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锋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历史系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管子》的哲学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生活领域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而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是一条应然的途径。《管子》思想博大精深,是较早阐释经济哲学问题的古代典籍,其经济思想及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关注实质上均已超出了经济领域,...
- 汪锋华
- 关键词:《管子》经济思想文化价值
- 再谈胡适的宋明理学观
- 2015年
- 囿于史料有限,学界对于胡适与宋明理学的关系鲜有论述。然在探究胡适先生的中英文著作并加以相互参照时不难发现,过去学者对胡适的宋明理学观论述某些观点值得商榷。胡适不但早于冯友兰将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或"新儒家",而且亦早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的英译者卜德将"理学"英译为"Neo-Confucianism"。在"民主"与"科学"思想的观照下,胡适先生对理学的评价多为负面,认为清代的考据学源于宋代之理学但又回归到经院哲学,而宋明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弊端在于背离"经世致用"。同时,胡适还辨明了理学与佛、道教之间的历史渊源以及理学的终极目标。这些都是颇有价值的见解,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胡适研究之不足。
- 汪锋华
- 关键词:理学民主新儒学
- 近二十年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研究述评被引量:3
- 2016年
-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研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①该研究大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比较直接和全面的研究很少。②进入9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 徐国利汪锋华
- 关键词:高校内迁抗战时期抗日战争史
- 《老子》哲学语境下的“无为”思想探析
- 2013年
- 老子在《老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道"的概念,并赋予它以形而上的意义。认为"道"是宇宙之最终依据,"道"生"有"和"无","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而完整地完成了以"道"为宇宙之根本地宇宙本体论。在此基础上,该书提出了"无为"思想,并以"无为"作为人生活的根本根据,倡导不争、尚无、处下、守柔、虚静的思想理念。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独特的哲学语境。在哲学语境的笼罩下,该书蕴含了"无为"思想的深刻内涵。
- 汪锋华
- 关键词:老子哲学语境
- 《管子》的以法治国思想新解
- 《管子》在中国历史上率先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并作了理论上的阐述。通过对公正意义的深入揭示,明确了法治的内在意义和目标;通过辨明法律和礼义相生相成、刚柔兼济的关系,反映出其自身对法治的完整认识。其法治主张并非和人治相对...
- 汪锋华
- 关键词:《管子》依法治国
- 文献传递
- 抗战期间新桂系在安徽的教育
-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全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学校教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安徽的教育在全国教育思想百花齐放、党化教育独尊发展的形势下,仍得以缓慢发展,尤其是安庆、芜湖、合肥、与蚌埠等地,教育相对较为发达。抗战以后,安徽境内的许...
- 汪锋华
- 关键词:抗战期间国民教育
- 《管子》的哲学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生活领域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而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是一条应然的途径。《管子》思想博大精深,是较早阐释经济哲学问题的古代典籍,其经济思想及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关注实质上均已超出了经济领域,...
- 汪锋华
- 关键词:经济哲学
- 文献传递
- 《管子》的人本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 《管子》集中体现了管子的治国思想,管子为了实现齐国富强图霸的政治目标,他所主张"以人为本"的思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管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提高人民的社会地位,减轻百姓负担,修政惠民,关注...
- 汪锋华
- 关键词:《管子》人本思想现代管理
- 文献传递
- 《管子》的立法思想与当代依法治国
-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法治主义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时代需要,他的法治思想奠定了中国社会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基础,在中国当代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 汪锋华
- 关键词:依法治国
- 文献传递
- 《管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
- 《管子》一书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具有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上,该书主张'无违自然',既强调入之主体性的'人君天地',又强调入与天地自然共生共荣的'人与天调',它要求辩证地遵循自然规律,要求人与自然...
- 汪锋华
-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思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