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瑞磊

作品数:69 被引量:51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天文地球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盆地
  • 27篇松辽盆地
  • 26篇断陷
  • 22篇火山
  • 16篇山岩
  • 16篇火山岩
  • 15篇长岭断陷
  • 11篇油气
  • 11篇勘探
  • 9篇营城组
  • 9篇松辽盆地南部
  • 8篇测井
  • 8篇储层
  • 6篇地层
  • 6篇地震
  • 6篇地质
  • 6篇主控因素
  • 6篇成藏
  • 5篇叠前
  • 5篇火山机构

机构

  • 23篇中国石化
  • 2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0篇吉林大学
  • 19篇中国石油化工...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化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69篇李瑞磊
  • 10篇张达
  • 9篇朱建峰
  • 9篇李宁
  • 9篇曹磊
  • 7篇陆建林
  • 7篇陈光宇
  • 5篇徐文
  • 5篇杨宝俊
  • 5篇秦都
  • 5篇曹磊
  • 5篇王保华
  • 4篇田军
  • 4篇冯晓辉
  • 4篇李浩
  • 4篇朱建峰
  • 4篇朱建峰
  • 4篇于雷
  • 3篇杨立英
  • 3篇王璞珺

传媒

  • 7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石油物探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世界地质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地学前缘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2篇2025
  • 9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岭断陷南部断陷层湖相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被引量:22
2015年
明确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对其非均质性的刻画意义重大。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南部地区沙河子组和营城组两套烃源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层序地层学分析,并利用元素含量比Al/Ti值评估烃源岩古生产力,同时利用V/Cr、V/(V+Ni)、Sr丰度、Sr/Ba、Sr/Cu和古气候指数来评估沉积环境。研究表明,长岭断陷断陷层优质烃源岩层位(沙河子组上部)发育于原始生产力中等、气候潮湿、低盐度、沉积速率较低的高位域和湖侵域,具有富集Al,Ba,Cu,Cr,V和Ni,亏损Mn,Pb和S的特征;而差烃源岩层位(营城组)发育于原始生产力较低、气候半干燥、半咸水、沉积速率较高的低位域,具有富集Co,Sr和V,亏损Al,Ba,Cr,Cu,Mn,Pb和Ni的特征。由此认为,体系域控制了烃源岩的宏观分布,中等-好的初级生产力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首要条件,而潮湿气候、较低的盐度和沉积速率促进了有机质的富集。
李浩陆建林左宗鑫王保华李瑞磊刘娅昭
关键词:古生产力沉积环境优质烃源岩长岭断陷松辽盆地
深大断裂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以松辽盆地德惠断陷万金塔地区为例被引量:7
2017年
深大断裂控制着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格局、圈闭发育演化过程及油气成藏疏导体系,对深层天然气的成藏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对松辽盆地德惠断陷万金塔地区区域地质、钻井及三维地震解释资料的系统研究,对深大断裂平面及剖面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采用位移—长度分析法对深大断裂带进行分段解剖;利用3Dmove平衡剖面构造恢复技术对典型剖面进行构造复原,重塑了圈闭构造演化历史;基于断裂控藏作用,提出了"三参数评价法"定量评价深大断裂的活动程度。结果表明:1万金塔地区NE向展布的边界断裂及深大断裂控制着成盆构造格局,并形成地堑式系列断裂,控制了气源岩的空间分布;2位移剖面显示深大断裂呈分段发育的演化特点,在不同地段对应不同发育特征的构造样式;3在挤压背斜带中部应力集中表现为正花走滑,断裂活动程度相对高,控制了平面上CO_2气藏的富集,而在深大断裂活动程度相对低、靠近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气源岩的地区,原生有机烃类气藏可能保存较为完整;4深大断裂、不整合面及浅层断裂系统一起组成有机烃类气输导体系。
刘玉虎李瑞磊赵洪伟王伟王晓峰曹春辉
关键词:松辽盆地深大断裂气源岩输导体系
松南地区气井供应能力分析及合理配产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在气田开发的实际资料基础上 ,利用井底压力计算软件 ,计算了典型生产井井底压力 ,进而对气井井筒压力降进行了分析 ,对气井供应能力做了深入分析 ,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 ,对气井合理配产进行了总结分析 。
李瑞磊胡雅君徐雁军
关键词:气井配产井口压力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9
2023年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火石岭组中-基性火山岩广泛发育,是松辽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热点。本文通过宏观到微观多尺度综合分析,开展火山岩形成与分布、岩性岩相与火山机构类型、储集空间特征和油气成藏特征等方面研究,总结深层火山岩有效储层形成机制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1)火石岭组中-基性火山岩分布广泛,多呈低幅丘状、多期叠置连片分布;火山岩主要发育3种岩相、7种亚相;发育“孔隙+缝网”复合型有效储集空间类型;(2)火山机构控制岩性、岩相分布,决定原生孔隙的形成与分布;构造作用、溶蚀作用利于构造裂缝及次生溶蚀孔缝的形成,是控制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因素;(3)优质储层和保存条件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李瑞磊杨立英朱建峰刘玉虎徐文李忠博樊薛沛冷庆磊张婷婷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有效储层成藏主控因素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构造沉积学特征及发育机制被引量:3
