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楼莉萍

作品数:107 被引量:472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专利
  • 3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理学
  • 6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反应器
  • 14篇污染
  • 12篇水管
  • 11篇生物膜
  • 11篇污染物
  • 9篇生物淋滤
  • 9篇曝气
  • 9篇淋滤
  • 8篇底泥
  • 8篇堆肥
  • 8篇降解
  • 8篇沉积物
  • 7篇径流
  • 7篇给水
  • 7篇给水管
  • 6篇有机污染
  • 6篇有机污染物
  • 6篇雨水
  • 6篇重金
  • 6篇重金属

机构

  • 107篇浙江大学
  • 4篇绍兴市水环境...
  • 3篇杭州谷胜农业...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杭州市环境监...
  • 1篇阿肯色大学
  • 1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杭州市农业科...
  • 1篇浙江省环境监...
  • 1篇浙江省环境保...
  • 1篇杭州市植物保...
  • 1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巨星农牧股份...
  • 1篇浙江卓锦环保...

作者

  • 107篇楼莉萍
  • 42篇胡宝兰
  • 22篇陈英旭
  • 18篇林琦
  • 15篇何崭飞
  • 14篇郑平
  • 12篇田光明
  • 12篇沈李东
  • 11篇蒋晓原
  • 10篇柳景青
  • 9篇陈环宇
  • 9篇郑小明
  • 8篇姚玲丹
  • 7篇沈超峰
  • 7篇张奇春
  • 7篇王光火
  • 6篇杨京平
  • 6篇梁新强
  • 6篇刘帅
  • 6篇陈乾

