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旭东

作品数:108 被引量:795H指数:1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建筑科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69篇混凝土
  • 36篇超低温
  • 26篇钢筋
  • 21篇钢筋混凝
  • 21篇钢筋混凝土
  • 18篇高温
  • 15篇受力
  • 14篇应力
  • 13篇受力性能
  • 12篇载力
  • 12篇承载力
  • 11篇冻融
  • 11篇冻融循环
  • 11篇冻融循环作用
  • 10篇受压
  • 10篇温下
  • 10篇极限承载
  • 10篇常温
  • 9篇极限承载力
  • 8篇压弯

机构

  • 96篇清华大学
  • 12篇中国寰球工程...
  • 3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中国建筑科学...
  • 3篇故宫博物院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冶金科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五洲工程设计...
  • 1篇中国建筑西南...
  • 1篇《建筑创作杂...

作者

  • 102篇时旭东
  • 26篇过镇海
  • 14篇钱磊
  • 13篇汪文强
  • 12篇郑建华
  • 10篇李俊林
  • 9篇张天申
  • 9篇李金光
  • 7篇刘利先
  • 7篇李艳辉
  • 5篇马驰
  • 4篇邢万里
  • 4篇杨建平
  • 4篇周建康
  • 3篇李德山
  • 3篇南建林
  • 3篇黄永刚
  • 3篇孙劲峰
  • 3篇赵论语
  • 3篇李玉龙

