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洁云

作品数:31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儿童
  • 15篇基因
  • 13篇多态
  • 12篇多态性
  • 12篇肥胖
  • 8篇肥胖症
  • 6篇干预
  • 5篇基因多态性
  • 5篇儿童青少年
  • 4篇单核
  • 4篇单核苷酸
  • 4篇核苷
  • 4篇核苷酸
  • 4篇儿童肥胖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蛋白
  • 3篇血糖
  • 3篇血脂
  • 3篇胰岛

机构

  • 26篇北京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浙江省平阳县...

作者

  • 28篇宋洁云
  • 21篇王海俊
  • 12篇马军
  • 8篇刘芳宏
  • 5篇王辉
  • 5篇尚晓瑞
  • 4篇阳益德
  • 3篇王烁
  • 2篇周晓蓉
  • 2篇孟祥睿
  • 2篇王都
  • 2篇宋逸
  • 2篇王燕
  • 2篇陈天娇
  • 2篇马军
  • 2篇任秋景
  • 2篇胡佩瑾
  • 2篇张怡宁
  • 1篇付连国
  • 1篇董彬

传媒

  • 10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teraction of PNPLA3 rs738409 polymorphism with physical activity frequency on childhood NAFLD
Object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of PNPLA3 rs738409 polymorphism with physical activity frequency on childhoo...
王烁宋洁云王海俊马军
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特点、运动与营养干预及发病机制研究
马军王海俊宋逸胡佩瑾宋洁云王都
该成果属于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少儿与学校卫生学领域。成果针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进行相关研究,发现1985-2010年中国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呈迅速上升趋势;较多超重肥胖学生存在不吃早餐、缺乏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等不健康行为...
关键词:
关键词:肥胖营养干预
应用超重肥胖防控适宜技术实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重心前移
马军王海俊马迎华邹志勇宋逸陈天娇胡佩瑾李榴柏董彬付连国宋洁云阳益德王烁李晓卉
肥胖是全球儿童健康的主要威胁,也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10年中国7~18岁学生肥胖检出率是1985年的38倍,尤其农村男生肥胖呈爆发式增长(90.4倍)。虽然肥胖干预已成为学校卫生的重要工作,但长期以来缺...
关键词:
关键词:肥胖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
多聚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基因与儿童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联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多聚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基因rs1136410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为阐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NAFLD的发病机制与制定早期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2030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肝脏B超检查。利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DF MS)对PARP1基因rs1136410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rs1136410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肥胖或NAFLD的关系。结果2030名中小学生中,检出肥胖者705名。在所有样本中,PARP1基因rs1136410的G和A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3.86%和56.14%。校正性别、年龄和研究人群后发现,PARP1基因rs1136410多态性每增加1个A等位基因,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加为1.17倍(95%CI=1.02~1.33,P=0.03),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增加为1.43倍(95%CI=1.11~1.85,P=0.01);进一步校正BMI后,rs1136410多态性与NAFLD无相关性(P=0.70)。结论PARP1基因rs1136410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NAFLD有相关性,该基因多态性对NAFLD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BMI实现。
李晨雄宋洁云宋绮莹刘峥王海俊
关键词:儿童
INSIG2基因rs10185316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血压表型的关联研究
目的:研究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ulin-induced gene2,INSIG2)基因多态性rs10185316与儿童青少年血压相关表型的关联. 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既往课题收集的两批样本,共计2030名7...
阳益德宋洁云刘芳宏尚晓瑞马军王海俊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基因多态性
DRD2基因rs2587552多态性对儿童肥胖干预效果的影响:一项前瞻性、平行对照试验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在我国儿童中探索DRD2基因rs2587552多态性与肥胖干预效果的关联,为将来开展基于遗传背景的个性化儿童肥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一项儿童肥胖干预研究的多中心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北京地区8所小学的38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唾液,提取DNA,检测DRD2基因rs2587552多态性,并分析基因与干预措施对儿童肥胖干预效果(包括体质量、体重指数、体重指数Z评分、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和体脂百分比指标)的交互作用。结果:干预组中未发现rs2587552多态性与儿童臀围和体脂百分比的变化相关(P>0.05),而在对照组中,携带rs2587552位点A等位基因的儿童相比于非携带儿童,其臀围和体脂百分比升高更多(P<0.001)。DRD2基因rs2587552多态性与干预措施对儿童臀围和体脂百分比存在交互作用(P分别为0.007和0.01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携带A等位基因的儿童相比于非携带儿童,臀围下降(-1.30 cm,95%CI:-2.25~-0.35,P=0.007),体脂百分比下降(-1.34%,95%CI:-2.42~-0.27,P=0.015)。显性与加性遗传模型的结果较为一致(臀围下降:-0.66 cm,95%CI:-1.28~-0.03,P=0.041;体脂百分比下降:-0.69%,95%CI:-1.40~0.02,P=0.056)。未发现rs2587552多态性与干预措施对其他儿童肥胖相关指标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在DRD2基因rs2587552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的儿童对干预措施更加敏感,干预期间在臀围和体脂百分比指标上获得更多改善,提示未来可基于儿童rs2587552位点的基因型开展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干预。