2023年
梨树断陷是一个具有复杂构造沉积特征的箕状断陷湖盆,在松辽盆地深层断陷群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大量的三维地震与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构造解释与沉积学分析,揭示该区整个断陷过程中的构造与沉积特征,总结其演化规律,分析其控制因素,明确盆地的构造沉积学特征及演化机制;一方面为该区深层储层与圈闭预测研究提供地质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松辽盆地其他断陷的构造沉积学深入研究提供实例参考。研究表明,早白垩世的左旋拉伸应力背景及数次挤压构造活动造就了该区断陷过程中发育了多个亚构造阶段,经历了由断陷初期的多个“小而陡”的次级小断陷,向强烈断陷期的一个“西断东超”统一箕状断陷湖盆,再向断陷晚期的“盆缓、域广”浅水湖盆的演化历程。在断陷期的不同阶段,不整合面类型多样、成因各异;初始裂陷阶段区域地层抬升与断块掀斜均有发生,造成不整合的多类型样式;强烈断陷期更多发育断块旋转、掀斜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而在断陷晚期,平行不整合占据了更大的不整合面积比例,体现了地层整体抬升与沉降的结果。盆地沉积充填经历了由湖-扇沉积体系向辫状河体系的演变过程;强烈断陷阶段的各层序呈现“低位域逐渐萎缩,高位域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的层序结构变化特征;裂陷晚期层序则以“横向连续、纵向加积”为主要层序结构特征。
王宏语李瑞磊朱建峰张浩宇
关键词:梨树断陷盆地结构沉积充填
江苏新生代脆性泥页岩井眼稳定技术被引量:3
2001年
针对江苏新生代脆性泥页岩破碎地层易引起井壁失稳的特点 ,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适合钻进该地层的钻井液体系。 6口井的现场实验表明 ,该钻井液体系有效地解决了江苏新生代脆性泥页岩破碎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肖超李瑞磊杨春国吴明强
关键词:泥岩水敏性测井数据新生代地层
用于钻探水平井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水平井的钻探系统
本发明涉及钻井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钻探水平井的控制方法、系统及钻探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针对导眼井与每一目标邻井的甜点区域,确定预设范围内地层的预设特征曲线上的预设个数特征点处的预设标志的深度;针对导眼井及每一目标邻井...
王伟李瑞磊李晓东倪冬梅刘小红张操
中基性火山岩多种叠前反演算法对比、优选及应用——以查干花地区火石岭组为例
2024年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叠前同时反演算法是基于各项同性水平介质的Zoeppritz方程近似表达式,但对于具有岩性横向变化快且纵向多期叠置特点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凝灰岩和沉凝灰岩具有相近的测井和地球物理响应,叠前同时反演在火山岩岩性、物性的区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褶积模型正演定性分析火山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井上岩石物理分析火山岩储层岩性、物性敏感参数,通过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计算对比分析6种Zoeppritz方程近似的二项式和三项式叠前反演算法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从而优选出SMITH&GIDLOW,FATTI近似算法,输入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和密度的反射系数进行叠前反演,应用叠前纵波阻抗反演结果对该地区凝灰岩进行预测,应用叠前密度反演结果对有效储层物性进行预测。支撑部署1口评价井,预测符合率为76.0%,部署1口水平井,预测符合率为84.6%,均获得工业气流。
李瑞磊曹磊樊薛沛冯晓辉李宁
关键词:叠前反演火山岩地震响应岩石物理
利用人工地震数据及地震属性识别火山机构的解释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人工地震数据及地震属性识别火山机构的解释方法,该方法在井震标定的基础上识别火山机构顶底界面地震反射特征。易识别的地震反射特征直接在地震纯波数据体上进行追踪作为第一步解释;不易...
李宁秦都李瑞磊曹磊张达田军朱建峰李安帮李永刚初晓雪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火山机构和火山岩相地质-地震综合识别被引量:32
2007年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发育2套火山岩,分布在下白垩统营城组下部和上侏罗统火石岭组中上部。东岭地区营城组为酸性岩,岩相以爆发相为主,占73%;火石岭组为中基性岩,可分为上下两段,岩相以喷溢相为主(上段占67%,下段占59%)。酸性岩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透镜状、丘状反射特征,顶面为中强反射,内部为中强或弱反射,低频、杂乱、断续分布,具有明显的穿时现象。中基性岩在地震剖面表现为眼球状、丘状反射特征,顶部为强反射,与围岩呈超覆关系,内部为弱反射、蠕虫状、杂乱、低频、断续反射。利用拟声波曲线反演方法识别火山岩,其结果表明东岭地区火石岭组火山岩厚度受断层F1控制,在F1东侧薄,西侧厚,在SN109井区域最厚。利用构造趋势面分析和三维体切片技术可识别火山机构的火山锥。在东岭地区火石岭组发现2个火山锥发育区(以中部区域为主),该区火山锥面积为56 km2,最大幅度为547 m。利用倾角属性方法结合火山机构物理模型可识别出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波形分类方法可识别爆发相和喷溢相,结合两种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火山岩相;其结果表明东岭地区火石岭组在中部区域喷溢相上部亚相和火山通道相发育。火山锥发育的区域是火山岩储层厚度发育的区域,同时岩相预测结果表明该区也是储层物性好的区域,所以东岭地区中部火山岩是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杨立英李瑞磊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营城组火山岩储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