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锡林
- 作品数:125 被引量:1,000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减慢保存液添加速度对延长红细胞保存有效期的作用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减慢红细胞保存液添加速度对延长红细胞保存有效期的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红细胞保存缓释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取浓缩红细胞 12袋各平均分成 4袋 (组 ) ,对照组添加标准量的MAP红细胞保存液 ,实验各组添加不同比例的MAP ,然后于 2 5℃ (4℃ )保存并观察ATP等血液保存指标的变化 ,各实验组在保存中继续按不同速度添加红细胞保存液 ,至添加总量与对照组相等。结果 :初始添加足够的红细胞保存液才能维持红细胞保存 ,控制血液保存液添加速度可以更有效地维持红细胞ATP ,添加速度慢的比添加速度快的ATP维持久。结论 :减慢保存液添加速度可有效延长红细胞保存期 ,提示缓释技术可应用于红细胞保存领域并很有研究价值。
- 韩玮刘景汉赖风雷于洋欧阳锡林李蕊
- 关键词:保存液红细胞有效期血液保存输血
- 人红细胞冻干保护剂配方及浓度的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本研究探讨不同红细胞冻干保护剂配方及浓度的变化对红细胞冻干-复水后回收率的影响。应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海藻糖及不同渗透性保护剂组成的红细胞冻干保护剂保护冻干红细胞并检测冻干红细胞复冰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回收率。结果显示:荷载海藻糖的红细胞在添加不同浓度保护剂保护下各组的红细胞损失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其中以有PVP360的保护液组中的细胞损失最大(0.24%),含有PVP40且胞外海藻糖浓度为150mmol/L时,红细胞的损失最小(0.02%)。海藻糖浓度为150mmol/L与海藻糖浓度为50mmol/L的保护剂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冻干红细胞在添加不同PVP40浓度的冻干保护剂作用再水化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回收率也不相同。15%PVP40+150mmol/L海藻糖+2%BSA在红细胞冻干中的保护效果最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回收率分别为(61.29±4.93)%,(62.49±5.91)%,与其它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含有甘油的冻干保护液对红细胞冻干过程中的保护效果最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回收率分别为(65.97±4.52)%和(67.24±5.94)%,与其它渗透性保护剂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红细胞冻干保护剂为0.8mol/L甘油+15%PVP40+150mmol/L海藻糖+2%BSA是最佳保护剂浓度配方。
- 陈麟凤刘景汉欧阳锡林庄远车辑于洋
- 关键词:红细胞冻干保护剂海藻糖聚乙烯吡咯烷酮
- 去白细胞输血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评价去白细胞输血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减轻心肺组织损伤、降低术后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344名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儿 (术前无感染 ,心功能 >Ⅱ级 ) ,据术中输注血液成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未输血 ) 1 0 9人、常规输血组 (输注常规血液成分 ) 1 1 3人、去白输血组 (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 )1 2 2人 ,各组病例分别于术前、术后 6h、2 4h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丙二醛 (MDA)水平 ,监测全肺阻力 (TPR)和呼吸指数 (RI)的变化 ,同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外周血象变化及术后抗生素的使用天数。结果术后各组血清CK MB、AST、LDH、MDA水平较术前均明显提高 ,但各时向去白输血组血清 4项指标明显低于常规输血组 (P <0 .0 1或 0 .0 5 ) ;术中、术后去白输血组TPR和RI水平均低于常规输血组 (P <0 .0 1或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去白输血组术后感染率及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低于常规输血组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可以有效地减轻心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 于洋刘景汉欧阳锡林吕留彩韩玮李锡金
- 关键词:输血去白细胞心脏直视手术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移植物抗宿主病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测定
- 2003年
- 目的 探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急性期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变化及输注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治疗急性期SARS的可行性。方法 对照组为 2 4名体检合格的无偿献血者 ;实验组为 4名住院的急性期SARS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为 476 2± 2 2 1 0mg/L ,SARS组为 42 2± 2 3 0mg/L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急性期SARS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为输注外源性的纤维结合蛋白治疗SARS提供了依据。
