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蔚云

作品数:29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小鼠
  • 6篇细胞
  • 5篇医学遗传学
  • 5篇教学
  • 5篇教学改革
  • 3篇心脏毒素
  • 3篇脏毒
  • 3篇蛇毒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肿瘤
  • 3篇微核
  • 3篇免疫
  • 2篇毒性研究
  • 2篇眼镜蛇毒
  • 2篇遗传病
  • 2篇遗传毒性
  • 2篇遗传学
  • 2篇遗传学实验
  • 2篇杀灭

机构

  • 18篇广州医科大学
  • 11篇广州医学院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嘉兴市疾病预...

作者

  • 29篇朱蔚云
  • 9篇李佩琼
  • 8篇梁敏仪
  • 7篇申本昌
  • 6篇谢天炽
  • 4篇庞竹林
  • 3篇沈浩贤
  • 3篇黄月玲
  • 3篇李小敏
  • 3篇黎银燕
  • 2篇何芳
  • 2篇陈家坤
  • 2篇汤郡
  • 2篇陈代雄
  • 2篇马宁芳
  • 2篇麦璟莹
  • 2篇陈新宇
  • 2篇张惠球
  • 2篇刘珊珊
  • 2篇马长玲

传媒

  • 4篇广州医学院学...
  • 3篇蛇志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决策探索
  • 1篇癌变.畸变....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学会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镜蛇毒心脏毒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探讨蛇毒心脏毒素(CTX)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遗传毒性。方法应用眼镜蛇毒(CTX)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A549细胞株,通过细胞生长速率、有丝分裂指数(MI)、细胞周期动力学指数(CKI)、银染核仁组织区计数(AgNOR)、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二倍体细胞比率的分析,观察CTX所产生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CTX能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DNA复制过程和rRNA的合成,且随着浓度增大,癌细胞受抑制程度越大。用2mg/LCTX作用肺癌细胞后,SCE频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和实验组出现的二倍体细胞比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眼镜蛇毒CTX可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恶性程度,但使其恶性表型逆转的作用不明显。
梁敏仪陈家坤朱蔚云
关键词:眼镜蛇毒心脏毒素肺癌细胞株
遗传病的分子基础的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被引量:3
2020年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打造医学遗传学金课,在遗传病的分子基础一章的教学中,采取了避免学生已掌握知识的简单重复、增加新知识和新进展的教学策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突变与遗传病发生的因果逻辑等方式,增加表观遗传学、三核苷酸串联重复动态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基因组印记及微缺失/微重复相关内容,力求为学生传授能反映学科新进展和新成果的教学内容,为后续章节的讲解铺垫坚实基础,并总结了遗传病的分子基础章节的教改体会。
申本昌朱蔚云李佩琼谢天炽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突变
人类X染色体失活与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被引量:12
2017年
人类通过女性的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方式对X连锁的基因进行表达的调控,以实现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目前对X失活机制的研究表明,X染色体上的失活中心通过表达的非编码RNA对所在染色体进行顺式调控,但结构异常的X染色体的失活并不是随机的,有关X染色体失活机理的研究有待深入。
朱蔚云谢天炽李佩琼申本昌
关键词:X染色体失活
蝗虫减数分裂的实验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经COL处理后蝗虫减数分裂的动态变化和温湿度的环境变化与细胞分裂的关系。方法 :①分别在蝗虫腹腔注入不同浓度 (1 2mg/kg,2 4mg/kg,3.6mg/kg ,4.8mg/kg)的COL,5h后制片观察减数分裂各时相的细胞动态变化。②记录研究一年中 5~ 1 1月份温湿度变化与体重、细胞分裂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经COL处理的各剂量组中 ,蝗虫减数分裂粗线期后各时相细胞数目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P<0 .0 1 ) ,其中以 4 8mg/kg剂量的处理组效果较理想。②蝗虫体重低于 0 .5g时 ,细胞分裂数较少。当体重在 0 .5g以上时 ,减数分裂各时期和有丝分裂期细胞数均有明显的增加。③温度增高 ,蝗虫细胞分裂数增加 ,且以 7月和 1 1月份细胞分裂指数为最多。结论 :蝗虫经COL处理后减数分裂各分裂时期细胞数有明显增加 ;当蝗虫体重增加 ,环境温度升高 。
朱蔚云梁敏仪
关键词:蝗虫体重温度COL减数分裂细胞分裂
Accutase酶在精原干细胞原代分离中的应用
刘珊珊徐丽萍朱蔚云马宁芳
《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被引量:5
