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仁武

作品数:37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0篇建筑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植物
  • 9篇景观
  • 8篇植物景观
  • 8篇绿地
  • 7篇园林
  • 7篇竹类
  • 7篇竹类植物
  • 5篇公园
  • 5篇风景园林
  • 4篇引种
  • 4篇热舒适
  • 4篇城市
  • 3篇行道树
  • 3篇群落
  • 3篇热舒适度
  • 3篇公园绿地
  • 3篇规划设计
  • 3篇滨水
  • 2篇心理保健
  • 2篇因子数据

机构

  • 37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树人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棕榈园林股份...
  • 1篇浙江省安吉县...

作者

  • 37篇吴仁武
  • 28篇包志毅
  • 18篇史琰
  • 11篇晏海
  • 7篇杨凡
  • 4篇黄若之
  • 4篇饶显龙
  • 3篇王丹
  • 3篇任伟涛
  • 3篇舒也
  • 2篇许维强
  • 2篇蓝悦
  • 2篇郑钧
  • 1篇郑浙东
  • 1篇董延梅
  • 1篇徐宁伟
  • 1篇方晶晶
  • 1篇朱天明
  • 1篇张军
  • 1篇王京鹏

传媒

  • 4篇中国园林
  • 4篇福建林业科技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城市住宅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世界竹藤通讯
  • 1篇风景园林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竹子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江安吉人竹共生系统模式的构建及其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共生系统是生物学中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生存模式。安吉人竹共生系统是安吉人民与竹子之间长期共生共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其构建过程历经千年,逐渐演变形成当前完善的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安吉人竹共生系统模式具有动态性、适应性、珍稀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对于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吴仁武舒也张宏亮张健晏海杨凡包志毅
基于热舒适指标的行道树筛选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热舒适指标的行道树筛选方法,包括实测阶段、模拟阶段和对比分析阶段,实测阶段根据实测得到的单株待测行道树的微气候因子数据和待测行道树在街道环境下的微气候因子数据分别输入Rayman软件中进行计算,分别得到单...
舒也包志毅吴仁武史琰晏海杨凡
杭州西湖环湖道路行道树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对环杭州西湖4条道路的历史发展、道路形式及其行道树情况展开研究,基于每木调查法,对占行道树总数95%以上、合计1986株二球悬铃木进行胸径、冠幅、株高、枝下高和健康程度等五项指标的测量,并比较分析不同道路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胸径、冠幅和株高的平均大小基本呈现北山街>杨公堤>南山路>湖滨路,只有杨公堤的平均株高略大于北山街;湖滨路的平均枝下高最高,而后为杨公堤、南山路和北山街,健康程度同样为湖滨路最佳,南山路、杨公堤次之,北山街相对较差。除平均值外,还分析了五项指标在4条环湖道路上的梯度分布,总结得出环湖道路行道树整体生长情况良好。研究认为,环西湖道路行道树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树种单一、枝干杂乱和部分树池使用不当等,基于此提出相应改进优化策略。
王新茹南歆格晏海杨凡吴仁武包志毅
关键词:行道树
一种带状城市河湖滨水湿地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状城市河湖滨水湿地系统,包括河流和/或者湖泊形成的水体、第一开敞空间、第二开敞空间、林下空间和密闭空间;所述第一开敞空间具有坡度较缓且绿地空间较大的第一驳岸;所述第二开敞空间具有坡度较陡且绿地空间较小的...
王巧良包志毅黄若之吴仁武杨凡史琰南歆格宋纯冰
杭州西湖公园6种木兰科植物固碳释氧能力被引量:8
2014年
于2012年7—9月,采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杭州西湖公园绿地中最常见的6种木兰科植物光合特性及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对其净同化量、固碳量、释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种木兰科植物,7月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9月;7月的固碳释氧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广玉兰>二乔玉兰>白玉兰>乐昌含笑>马褂木>含笑;9月的固碳释氧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广玉兰>乐昌含笑>马褂木>含笑>二乔玉兰>白玉兰;常绿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单株固碳释氧量均大于落叶植物。
饶显龙王丹吴仁武洪骏建祁立南董延梅包志毅
关键词:木兰科植物固碳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的历史(1840-2010年)被引量:4
2021年
植物标本采集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植物引种密切相关。自19世纪以来,美国植物采集者在全球尤其是中国进行了广泛的植物采集。在众多的植物类群中,中国的竹类植物引起了美国采集者的极大关注,并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标本采集工作。研究美国植物采集者在中国采集竹类植物标本的历史,对了解竹类植物从中国引种到美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有关美国在华采集的竹类植物标本数据,对其学名、采集地、采集人以及采集时间进行整理校对,分析了美国采集者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的历史。结果表明:1840-2010年,美国在华共采集竹类植物标本960号2,238份,隶属于25属120种(含变种和变型),分别占中国竹类属和种数的73.5%和22.5%;有45位(支)采集者(采集队),在这些采集者中莫古礼最为重要;采集地涉及20个省级行政区;采集时间前后跨度约170年,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上半叶。
吴仁武南歆格晏海杨凡史琰包志毅
关键词:竹类植物标本植物资源
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 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被引量:24
2011年
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选择杭州太子湾公园4个植物空间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比较其共性和个性,探索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性规律,并总结植物空间的数量特征,得出杭州地区公园绿地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规律,为营造高质量植物空间提供了基本依据。
吴仁武包志毅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地空间园林植物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早期建造的公园绿地,尤其是植物景观未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建设的公园绿地,面临着改造问题,急需改造更新,进而科学合理化,以符合现代公园绿地的时代需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公园绿地发展概况以及国内外改造设计...
吴仁武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园绿地植物景观
佛山大浩湖潺槁木姜子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样方调查,对佛山市大浩湖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在1 200 m2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61种,隶属于33科52属;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为7.585 4,Shannon-Wiener指数为4.252 5,Simpson指数为0.901 8,均匀度指数为1.038 6,该群落的层次格局为灌木层>草本层>藤本层>乔木层,成层现象较为明显。通过计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物种的重要值以及频度分析得出,该群落是以潺槁木姜子为主的单优种群落,群落种类组成多样性和水平分布不均匀,其外貌终年常绿。通过对优势种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显示该种群处于增长状态。根据区系分析,群落内植物的区系中热带、亚热带成分比重较大,反映出植物区系具有较强的南亚热带性质。
饶显龙夏祖煌王丹吴仁武邱龙蓝悦许维强邢福武王发国
关键词: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
河流型湿地公园生态规划与设计——以浙江天台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河流型湿地是河流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体,是城乡环境中动植物栖息和城乡居民亲近自然的重要生态空间。以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提出在尊重场地自然与人文特征基础上的河流型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策略与设计方法。
江晓薇傅丹诺吴仁武
关键词:湿地公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