传媒

  • 17篇工业建筑
  • 14篇建筑结构
  • 12篇工程力学
  • 8篇低温工程
  • 5篇混凝土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混凝土与水泥...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福州大学学报...
  • 2篇特种结构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建筑学报
  • 1篇施工技术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四川建筑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建筑创作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键影响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低温受拉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通过对不同的含水率(2.0%~5.5%)及强度等级(C30、C40和C50)混凝土进行各种低温(-40^-180℃)作用下劈裂抗拉试验,探讨作用低温、含水率和强度等级等3个关键因素对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并拟合出它们的耦合作用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强度等级和含水率越高的混凝土,温度越低时其破坏面越平整、粗骨料被劈裂也更明显。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升高,随温度的降低呈现出先增长后趋于稳定,甚至更高的含水率时会出现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强度等级对混凝土低温抗拉强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且含水率较高时强度等级越高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提升幅度越小。试验结果及其拟合的含有作用的低温、混凝土的含水率、强度等级等3个关键因素的混凝土低温劈裂抗拉强度表达式可为混凝土超低温环境下相关理论的完善以及超低温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时旭东崔一丹钱磊
关键词:混凝土含水率
某筒子楼的二次抗震加固总结
2001年
某筒子楼于 195 1年在北京建成。 1982年曾进行了第一次简单的抗震加固 ,1998年进行第二次抗震加固。本文主要介绍了第二次抗震加固设计及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
张惠英王浩时旭东叶知满
关键词:筒子楼抗震加固抗震设计
不同超低温温度区间冻融循环作用混凝土受压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通过混凝土经历3种温度区间(10℃~?40℃、10℃~?80℃和10℃~?160℃)的冻融循环作用试验,探讨不同的超低温温度作用区间对混凝土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历不同超低温温度区间各种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试件,上下限温度时加载的破坏形态虽基本上呈对顶锥状,但其破坏过程声响和破坏状况等不尽相同;经历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于遭受自然环境温度下冻融作用,各超低温温度区间的冻融循环作用影响也不同。下限温度较高温度区间的冻融循环作用初期,混凝土受压强度将提高,但之后随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呈波动状的恶化态势;不同超低温温度区间的混凝土单次冻融循环作用损伤指标和累积冻融循环作用损伤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下限温度较高的温度区间,下限温度时它们经历较多次冻融循环作用后仍为正值,而下限温度较低的温度区间则经历数次冻融循环作用后便始终为负值,表明混凝土累积损伤较前者严重。这些结果可为可靠地进行液化天然气储罐类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时旭东李亚强李俊林汪文强钱磊
关键词: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
浅议故宫午门城台的保护研究
2013年
1、午门概况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上,居中向阳,位当子午,因而称午门。午门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古代宫门双阕遗韵,由城楼和城台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城台高约十二米,正中开有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并在北侧东、西设上下城台的马道。城台上正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四样黄琉璃瓦屋面,重檐庑殿顶,建筑面积约1572m2。午门正楼的规模仅次于太和殿,是宫城四门中最大的城门楼,总高达36m。
曹晓丽李德山张典时旭东
关键词:建筑面积紫禁城中轴线瓦屋面正门
两面高温下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进行了9根两面高温的钢筋混凝上偏心受压构件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均匀高温下的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并不一定随偏心距的增加而下降,而是存在一个偏心距不等于零却有最大承载力的极强偏心距点,此点两侧随偏心距的增加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下降.文中还给出了构件的各种表观现象、破坏形态、侧向挠度和轴向变形等性能随试验温度的变化规律.
杨建平时旭东过镇海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190℃时受压强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通过5种配合比混凝土的试验,探究了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190℃超低温下的受压强度性能。结果表明,-190℃时混凝土受压的宏观试验现象较常温明显地不同。破坏时脆性均显著,但破坏形态却基本相同。所有试件混凝土-190℃时的受压强度均显著地提高,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其影响较大,并且还取决于混凝土的含水率。该次试验的C30和C40混凝土-190℃时受压强度较常温可分别增幅达40%和65%,提高其含水率后竟与C50和C60混凝土增幅相近、达90%以上。根据该次试验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给出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190℃时受压强度的计算模型,可用于LNG储罐等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
时旭东马驰张天申李俊林汪文强
关键词:混凝土超低温
关键影响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低温受压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采取浸泡和烘烤方式对试件混凝土进行不改变其内部孔隙结构和分布的含水率预处理,然后通过不同低温下轴压试验系统地探讨作用的低温(-40^-180℃)和混凝土的含水率(1.5%~5.5%)、强度等级(C30、C40和C50)等3个关键因素对混凝土低温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拟合出相应的耦合函数。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强度等级越高、作用的低温越低时,试件破坏声响越大、清脆,脆性更显著、偏心现象也渐显现,破坏后形成的上下锥体残块差异变大且碎块变得细碎、破坏面粗骨料被劈裂现象也更明显。混凝土受压强度低温下有较大的提升,混凝土的含水率越高、强度等级越低以及作用的低温越低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且与含水率间更近于线性关系。3个关键因素中混凝土含水率和低温的作用对混凝土受压强度的影响明显,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要弱。
时旭东钱磊崔一丹
关键词:混凝土含水率
增大截面法加固高温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给出了一种用以计算增大截面法加固高温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简化方法,通过此方法可计算不同温度后、不同加固混凝土强度、厚度和加固钢筋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对比表明,该方法简化合理、计算简单实用,可供工程人员参考...
刘利先时旭东过镇海
关键词:高温加大截面法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
混凝土经历常温及-30~-120℃间冻融循环作用的受压变形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混凝土经历两种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工况的试验,探究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受压变形性能。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上限温度时,因冻融损伤的累积效应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分别呈下降和增大的变化趋势;而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下限温度时,因混凝土孔隙水结冰作用明显、产生的影响对冲了冻融损伤的累积效应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保持不变或略有增长、峰值应变变小。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损失与其降温引起的峰值应变增长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超低温冻融循环的上限温度是否回到常温对混凝土受压变形性能的影响则不大。这些可为可靠地设计LNG类储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供依据。
时旭东李俊林汪文强钱磊马驰
关键词: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弹性模量
给定初始预压应力水平混凝土不同超低温下有效预压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给定初始预压应力水平混凝土经历0℃、-20℃、-40℃、-60℃、-80℃、-100℃、-120℃、-140℃和-160℃的低温作用试验,探讨不同低温作用下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作用的低温降低,混凝土的降温点和温均点预压应力损失率均呈先快速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下降时前者很平缓、后者则较明显;而降温段和恒温段预压应力变化率有所不同,但作用的低温较低时均呈下降变化态势.混凝土恒温时相较于降温时的预压应力损失率和预压应力变化率均较小,达降温点后的恒温阶段混凝土的预压应力损失还有所恢复.较低初始预压应力水平混凝土的预压应力损失率和变化率均高于较高初始预压应力水平,并且与作用的低温有关.试验结果可为低温储罐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时旭东韩源海田佳伦
关键词:超低温混凝土应力水平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