2019年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及相关医学专业的限选课之一,内容抽象、繁多,但教学学时不足,尤其是随着该学科的快速发展,这种矛盾更为突出。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通过建设、选用案例版、立体化教材及细化平时成绩考核方式的途径,进行《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以期通过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料、形式丰富的多媒体视听资源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多种信息的提取过程中,掌握现代医学遗传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从而适应遗传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后基因组时代的需求。
申本昌朱蔚云陈小霞李佩琼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
青芥辣对离体肝吸虫囊蚴杀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青芥辣对离体肝吸虫囊蚴的杀灭作用。方法采用人工消化法从淡水鱼中获取囊蚴,分组(囊蚴20个/组),将其置于定量青芥辣软膏中,分别作用不同时间,显微镜下观察囊蚴的活动情况。结果青芥辣对肝吸虫囊蚴作用1~6min后,囊蚴内后尾蚴活动加强;作用7~180min后囊蚴活动力降低甚至开始死亡,死亡率范围为11.76%~100%;作用210min以后囊蚴全部死亡,死亡率达到100%。对照组囊蚴形态和后尾蚴活动无改变。结论青芥辣对肝吸虫囊蚴具有刺激和轻度杀灭作用,但在短时间内没有杀灭作用,所以期望用青芥辣杀灭肝吸虫囊蚴来达到预防肝吸虫感染的做法不可取。
许燕佳崔燕玲陈虹沈浩贤张惠球麦璟莹李小敏何芳朱蔚云黎银燕马长玲陈代雄陈新宇
关键词:青芥辣杀灭作用淡水鱼
不同温度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的杀灭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究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第Ⅲ期幼虫)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生存及死亡情况(死亡率)。方法采用人工消化法,从自然感染的褐云玛瑙螺中提取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将其放入不同温度(35~90℃)的热水中,分别作用不同时间(1~20min),取出置解剖镜下观察虫体的变化情况。结果在1~20min内,45℃以下温度对感染期幼虫不具有杀灭作用,死亡率为0;50~5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轻度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12.00%~97.33%;60~6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一定强度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57.39%~100.00%;70~7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97.22%~100.00%;在80℃以上温度时感染期幼虫迅速死亡,死亡率为100.00%。结论45℃以下温度,20min内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没有杀灭作用;50~75℃温度,1~20min,对大多数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具有杀灭作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杀灭作用越强;80℃以上温度,1~20min,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具有完全杀灭作用。
田旭岩卢勤声周丽芬黄丽云陈戊荣沈浩贤何芳李小敏麦璟莹张惠球黎银燕朱蔚云
关键词:温度死亡率
G6PD缺乏症2种检测方法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利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6PGD比值法与变性球蛋白小体检测法相结合,检测G6PD缺乏症。方法用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和变性球蛋白小体法对G6PD缺乏症个体的血液进行生化及形态学检测分析。结果利用G6PD/6PGD比值法,83例男性缺乏症个体中,16例为中度缺乏,67例为严重缺乏;而42例女性缺乏症个体中,20例为中度缺乏,22例为严重缺乏。用变性球蛋白小体检测法检测G6PD缺乏症患者,男性中度缺乏和严重缺乏分别为24例和48例,女性中度缺乏和严重缺乏分别为7例和26例。变性球蛋白小体检测法可以检测出假阳性,对检测严重缺乏症患者男女无差异。结论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检测结合变性球蛋白小体检测法,可以减少假阳性率,提高检测G6PD缺乏症结果的准确性。
朱蔚云袁择彬巫志城李佩琼谢天炽
关键词:G6PD缺乏症G6PD/6PGD比值法
新癀片对荷S_(180)小鼠的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新癀片对荷S180 小鼠的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S180 实体瘤模型 ,以新癀片灌胃治疗 ,观察新癀片对荷S180 小鼠的瘤体比、抑瘤率、胸腺和脾脏的脏器系数及骨髓PCE微核率的变化。结果 :新癀片具有减少瘤体比、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增加脾重和外周血白细胞数目的作用 ,但对骨髓PCE微核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新癀片具有抑制S180 肿瘤生长和增强其细胞免疫的功能。
朱蔚云杨炜青阮小贞龙伟光梁敏仪庞竹林
关键词:新癀片肿瘤免疫微核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