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敬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化疗
  • 4篇晚期
  • 4篇腺癌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疗法
  • 2篇蛋白
  • 2篇药物疗法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顺铂
  • 2篇顺铂治疗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肿瘤
  • 2篇疗效
  • 2篇化道
  • 2篇化学治疗
  • 2篇病理
  • 2篇肠癌

机构

  • 12篇江苏省肿瘤医...
  • 2篇南京市迈皋桥...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朱敬华
  • 3篇江伟
  • 2篇陈颖波
  • 2篇陈嘉
  • 2篇吴罕利
  • 2篇钱志英
  • 2篇孙岩
  • 2篇黄新恩
  • 1篇张翠玲
  • 1篇史美祺
  • 1篇黄富麟
  • 1篇周建农
  • 1篇孙晓峰
  • 1篇王晓华
  • 1篇潘良熹
  • 1篇袁渊
  • 1篇王克穷
  • 1篇孙蔚莉
  • 1篇曹国春
  • 1篇樊天生

传媒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被引量:8
2000年
朱敬华陈嘉黄富麟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
5-Fu静脉泵持续输注与口服希罗达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的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观察静脉持续输注5-Fu+草酸铂(或顺铂)±紫杉醇,与口服希罗达+草酸铂(或顺铂)±紫杉醇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接受5-Fu静脉泵持续输注者44例(A组),口服希罗达者40例(B组),5-Fu0.375静脉泵持续静脉输注24h共14天;希罗达1000mg口服,2次/天,连续14d;紫杉醇60~75mg/m^2溶于250mL生理盐水后静脉滴入d1,8,15;顺铂25mg/m^2水化后静脉滴入d1-3(或草酸铂75mg/m^2溶于5%葡萄糖500mL后静脉滴入d1,8,15),28d后重复。结果 两组口腔炎Ⅲ~Ⅳ度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Ⅳ度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发、手足综合征及对肝功能影响相似(P〉0.05);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减少Ⅲ~Ⅳ度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40.9%和4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A组43.2%和B组65.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服希罗达方案疗效满意,治疗简便,相对安全,有可能代替5-Fu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
高慧华黄新恩朱敬华
关键词:食管癌肠癌5-FU希罗达
肺腺癌化疗疗效相关血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进展组和非进展组的血浆差异蛋白质组,筛选肺腺癌化疗疗效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将4例进展组和4例非进展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浆分别进行二维电泳,凝胶蛋白图谱寻找差异蛋白质点,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差异蛋白质点。结果建立了两组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选取其中21个差异蛋白点进行分析,19个蛋白点鉴定成功,包括如丙酮酸激酶M2、腺苷酸激酶5、a-2抗纤维蛋白溶酶的前体,r纤维蛋白、氧化固醇结合蛋白相关蛋白3等。结论肺腺癌不同化疗疗效患者的血浆差异蛋白可能为化疗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朱敬华王晓华王富强
关键词:肺腺癌化学治疗肿瘤标志物蛋白质组学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背景与目的奥沙利铂在肺癌治疗中应用较少,本观察的目的为了解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奥沙利铂65mg/m^2第1、8天静脉输注;吉西他滨800-1000mg/m^2,第1、8天静脉输注。21天为一个周期,完成2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患者可评价疗效31例,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7例,稳定15例,进展9例,总有效率22.6%,疾病控制率71.0%。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7个月,中位生存期14.5个月。1年生存率59.0%,2年生存率45.8%。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疗效,可延长生存期,毒副反应可耐受,生存质量下降不明显。
朱敬华江伟
关键词:奥沙利铂吉西他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和HER-2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4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ER、PR和HER-2的表达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的ER、PR和HER-2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和HER-2的阳性-阴性表达转化率分别为26.0%、28.0%和31.0%,以PR和HER-2丢失更为常见(P<0.05)。结论 ER、PR和HER-2的表达变化可作为指导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重要指标。
孙岩袁渊江伟曹国春陈颖波朱敬华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术前化疗临床疗效与病理反应的关系
2007年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前化疗疗效与病理反应的关系。方法对52例Ⅱ-Ⅲ期女性乳癌行术前化疗的患者进行临床化疗疗效和病理反应的评定,并统计两者的符合情况。结果术前化疗的临床有效率为61.5%(32/52),病理反应率为67.3%(35/52)。两者之间符合率为59.6%(31/52),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pa值为0.12(小于0.40),两者间不一致。结论乳腺癌术前化疗临床疗效与病理反应不一致。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疗效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如何提高病理反应率有待进一步进行探讨。
朱敬华吴罕利钱志英
关键词:临床疗效病理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肠癌中Musashi-1 mRNA的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正常结肠干/祖细胞标志Musashi-1mRN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25例结肠癌组织和18例远端正常结肠组织中Musashi-1mRNA的表达,用2-△△CT的方法计算相对于远端正常组织结肠癌组织中Musashi-1mRNA的表达倍数。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Musashi-1mRNA的表达与远端正常结肠组织相比有差异(P<0.01),且是远端正常结肠组织的4.24倍(1.95~9.23)。低分化组织与高、中分化组织相比,Musashi-1mRNA的表达有差异(分别为P<0.001、P<0.005)。低分化组织中Musashi-1的表达是高分化组织的5.54倍(3.07~9.98)。结论:正常肠干/祖细胞标志物Musashi-1在结肠癌组织中尤其是低分化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Musashi-1可能在结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朱敬华周建农
关键词:结肠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FT207(方克)持续静滴联合多药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观察分析
2006年
目的观察静脉持续滴注FT207(方克)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索FT207最佳使用方法。方法FT207起始剂量200 mg/d,然后分别予400、800、1000 mg/d分组,予2、5、142、1 d持续静滴,联合多药化疗,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剂量400、8001、000 mg/d,连续静滴51、4 d,安全,疗效肯定。结论FT207持续静滴治疗消化道肿瘤是安全的,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此法与其他5-Fu制剂的疗效很有必要。
樊天生黄新恩江伟朱敬华高慧华王克穷张翠玲
关键词:持续滴注化疗
血清AFP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阳性且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和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无法行手术治疗的136例晚期胃癌患者,分析血清AFP与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化疗、生存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血清AFP阳性胃癌(AFP-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患者为18.4%(25/136)。血清AFP阳性患者与阴性者相比,更易出现淋巴结以外的脏器转移(80.0%vs.55.9%,P=0.026),尤其易出现肝转移(56.0%vs.19.8%,P<0.001)。血清AFP阳性组化疗有效率高(40.0%vs.33.3%),而血清AFP阴性组疾病控制率更高(79.3%vs.68.0%),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AFP阴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更长(6.6个月vs.5.0个月),1年生存率更高(72.5%vs.5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AFP阴性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更长(18.0个月vs.12.6个月,P=0.022)。经Cox多因素危险度分析,AFP表达并非胃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61)。血清AFP阳性组患者OS≥12个月,3药联合化疗为紫杉类联合氟尿嘧啶类和铂类治疗比率明显较OS<12个月的患者高(P=0.020)。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较早期患者血清AFP阳性率更高,血清AFP阳性者易出现淋巴结外的其它脏器转移,尤其是肝转移,生存期短,3药联合化疗方案能延长生存期。
朱敬华孙岩陈颖波
关键词:胃癌甲胎蛋白临床病理化学治疗预后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
2005年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有独特的靶向抗肿瘤作用,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已发挥一定作用,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有抗信号转导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肿瘤耐药逆转剂及以细胞膜分化抗原为靶点的药物等。现就这些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目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朱敬华陈嘉
关键词:抗肿瘤药药物疗法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