陈敬肖伍才单蕊宋洁云刘峥
关键词:儿童肥胖多态性单核苷酸干预效果
含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的解聚素样金属蛋白酶9基因rs6795735多态性与血糖表型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的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含Ⅰ型血小板反应蛋白的解聚素样金属蛋白酶9(ADAMTS9)基因rs6795735多态性与血糖表型的相关性,并分析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选取北京市2030名7~18岁中小学生,分为肥胖组(n=705)和非肥胖组(n=1325),采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检测rs6795735多态性。在显性模型下,采用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s6795735与IFG及血糖表型的相关性。结果rs6795735多态性与IFG相关[OR(95%CI)1. 38(1. 11~1. 71),P=0. 004],与FPG无相关性。按性别分层分析显示,rs6795735与IFG、FPG仅在女性中存在相关性[OR(95%CI)1. 61(1. 14~2. 28),P=0. 007;β(SE)=0. 056(0. 028),P=0. 048],在男性中未发现相关性。结论 ADAMTS9基因rs6795735多态性与IFG、FPG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在女性中,rs6795735 C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非携带者比较,FPG水平升高,发生IFG的风险增加。
宋绮莹孟祥睿宋洁云刘芳宏马军王海俊王燕
关键词:血糖肥胖症
FTO基因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肥胖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肥胖含量和脂肪相关基因(FTO)多态性与青少年肥胖指标的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早期复查与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2 030名7~18岁中小学生,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 MS)方法检测rs62048402多态性,用四引物特异扩增突变分析(ARMS-PCR)方法检测rs9939609多态性。分析2个多态性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的关系。结果对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分年龄、性别的标准正态离差变换后,rs62048402多态性与变量的回归系数B值(标准误)分别为0.093(0.046),0.094(0.046),0.087(0.046),0.102(0.046);rs9939609多态性与以上变量的回归系数B值(标准误)分别为0.095(0.045),0.099(0.045),0.095(0.045),0.103(0.045)。结论 FTO基因多态性rs62048402和rs9939609与中国儿童青少年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存在相关性,且对腰围身高比效应最大。
孟祥睿宋洁云马军刘芳宏尚晓瑞王海俊
关键词:基因肥胖症健康状况指标
多基因风险评分在儿童肥胖干预效果可持续性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索多基因风险评分(PRS)与儿童肥胖干预效果可持续性的关联,为未来开展基于遗传背景、可持续、个性化的儿童肥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一项研究儿童干预效果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2018年9月—2021年4月)中,选取北京地区148名基线时处于超重肥胖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唾液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构建4个PRS:加权和未加权PRS69,加权和未加权PRS_(67)。分析PRS与干预组别对干预效果可持续性(干预结束到最后一次随访期间肥胖相关指标变化)的交互作用。结果 PRS与干预组别对干预结束后儿童校正体质量指数(BMI)的腰围、校正BMI的腰臀比和收缩压的反弹程度存在交互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儿童加权PRS69每增加一个单位(1个s),校正BMI的腰围(β=0.34,95%CI:0.05~0.63,P=0.020)和校正BMI的腰臀比(β=0.29,95%CI:0.03~0.56,P=0.031)在干预结束后反弹得越多;加权PRS_(67)和未加权PRS_(67)每增加一个单位(1个s),收缩压在干预结束后反弹得越多(β=3.58,95%CI:0.50~6.66,P=0.023;β=3.75,95%CI:0.78~6.71,P=0.014)。结论 超重肥胖儿童PRS越高(携带风险等位基因越多),其在干预结束后的校正BMI的腰围、校正BMI的腰臀比和收缩压越容易反弹。未来应在干预结束后重点关注这些高危儿童的饮食和运动行为,预防和控制发生肥胖反弹。
陈敬单蕊肖伍才宋洁云刘峥
关键词:儿童肥胖干预效果可持续性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血脂水平的关联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儿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血脂水平的关系,为NAFLD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7年在北京市海淀区3所中学和2所小学中选取1027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分病例组(患NAFLD的学生162名)与对照组(非NAFLD学生865名),由专职人员记录学生一般情况和既往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进行肝脏B超检查,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对UGT1A1基因SNPs进行分型,分别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UGT1A1基因3个SNPs与NAFLD和谷丙转氨酶(ALT)及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UGT1A1基因rs10929303位点T等位基因与NAFLD的发生存在负相关(OR=0.51,95%CI=0.32~0.83,P=0.01)。rs4148323位点A等位基因与TC水平呈负相关(B=-0.10,95%CI=-0.19~-0.02,P=0.02);将TC水平作分类变量进行分析时,结果与将其作为连续性变量分析类似。结论UGT1A1基因rs10929303位点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NAFLD相关,且rs4148323位点多态性和TC水平相关。
张萍萍宋洁云王辉王海俊
关键词:基因脂肪肝血脂异常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