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 作品数:45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苏州市职业大学校级科研基金苏州市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带一路”背景下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苏州市职业大学顺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企业“走出去”倡议与战略对先进制造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职能,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交流合作,积极进行留学生先进制造技术类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强化岗位胜任能力,注重传播中华文化和人文涵养,内化留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先进制造技术类国际人才培养质量,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学校教育发展水平。
- 陆春元陈洁朱学超张健汤晓军
- 塔式起重机钢丝绳工作状态智能监测方法
- 2006年
- 利用压电材料(PTZ)受力变形电压变化机理,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塔式起重机钢丝绳的工作状态进行智能监测,并通过实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课题的研究为起重机安全可靠的工作提供—种新的智能监测方法。
- 陈洁芮延年张健
-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压电材料钢丝绳智能监测
- 甪直模具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研究
- 2019年
- 为将甪直打造成一流的模具特色小镇,针对小镇的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对甪直模具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和创新创业环境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规划整体布局,提出发展目标、愿景及'六个一'的实现途径。对特色小镇旅游路线进行规划,打造甪直特色小镇独特的形态空间,激活甪直模具特色小镇体制活力。
- 张健朱学超陈洁张良袁梅芳吴婧郭南初
-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合作交流与国际人才培养的实践 ——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苏州市职业大学顺应时代潮流,成立国际学院,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开展了多次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和国际职教论坛,成绩显著,被推举为东南亚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把长期以来引进的澳洲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加以本土化,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开展国际生学历教育,承担起国际人才培养的义务,培养出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由输入到输出的转变,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学校教育发展水平,获得了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和南非工业和制造业培训署的肯定.
- 张健陈洁陆春元汤晓军朱学超
- 关键词:一带一路教育发展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起重机机械系统敌障监测与诊断被引量:4
- 2005年
-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通过对设备系统振动及相关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提取特征参 数的方法,对起重机的机械系统工作状态进行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并通过实验研究对技术参数进 一步优化,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 张健芮延年陈洁
- 关键词:起重机人工神经网络
-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非开挖机器人气动冲击机构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在传统振动诊断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非开挖机器人气动冲击机构灰色故障诊断系统,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与诊断。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陈洁芮延年张健
- 关键词:灰色系统聚类故障诊断
- 主持人语: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及延展
- 2019年
- 主持人语: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及延展本人应邀担当《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工匠精神”研究》栏目的主持人,在此向职教同人报告本人对“工匠精神”的思考与建议,并期待此栏目能不断地呈现更多优秀研究成果与职业教育界同人们分享。
- 张健
- 关键词:工匠大学学报主持人教育界
- 电梯曳引机在振动中的故障诊断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曳引机作为旋转机械是我国工业企业、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设备-电梯中的关键部件,一旦发生事故就会严重影响整个设备甚至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本文首先探讨了电梯曳引机振动中的故障诊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立了电梯曳引机振动中的故障在线监测体系,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展望。
- 张健
- 关键词:电梯曳引机机械振动故障诊断在线监测
-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在新产品开发项目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4年
- 通过对目前一些常用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HP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缺点研究,提出了灰色模糊关联新产品开发项目评价新方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灰色模糊理论新产品开发项目选择综合评价模型。
- 陈洁张健包枫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 学生综合素质的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1
- 2005年
- 怎样科学正确地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一直是教育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一些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提出利用模糊理论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应用构建的评价模型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评价实验。
- 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