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红
- 作品数:68 被引量:33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现代物流中心运营阶段CO_2排放计算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计算分析现代物流中心基础设施碳排放,对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将项目运营阶段的碳排放梳理为交通运输类CO_2排放和建筑物日常运营类CO_2排放。基于清单法构建现代物流中心运营阶段的CO_2排放计算框架,并以宜昌市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基础设施为例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港区作业CO_2排放量为2 913.84 t·a-1;物流园区作业CO_2排放量为2 772.49 t·a-1;港口和物流园区对外货物运输CO_2排放量为201 704.79 t·a-1。现代物流中心运营阶段碳排放主要来自对外货物运输环节,占比高达97%。通过定量分析各环节的减排潜力,提出一系列措施减少碳排放,包括能源替换、设备更新、运输方式结构性优化、货车驾驶人生态驾驶培训和技术工艺改进等。
- 张桂正叶建红
- 关键词:环境工程现代物流中心
- 轨道车站交织区栏杆设置有效性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引入交织强度、交织区内的交织点密度和行人偏移率3个评价指标,通过受控试验定量分析交织区栏杆内区域与栏杆后2个子区域的流量、交织区位置移动、交织区面积变化及偏移率特征.然后以栏杆设置是否促进交织区人群行走有序性和是否发挥限流效果作为交织区栏杆设置有效性评价标准,提出判断流程.利用上海市2个轨道站点的栏杆设置案例定量评价栏杆设置的有效性,期望对轨道站交织区栏杆的规划设计提出定量分析方法.
- 吴娇蓉刘学丽叶建红
- 关键词:栏杆
- 交通强国背景下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被引量:6
- 2023年
-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先行官”地位更加突出,也更加注重由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迫切需要系统性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提出现代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内涵和理论需求。构建了由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形成的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理论架构,涵盖综合交通运输“中国模式”本源理论、综合立体交通网“四维”规划理论、综合运输网链式服务组织理论、韧性综合交通系统协同治理理论以及综合交通数据深度集成与整体态势智能推演技术等五大理论方向,并给出了各理论方向的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成果有助于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综合交通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
- 叶建红李兴华杨超滕靖李健段征宇郭赟韬
-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共性技术
- 共享汽车用户及出行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共享汽车在中国是一种重要但尚存争议的新型出行方式.因管理部门尚未明确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而无法确定合理的管理导向.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基于上海最大的汽车共享公司EVCARD的订单及用户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出行总量、需求时空分布,分别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高频用户和通勤时段出行用户的特征.结果表明,当前EVCARD用车需求和高峰时段出行主要发生在城市外围区域,城市中心区域无通勤特征;高需求用户与通勤时段高频出行者特征并不一致且部分特征相异.因此,上海EVCARD出行不会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 陈小鸿成嘉琪叶建红汪道歌
- 关键词:共享汽车交通影响分析
- 一种动态交通网络的路径搜索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动态交通网络的路径搜索方法,涉及交通网络图搜索和交通建模领域,特别是针对真实大规模交通网络环境下的路径搜索方法。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适用于真实大规模交通网络的高效率路径搜索方法,包含原始交通路网图数据的导入和...
- 叶建红罗冠培喻斌
- 《未来城市交通预判--2035年愿景》解读
- 2021年
- 写在前面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各类不确定性因素,一直是困扰交通战略制定与规划编制的难题。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交通系统深度融合,城市交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交通需求规模与类型、交通供给方式与能力、交通工具运行以及客货运组织形式等,均面临整体性转变和革命性重塑,未来的城市交通充满着无限想象与可能。在这一大变革时期进行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预判,是必要的、及时的,无疑也是充满挑战的。
- 叶建红
-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系统交通供给交通需求区块链物联网
- 出行即服务典型案例发展水平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出行即服务"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国内外产生不少基于此相关概念的试点或运营项目。依据"出行即服务"的内涵、系统架构和功能需求,从政策、商业模式、技术、用户四个层面总结14个评价指标,构成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方法。应用指标体系对全球20个典型项目案例进行评价,发现各案例具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形成不同的发展水平:分值低的案例存在交通方式单一或者功能残缺等问题;分值高的案例交通方式多样,功能完善,服务齐全,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总结"出行即服务"项目发展经验,对国内建立和推广"出行即服务"项目提出政策与技术建议。
- 叶建红易法彬
- 关键词:评价指标系统架构案例分析
- 多模式交通超网络及对应路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涉及交通建模与仿真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模式交通超网络及对应路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首先获取多个单模式出行网络、出行起点、出行终点和预设的出行方案;其次,基于预设的出行方案,获取各个单模式出行网络之...
- 叶建红胡逸凡高磊喻斌
- 纯电动汽车供能策略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分析了纯电动汽车供能策略的5大决策要素:城市电网运行特征,电池与充电技术,纯电动汽车交通功能定位,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益以及土地资源约束等.综合各决策要素,提出纯电动汽车供能应有别于传统燃油车自由式加油模式,而须实施夜间低谷充电为主、白天快速补电与更换电池组为辅,结合各类型交通方式出行特征,提供组合型供能模式的能源供给策略.进一步界定了常规充电站、快速充电站与电池更换站的服务定位及布局要求.研究成果对于完善纯电动汽车能源供给体系,指导供能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叶建红陈小鸿
-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充电站
- 上海客运交通发展模式与策略——基于区域差异的选择被引量:6
- 2015年
- 交通区域差别政策是将交通系统总体发展策略落实到分区域发展方案的重要手段。基于上海市中心区、外围区、中心城周边地区以及新城等4类区域人口、岗位及用地特征的差异,分析了4类区域交通需求、供给与运行特征的演变,研判了面向2040年各区域交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关键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各区域差别化交通发展的目标、模式和引导策略,给出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个体机动化交通及慢行交通的发展路径和关键措施。研究成果不仅为上海2040城市总体规划的交通战略明确了分区域发展的思路与重点,也可为其他大城市制定交通差别化策略提供可比较、可借鉴的范例。
- 陈小鸿叶建红
- 关键词:交通策略需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