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旭峰 作品数:56 被引量:376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创业教育新图景 被引量:38 2016年 作为引领创业教育的标杆,斯坦福大学的建校初衷——"为了个人的成功以及直接的效用"(For Personal Success and Immediate Uesfulness)像一条生命线始终贯穿在125年的办学历程中。在注重实用的教育理念牵引下,斯坦福大学敢想、敢为,不断创新、突破,甚至是颠覆。即便在创业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和良好国际声誉的情况下,斯坦福大学仍然在"教育新时代"下对未来教育模式进行了崭新的再造,这就是《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的由来。《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中有四项核心设计——开环大学(Open-loop University)、自定节奏的教育(Paced Education)、轴翻转(Axis Flip)和有使命的学习(Purpose Learning),对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斯坦福大学乃至高等教育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佳 翁默斯 吕旭峰关键词:创业教育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带隙可控超材料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带隙可控超材料梁,包括基梁、形状记忆合金和加热片;形状记忆合金在加热的状况下呈弯曲状,在冷却情况下呈水平状;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以设定间隔沿基梁长度方向布置在基梁上,加热片贴附在形状记... 庄国志 吕旭峰 李振华 王宇涵 王丹凤宋代河南地方官学研究 官学作为封建教育的主流形式,是指由官府亲自开办和直接控制的学校体系。北宋是封建社会持续发展并达到鼎盛的时期,封建教育经历过调整、重建和变革,出现了又一次繁荣的局面。经过北宋的三次兴学,河南地方官学体系基本建立就绪,教育规... 吕旭峰关键词:宋代 官学 地方官学 封建教育 当前教育学学科理论研究中方法论层面的反思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学学科的理论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总体趋势是走向以人为本与辩证思维。但是,在方法论层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内在矛盾:放眼全球与惟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和话语是举构成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矛盾;华丽的辞藻、思辨... 李申申 吕旭峰关键词:教育学学科 以人为本 辩证思维 方法论 教育理论 重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14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中国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时地对过去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分析,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的动向和存在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对促进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思想多元化的现时代,更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 刘黎明 吕旭峰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老子的“道”与苏格拉底的“善”之比较——兼论二者对后世道德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老子的"道"与苏格拉底的"善"分别是二者哲学的最高道德境界,在中西方伦理学和道德教育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子的"道"与苏格拉底的"善"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二者相同的是:"道"与"善"分别是二者哲学体系中的最高境界;二者都是在关注自然的同时,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二者的道德教育思想中辩证思维充盈其间;躬行实践成为他们道德教育思想的落脚点。二者不同的是:老子的"道"是混沌的,苏格拉底的"善"是明晰的;"道"始于自然,"善"始于认识你自己;"道"是建立在"天地人合一"的基础上,"善"是建立在"美德即知识"的基础上;得"道"之法为"不言之教",而获"善"之法为"产婆术"。从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二者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西道德教育的分异,尊"道"成为中国感性体悟道德教育的传统,扬"善"成为西方注重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源流。 吕旭峰关键词:老子 苏格拉底 道德教育 面向创新创业集成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重构 被引量:10 2015年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国内许多研究型大学的强烈诉求,而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根本支撑。在创新创业时代,研究型大学应该以凝练学科特色和打造学科优势为基本出发点,进行学科体系规划,注重形成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把综合性与整体性结合起来;需要提升学科整体竞争力,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对不同性质学科采用差异化的支持政策,特别是要淘汰那些缺乏发展潜力又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科。同时,学科体系的发展应该是动态调整的过程,应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吴伟 吕旭峰关键词:学科建设 学科生态系统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复合导师制度的构想 被引量:29 2015年 当前,国内外大学开始探索和实践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这是科学研究与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对人才新要求的需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势必会促使传统研究生培养导师制度的改革,复合导师制度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导师跨学科知识和思维欠缺、以院系为基础的身份制度、科研经费对跨学科支持不足等都限制了我国高校复合导师制度的建设和推进。构建复合导师制度,必须要统筹跨学科师资力量,建设复合导师团队和指导委员会,增强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建立健全遴选、考核与评估、监督制度,使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制度化。 吕旭峰 范惠明 吴伟关键词:跨学科 研究生培养 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动因、运行机制及发展走向 被引量:20 2011年 现代大学的转型及经济社会、科教发展的推动,要求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学术治理结构,一些研究型大学因此进行了学部制改革。学部作为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对指导学科分类、体现学科差异性有着重要作用。学部是落实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与载体,学部制改革对于科学合理处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在实行学术分类管理、整合优化学术资源、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还需进一步深化对学部制改革的思想认识,完善学部自身的运行机制,下移管理重心,厘清学部与学校、学院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委员会机制,明确学部的学术功能,确保教授治学在程序上的实现。 邹晓东 吕旭峰关键词: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让理事会真正“理事儿”——美国大学董事会的启示 被引量:1 2020年 高校理事会制度是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校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理事会建设仍存在组织运行较松散、成员结构较庞杂、主体职能较虚化等现象。立足本土情境,借鉴美国大学董事会运行经验,可以尝试"党委领导下的参与决策型理事会"治理模式,提升高校理事会合法性地位,逐步实现理事会从参与型到参与决策型的角色转换。 王佳 吕旭峰 翁默斯关键词:党委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