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波

作品数:20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动力学
  • 4篇储氢
  • 3篇电池
  • 3篇尖晶石
  • 3篇分子
  • 2篇电化学
  • 2篇电极
  • 2篇多孔
  • 2篇载氧体
  • 2篇溶胶
  • 2篇溶胶凝胶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微波合成
  • 2篇吸附动力学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2篇膜电极
  • 2篇化学链

机构

  • 17篇宁夏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吴建波
  • 8篇白红存
  • 6篇吴玉花
  • 5篇龚波林
  • 5篇张慧
  • 3篇黄可龙
  • 3篇戴小军
  • 2篇麻晓霞
  • 2篇张茜
  • 2篇刘素琴
  • 1篇孟凡君
  • 1篇董佳斌
  • 1篇杨静
  • 1篇朱美霖
  • 1篇刘英涛
  • 1篇冶正得
  • 1篇孙爱娟
  • 1篇任奇志
  • 1篇刘又年
  • 1篇刘利军

传媒

  • 4篇宁夏工程技术
  • 2篇洁净煤技术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电池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化工技术与开...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2005中国...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6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尖晶石型LiMn_2O_4薄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布工艺,在较低的退火温度(450℃)下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薄膜。XRD和AFM的结果表明:LiMn2O4薄膜为纯相尖晶石结构(Fd 3 m空间群),由粒径约为200 nm的晶粒构成。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法对薄膜的电化学性质及锂离子扩散系数(DLi)进行了研究。薄膜电极初始放电容量为32.5μAh/cm2.μm,电极材料具有很高的可逆性和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平均DLi为1.12×10-11cm2/s。
吴建波黄可龙刘素琴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LIMN2O4薄膜电极
一种高性能固态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MOFs@生物质复合碳基质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固态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高性能固态储氢材料,该固态储氢材料为ZIF‑8@松木屑复合碳基质;该高性能固态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1:将生...
白红存洪建成吴玉花张慧吴建波王瑞琪
庆华烟煤有机显微组分化学链气化反应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2025年
煤化学链气化是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与高效转化的关键技术,是具备新质生产力特色的过程方法,对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煤化学链气化过程主要涉及煤中不同显微组分在载氧体作用下与气化剂的反应,但不同显微组分转化行为和机制的区别仍不明确。研究采用热重分析法探究庆华烟煤显微镜质组和惰质组的化学链气化特性,基于气固反应模型对化学链气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显微镜质组和惰质组的化学链气化反应均对应3个反应阶段,相同温度下镜质组反应活性高于惰质组。由于惰质组结构较镜质组更稳定,镍基载氧体对镜质组的催化作用更显著。不同气化温度下,显微组分的碳转化率均随着气化反应时间增加而呈现增加趋势。基于3种气固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球对称收缩核模型能够较好反映庆华烟煤显微组分的化学链气化反应过程,该模型为最佳机理函数。选择该模型对化学链气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开展了计算。镜质组和惰质组化学链气化反应的活化能值分别为169.78、176.46kJ/mol。惰质组化学链气化反应的活化能较高,说明相较于镜质组而言惰质组的化学链气化反应性较差,需要在反应中重点强化。
万慧凝王强姚奇陆有朋吴建波吴玉花张慧白红存
关键词:化学链载氧体烟煤显微组分镜质组