- 刘景汉欧阳锡林田亚平于洋马曙轩王海宝宋淑珍李晖
- 关键词:纤连蛋白类输血
- 海水浸泡对保存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保存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制备LP-RBC、AS-RBC和WB三种血液制品,各分为浸泡实验组与对照组,选取海水浸泡前、浸泡72h后、再置4±2℃冰箱保存1、3、5周各时间点,分别测定其血液的三类生化指标。结果①K+和P3+浓度在三种血液制品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各观察点的结果均随保存血液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5或P<0.01);Na+浓度由浸泡前的水平而逐步降低(P<0.01);Cl-测定结果为浸泡72h后其浓度升高,随后观察而又逐步回落(P<0.05或P<0.01);Ca2+在浸泡72h后降低,随后又逐渐上升到浸泡前的水平;Mg2+在三种血液对照与实验组中的含量表现为不均一性;②LDH和HBDH除LP-RBC组浸泡72h后有大幅度降低,随后各点又上升或略高于浸泡前的水平,AS-RBC和WB组的对照与实验组各点均呈递增趋势(P<0.05或P<0.01);其它酶学指标AST、ALT、GGT、AKP和CPK等结果在各组和观测点亦有一定程度的起伏与变化;③Glu含量在LP-RBC、AS-RBC和WB组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均呈逐步降低的水平(P<0.05或P<0.01);UA含量则均呈逐步上升的表现(P<0.05或P<0.01);其它生化指标BUN、Cr、TG和CHOL等测定结果均有程度不同的变化。结论采用相同的血液保养液袋,对血液再包装进行海水浸泡72h。
- 冯国基刘景汉郑长青欧阳锡林施庆忠朱秀美
- 关键词:海水浸泡保存血液血液生化红细胞
- 人红细胞负载海藻糖后冻干保存过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冻干长期保存的有效方法,并评价复水后红细胞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方法设对照组(常规条件下保存的红细胞)和实验组(负载海藻糖冻干-复水后红细胞),在37℃条件下,红细胞负载海藻糖7h后,采用主要成分为含15%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150mmol/L海藻糖的缓冲液作为保护液,在设定的降温程序下进行红细胞的冻干保存。冻干后置37℃的再水化液快速水化,检测各项理化指标。结果红细胞冻干再水化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回收率均在80%以上,且各项理化指标与常规保存的对照红细胞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红细胞在37℃孵育7h的条件下负载海藻糖后进行冻干,复水后能保持细胞的理化稳定性和结构形态的完整性,为进一步研究长期冻干保存红细胞奠定了基础。
- 刘景汉陈麟凤欧阳锡林庄远车辑毕蔚如
- 关键词:海藻糖
- 冰冻血小板战时运输和储存的允许温度被引量:11
- 2003年
- 为了探索战时冰冻血小板运输和储存的允许温度范围 ,取 11袋血小板 ,各袋加入终浓度为 5 %DMSO后等分为 8份 ,随机分为配对的A、B、C、D、E、F、G、H组 ,置于 - 80℃冰箱保存 1天后。取B、C、D、E、F、G、H组分别于 - 6 0℃、- 5 0℃、- 4 0℃、- 30℃、- 2 0℃、-10℃、0℃冰箱保存 4h ,然后将各组复温。测定各组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 (PS)阳性率、CD6 2p再表达、SPAT、aPCT变化。连续测定A组复温后 4h(PS)阳性率、CD6 2p再表达、SPAT、aPCT变化。结果显示 :①与对照组比较B、C、D、E组PS阳性率、CD6 2p再表达率、SPA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F、G、H组发生显著变化。各组aPCT均无显著变化。②A组复温后 4h内PS阳性率、CD6 2p再表达、SPAT、aPCT均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 :5 %DMSO冰冻血小板保存的可行性温度为 - 4 0℃以下 ,而 - 30℃~ 0℃温度段为冰冻血小板致死温度 ;复温成为液体状态后可以在 2 2℃振荡保存 4h。
- 刘景汉欧阳锡林高大勇
- 关键词:冰冻血小板战时运输允许温度
- 非4℃条件保存血液的临床输注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研究非 4℃条件下保存血液进行临床输注的可行性 ,为野战条件下血液保存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 9名健康志愿者的全血 ,用CPDA保存液 2 8℃保存 3d ,经检测符合输注质量要求后回输 ,观察输注效果和对志愿者有无不良影响。结果 :志愿者临床输注达到提高血红蛋白 (P <0 0 1)的目的 ,并且没有不良反应。结论 :非
- 韩玮刘景汉骆群欧阳锡林石群
- 关键词:血液保存临床输注可行性
- 输入大量异型血液导致血型鉴定错误1例报道被引量:2
- 2008年
- 患者男,35岁,因多发伤后需行颅脑外科手术于2006年10月7日急诊收入我院。入院检查:血型正反定型为B型,输血科复查血型正反定型为B型,RhD阳性。与B型红细胞交叉配血,主、次侧均无凝集。行颅脑夕畔手术,术中输B型悬浮红细胞10U,B型血浆800m1,B型血小板2U。术后第3天患者血红蛋白由术前的99g/L下降至55g/L,出现进行性黄疸,血液中总胆红素由21.9μmol/L上升至995μmol/L,
- 郝军王丽华吴靖辉周丹欧阳锡林单红卫
- 关键词:血型血液颅脑外科手术悬浮红细胞
- 凝聚胺试验检测抗体致敏红细胞被引量:3
- 1997年
- 红细胞膜抗原与其抗体结合,形成致敏红细胞,是体内发生免疫性溶血的证据之一,它对于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发现,凝聚胺试验是检测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方法之一。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来源 1.1.1 凝聚胺试剂武汉金宏科技发展公司 1.1.2 单特异性抗IgG
- 欧阳锡林李沙黄桂珍倪尧志
- 关键词:凝聚胺试验致敏红细胞抗体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