传媒

  • 9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2篇全国催化学术...
  • 2篇中国水环境污...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4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钱塘江底泥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与种群多样性研究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在海洋氮循环中起了关键作用,而有关anammox菌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种群多样性及活性的报导并不多,为更好地了解淡水生态系统中an...
沈李东郑平楼莉萍胡宝兰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菌种群多样性
一种生物炭负载复合酸洗沉降一体化生物淋滤设备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负载复合酸洗沉降一体化生物淋滤设备及其方法,由反应器与储蓄池构成。反应器内安装隔板、兜网、旋流曝气头。储蓄池与反应器之间由斜板相连,并在其中安装活动隔板。本发明可应用于底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淋滤,淋滤运...
楼莉萍吴纯城蒋梦莹谢理淳蔡雨宸王宇峰田平沈超峰林琦胡宝兰
CuO负载在TiO_2和CeO_2-TiO_2上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被引量:9
2003年
用NO +CO微反流动法、TPR、XRD、BET和NO TPD等技术研究了CuO在TiO2 和CeO2 TiO2 上对NO +CO的催化还原作用 .实验表明 ,不同负载量的CuO在TiO2 上 ,其NO +CO的反应活性以Cu12 Ti为最佳 ,在反应温度为 4 0 0℃时 ,NO的转化率达到 10 0 % ;且CuO负载在CeO2 TiO2 上其活性随CeO2 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Cu12 Ce10 Ti在 30 0℃时就能使NO达到 10 0 %转化 .XRD和TPR结果显示 ,该体系催化活性的高低 ,与CuO在TiO2 和CeO2 TiO2 上高度分散的Cu物种及形成细颗粒的晶相CuO物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NO TPD结果显示 ,催化剂还原活性的高低和NO在催化剂表面的脱出与分解难易程度有关 .
楼莉萍陈英旭蒋晓原周仁贤郑小明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氧化铜氧化铈TI02
CuO在CeO_2和γ-Al_2O_3上的表面性质及对NO+CO反应性能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在色谱-微反实验装置上考察了CuO/CeO2、CuO/γ-Al2O3及CeO2改性的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性能,并用TPR、XRD、XPS、BET和NO-TPD等技术对上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与铜物种在两种载体(CeO2和γ-Al2O3)上的价态(Cu2+和Cu+)、分散状态和吸附特性有关.TPR实验显示CuO在CeO2上存在两种还原物种,而在γ-Al2O3上只有一种还原物种.XPS检测表明CuO/CeO2的Cu2p3/2结合能值与Cu2+和Cu+的标准结合能基本吻合,而CuO/γ-Al2O3的Cu2p3/2结合能值接近或略低于Cu2+的标准结合能.NO-TPD实验表明催化剂表面的NO脱附峰温低于载体表面的NO脱附峰温,而CuO/CeO2表面的NO脱附峰温低于CuO/γ-Al2O3表面的NO脱附峰温,说明NO在CuO/CeO2表面的分解活性大于CuO/γ-Al2O3,而NO在催化剂表面的分解活性大于载体.
蒋晓原丁光辉刘琪楼莉萍陈英旭郑小明
关键词:CUOCEO2表面性质价态NO+CO反应
沉水植物化感作用控藻能力评述被引量:68
2009年
沉水植物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是浅水湖泊维持清水状态的机制之一.本文从具有化感活性的沉水植物在湖泊中出现的频度、盖度、化感物质的种类、抑藻效应等方面对化感控藻进行了评述.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穗花狐尾藻、金鱼藻、伊乐藻等是具有很高活性的沉水植物,尤其是在其生物量达到一定程度,且湖泊中的优势藻为较敏感的种类时,沉水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对浮游藻类的抑制作用更强;沉水植物释放的多酚类等化感物质具有控藻能力;化感物质对于不同种类藻的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蓝藻和硅藻比绿藻更为敏感,附生藻类通常比浮游藻类具有更高的耐受性;环境因素如光照、营养限制、温度等会显著影响沉水植物化感作用效果.沉水植物的化感控藻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关于环境因素对化感作用的影响、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选择性抑藻机理以及化感物质代谢途径等方面还有待深入、全面的研究.
肖溪楼莉萍李华陈英旭
关键词:沉水植物化感作用富营养化水体
不同来源的生物质炭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固定化在水污染治理中是一项广泛使用的技术,而固定化载体的选择决定了该技术成败的关键。在众多固定化载体中,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型环境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备受关注。
黄茜楼轶玲楼莉萍
关键词:生物质炭微生物固定化壬基酚
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水中壬基酚的降解效率被引量:13
2018年
竹炭是一种优质生物质炭,不仅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而且机械强度高,是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最佳选择之一.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竹炭固定化微生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对比了竹炭固定菌和游离菌对水中类雌激素壬基酚的降解效果,并考察了竹炭固定菌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固定化后降解菌大量地附着在竹炭表面及内部孔隙中,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温度30℃、pH=7、竹炭粒径35目.壬基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不同的壬基酚初始浓度下(30、50、80、100 mg·L^(-1)),竹炭固定菌对壬基酚的7 d降解率分别为100%、75.3%、67.3%和78.7%,显著优于游离菌(54.2%、51.5%、30.6%和23.5%).经过8轮重复利用后,竹炭固定菌对壬基酚的降解率仍可达到36.5%,而此时游离菌的降解率仅为8.9%,说明竹炭固定菌具有长期可重复利用性,在去除废水有机污染物中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黄茜蒋梦莹王丽晓楼莉萍
关键词:固定化竹炭壬基酚微生物降解
外置式甲烷无泡曝气生物膜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菌富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置式甲烷无泡曝气生物膜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菌富集装置。它包括反应器主体、甲烷无泡曝气膜组件、控温系统、搅拌系统和液封装置;反应器主体具有反应器盖板、反应容器、生物填料、出水生物量截留球、循环液生物量...
胡宝兰何崭飞蔡琛沈李东楼莉萍郑平刘帅
一种适用于低氮纯秸秆物料的快速腐熟菌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氮纯秸秆物料的快速腐熟菌剂及其应用,属于菌剂技术领域。所述的快速腐熟菌剂为包含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阴沟肠杆菌溶解亚种和皱褶青霉菌的液体菌剂。本发明的菌剂是具有协同作用的微生物,可在含氮量较低的纯秸...
楼莉萍梁程钧朱红林琦胡宝兰田光明
简易控制排水渠径流排放的智能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控制排水渠径流排放的智能开关,可用于控制农田,菜地排水渠的径流排放,能够维持初期雨水径流中的营养盐,排放出后期雨水以防过涝。该装置主要由:雨水感应器、直流电机、降雨缸、电路控制单元、外接线路及受控排水...
林琦陈乾戴震班张富强楼莉萍田光明梁新强杨京平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