中。夏、秋各月关联维数值较高,冬、春月份较低。②冬、春季节降水关联维分布散乱,极值位于六盘山区。夏、秋季节韦州为高值中心,梯度较大。最大值位于中、南部,最小值位于北部。③年降水的最大关联维数出现在北部的陶乐,最小值位于中部的同心。④混沌是宁夏月、季、年降水的普遍特征。出现频率与降水量对应较好,但混沌强度与降水量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⑤处于气候干旱、半干旱区的宁夏降水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行为十分复杂。
冯建民胡文东马宁李艳春穆建华纳丽杨侃
关键词:降水混沌
宁夏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实现被引量:2
2014年
以宁夏林区自动气象站实况数据和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运用互联网电子地图、AJAX异步通信技术和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设计并实现宁夏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具备宁夏各林区实时火险等级监测、未来7 d宁夏各县(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及专题图制作等功能,系统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宁夏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使宁夏森林火险监测预警业务更加规范。
马宁武万里任玉曹宁
关键词:森林火险监测预警数值天气预报ARCGISENGINE
1970—2014年吴忠市干旱变化趋势分析
2018年
依据利通区、青铜峡市、同心县、盐池县、麻黄山乡(1970—2014年)和韦州镇(1971—2014年)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月平均气温及降水资料,运用相对湿润度指数作为气象干旱评估指标,分析了吴忠市4—9月干旱趋势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5 a吴忠市灌区干旱较为严重,可达中到重度干旱,由南向北干旱化趋势加剧;中南部地区干旱程度较轻,为轻到中度干旱,干旱化程度由东向西逐渐递减;青铜峡市、盐池县、韦州镇表现为湿润化,同心县、麻黄山乡有干旱化趋势,利通区干旱程度变化基本保持稳定;吴忠市整体极端干旱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干旱发生频率,灌区干旱和极端干旱发生频率较其他地方偏高,其次是中部干旱带,麻黄山乡最低;近45 a吴忠市干旱和极端干旱频发,进入21世纪后中南部山区极端干旱发生频率呈降低趋势,这与极端降水阈值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有关。
戴明晶马宁李娜陈迪陈迪姬菲菲
关键词:干旱趋势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温度自记纸数字化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满足气象防灾减灾以及精细化预报业务的需要,运用数图像处理技术对温度自记纸图像进行识别,提取精细化的数据。本文主要讨论图像识别,其过程是先将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再进行去噪,最后通过坐标转换将直角坐标数据转换成温度和时间序列数据。将数字图像技术运用到温度自记纸处理中,可以提高自记纸的识别精度,也克服了人工读取速度慢、周期长的缺点,可进一步研究并业务化。
马宁曹宁马蕾
关键词:数字图像自记纸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降水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降水为非连续性观测要素,利用常规的质量控制方法无法很好地检查降水观测数据的正确性,因此需要开展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雷达、卫星等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面自动观测降水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基于标准Z-R关系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产品加工算法,生成宁夏全区地面自动观测站1 h雷达定量估测降水量,建立基于雷达、卫星估测降水产品的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流程,开展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并对质量控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1)对于国家级站,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面自动观测降水数据质控方法与MDOS对降水量数据的质控均为“正确”的一致率较高,平均达到94.88%;对于区域站,均为“正确”的一致率明显比国家级站低,平均达到51.57%;(2)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面自动观测降水数据质控方法质控出“可疑”和“错误”数据明显比MDOS多,对“可疑”和“错误”数据的检出率更高;(3)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面自动观测降水数据质控方法对错误降水数据的质量控制较MDOS质量控制更符合实际。【结论】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面自动观测降水数据质控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宁夏降水要素自动观测数据的质量问题,为降水数据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杨有林杨有林马宁马宁
关键词:多源数据融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