镍基载氧体化学链燃烧过程中宁夏QH和YCW煤分子结构演化特征及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化学链燃烧(CLC)技术是全球深刻变革时期能源清洁加工和高效转化的重要研究方向。煤等固体燃料和载氧体的反应是CLC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然而,其作用规律及转化机制仍不明确,尤其缺乏从原子分子尺度上理解煤等大分子固体在燃料反应器中分子结构演变和官能团转化的微观尺度描述。基于煤的大分子结构和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ReaxFF MD)模拟,研究了宁夏庆华(QH)和羊场湾(YCW)煤与氧化镍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通过QH-NiO和YCW-NiO体系的CLC过程分析总结获得了体系总能量、总分子数、产物分布和气体转化率的规律。基于ReaxFF MD模拟过程直接获得了煤的大分子结构在CLC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随着CLC反应的进行,煤的大分子结构由于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逐步解离生成各种中间产物、CO_(x)、H_(2)O等小分子。揭示了QH-NiO和YCW-NiO体系CLC过程中载氧体释氧量和释氧速率的规律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相较于QH煤,YCW煤的变质程度较低,反应活性较高。因此,YCW-NiO体系总势能更低、生成的分子片段数较多,且生成非烃气体的含量也较多,可使载氧体更早开始释放晶格氧。随着CLC反应的进行,载氧体表面形成氧空位导致次外层和内部的晶格氧向表面迁移并释放。
张金鹏王强王艳美严舒吴建波张慧白红存
关键词:分子模拟化学链燃烧载氧体
新型悬浮聚合法制备多孔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新型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4.06μm的多孔磁性高分子微球。以硅烷偶联剂KH-570对羰基铁粉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并经一步聚合得到多孔磁性高分子微球。SEM结果表明该微球表面由纳米级聚合物粒子层层粘合而成,粒子间孔径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不等。采用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表征了多孔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用热失重方法测得多孔磁性高分子微球中磁性物质的含量可达26.7%。
孙爱娟孟凡君王明刚吴建波龚波林
关键词:磁性高分子微球明胶羰基铁粉多孔KH-570
低温制备LiMn2O4薄膜及其电化学性能表征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便携式通信装备的小型化,与之相关的微型能源技术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薄膜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倍受青睐.其中LiMn2O4以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无污染,安全性好,易合成等优...
吴建波黄可龙刘素琴刘又年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锂离子电池
文献传递
COF衍生的钴掺杂碳的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含钴的有机共价框架材料进行碳化的方法及此材料在储氢领域的应用,通过溶液法在室温下将含钴化合物与高氮含量的COF材料复合,随后煅烧得到含钴的纳米多孔碳材料,并通过酸洗过程洗除团聚的...
白红存王珏张慧吴玉花吴建波王瑞琪
微波制备MIL-101(Cr)多孔材料及其储氢性能
2025年
以Cr^(3+)为金属离子、对苯二甲酸(H_(2)BDC)为配体,采用微波水热技术合成MIL-101(Cr)材料,探索传统加热方式及微波法对MIL-101(Cr)结构的影响。基于微波水热法,考察晶化温度、时间、氢氟酸调节剂对MIL-101(Cr)结构、形态的调控,研究了MIL-101(Cr)材料对氢气的吸附情况,并采用XRD、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Cr^(3+)/H_(2)BDC/氢氟酸摩尔比为1/1/0.2、晶化温度483 K和时间1.0 h时,制备的MIL-101(Cr)材料结晶度最优,并呈现出规整的八面体形状,其比表面积高达3536 m^(2)/g。在温度77 K、压力0~5 MPa的条件下,MIL-101(Cr)材料的氢气吸附量达到5.79%(质量分数)。此外,对MW-5储氢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探究,通过LDF模型计算得到其晶内扩散系数为9.62×10^(-17)m^(2)/s,说明氢分子在MW-5材料中有较快的扩散率。
孙彦丽石恒杰王瑞琪李娴吴建波白红存张慧
关键词:微波合成储氢吸附动力学
一种固态储氢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储氢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以九水合硝酸铬Cr(NO<Sub>3</Sub>)<Sub>2</Sub>·9H<Sub>2</Sub>O为金属中心,对苯二甲酸H<Sub>2</Su...
白红存王瑞琪张慧吴玉花吴建波朱治衡
囊泡的生成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的模拟方法,通过构筑多种两嵌段共聚物分子构型和系统的调节溶液环境,我们得到了球状囊泡,洋葱状囊泡,管状囊泡的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在疏水相互作用力的推动下,单体首先会发生聚集,进而形成饼状结构以...
刘英涛王鑫吴建波
关键词:动力学演化计算机模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