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质

作品数:33 被引量:45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数值模拟
  • 9篇值模拟
  • 8篇海流
  • 7篇环流
  • 4篇夏季
  • 4篇黑潮
  • 3篇三维数值模拟
  • 3篇年际
  • 3篇海浪
  • 3篇海区
  • 3篇沉积物
  • 2篇大涡模拟
  • 2篇养鱼
  • 2篇养殖
  • 2篇鱼类
  • 2篇水鱼
  • 2篇台湾海峡
  • 2篇年际变化
  • 2篇群岛
  • 2篇热带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香港理工学院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华南濒危动物...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作者

  • 33篇王文质
  • 9篇黄企洲
  • 7篇蔡树群
  • 6篇李毓湘
  • 5篇王东晓
  • 5篇傅孙成
  • 4篇黄洪辉
  • 4篇陈俊昌
  • 4篇李志伟
  • 3篇林钦
  • 3篇贾晓平
  • 3篇黎满球
  • 3篇章凡
  • 2篇李纯厚
  • 2篇周伟东
  • 2篇李荣凤
  • 2篇刘雄斌
  • 2篇齐义泉
  • 2篇刘赟
  • 2篇杜岩

传媒

  • 12篇热带海洋
  • 3篇海洋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大气科学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工程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南方水产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5篇1994
  • 3篇1992
  • 4篇199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场有机污染季节动态与养殖容量限制关系被引量:26
2003年
通过对大鹏澳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场颗粒有机碳的沉积通量和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的季节动态的研究,并结合养殖容量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春、秋两季为网箱养殖场有机污染的积累阶段,其颗粒有机碳沉积物通量大于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解速度.因此,春、秋两季有机污染对养殖容量的限制作用最敏感,以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1.8%作为养殖容量限制指标,则目前该网箱养殖场春、秋两季养殖容量分别达到了650t和550t的最高限值.
黄洪辉林钦贾晓平吕晓瑜王文质
关键词:海水鱼类有机污染养殖容量有机碳沉积通量表层沉积物
南沙群岛海区冬夏季中、深层海流的计算被引量:5
1994年
根据1988年夏季和1989年冬季南沙群岛海区两个航次的温、盐度调查资料,运用β螺旋方法对调查海区的海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表、中层环流相对比较一致,深层流动状态与表、中层的差异较大,其中的局地环流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此外,在北康暗沙与南薇滩之间,夏季中、深层和冬季深层都明显反映出存在着一个迄今未见报道的局地反气旋式环流。文章对上述结果与该海区已有的一些海流分析结果作了比较。
黄企洲王文质傅孙成
关键词:南沙群岛海区海流
吕宋海峡输送年际变异数值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MITgcm数值模式1980—2001年的常规模拟输出数据,研究了吕宋海峡22年平均的体积、热量和盐量输送随深度的变化,并利用小波变换分别分析了吕宋海峡3个层次(0—145、145—915、915—1 837m)体积和热量输送的年际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在吕宋海峡1 837m层以下,仍有一定数量的西北太平洋海水(体积和盐)西向输送到南海;(2)915—1 615m层的年际体积输送的变化趋势与上两个层次(0—145m、145—915m)类似,但是在某些ENSO时期(如1985、1987、1991—1995年),其年际变化与145—915m层年际变化的位相相反;(3)吕宋海峡年际体积(热量)输送的小波谱图较明显地反映出ENSO现象对吕宋海峡不同层次的输送均产生一定影响。145—915m层次的吕宋海峡年际体积输送与ENSO现象相关性显著。
姜涛黄洪辉王文质
关键词:吕宋海峡年际变化
南海上层海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9
1994年
用一个水平分辨率较高的太平洋区域海洋模式计算了太平洋的上层海流。太平洋海域大的海流流系,如黑潮、亲潮、北(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加利福尼亚海流和东澳大利亚海流等都再现在模拟结果之中了。本文只给出了南海四季代表性月份的上层环流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南海黑潮分支是南海北部最重要的一支海流,它不仅是南海暖流的水体来源,而且构成了南海环流重要的一翼。除了个别月份外,终年都有一支较强的NE向海流穿过台湾海峡进入东海。这些计算结果有的已被观测结果所证实。
李荣凤黄企洲王文质
关键词:海流数值模拟
夏季流经东沙群岛北侧的一支偏西向海流被引量:6
1997年
主要根据1992年8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香港理工大学合作进行的“南海环流试验”的调查资料,并引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82年7月、1985年8月在南海东北部的调查资料、黑潮合作调查(CSK)的资料,通过温、盐度分布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动力计算结果,指出夏季在南海东沙群岛北侧存在着一偏西向海流,它的流动路径与文献[5-7]中所说的南海黑潮分支的流动路径显著不同。对夏季南海海流的三维数值模拟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黄企洲王文质傅孙成陈荣裕李毓湘周国荣
关键词:大陆架海流
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附近环流的一个耦合模式Ⅰ.模式的建立及背景被引量:3
1998年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邻近海域环流产生影响的各个动力因子进行量级分析,在Hurlburt等人数值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分区性的正压、斜压耦合模式,以便能反映大陆架、大陆坡变化剧烈的底形效应对边缘海环流的影响。将该模式用于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附近环流的数值研究。初步的试验计算结果表明,耦合模式能克服两层模式易发生"交面"和"交底"等现象的缺点,同时能反映斜压效应及底形效应的影响,使模拟的计算结果更切合实际,即:(1)黑潮通过巴士海峡侵入南海海域,并导致东沙群岛附近终年存在一个气旋涡;(2)台湾海峡西南海域的大陆架-大陆坡底形效应十分重要;(3)海水在台湾海峡的流动基本上为N向流动,流量约为2×10~6m^3·s-1;(4)模式中有类似于南海暖流的海流出现。
蔡树群王文质麦波强
关键词:暖流黑潮台湾海峡
湍流数值模拟中封闭模式应用的局限性被引量:1
2001年
通过对琼州海峡的潮流场特征进行数值模拟 ,指出了选择不同的特征混合长度表达式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
蔡树群王文质
关键词:潮流场大洋环流
南海深水区季平均海流的诊断计算被引量:12
1994年
根据南海温、盐度历史观测数据的季平均值和季平均风应力场,采用三维非线性海流诊断模式,对南海大陆架外深水海区四季平均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南海四季环流总趋势以及一些中小尺度的涡旋现象,同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此外,还较好地反映了南海海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流场在不同深度的分布特点。
章凡黄企洲王文质李毓湘周国荣
关键词:海流黑潮
南海夏季海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2
1994年
用一个水平分辨率较高的区域海洋模式计算了中国海的海流。本文给出了南海7月份的上层环流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的陆架区,一支较强的东北向海流穿过台湾海峡流入东海;在海南岛东南和越南沿岸以东海域有一个气旋式的涡旋;南海南部被一个反气旋式的大涡旋所占据。计算得到的这些环流特征与观测结果十分一致。另外,数值模拟结果还显示出,黑潮的一个分支通过巴土海峡的南部进入南海,虽然一部分海水不断被陆架诱导流向东北,但是仍有一部分海水可以一直向西流到海南岛以东海域。
李荣凤王文质黄企洲
关键词:海流数值模拟黑潮
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环流机制的数值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利用1个正压的数值模式研究风应力、黑潮对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环流的影响,结果为:(1)以风应力为驱动机制时其流态特别是在台湾海峡的流动具有季节性,但未反映南海黑潮分支的存在;在冬季也未见有南海暖流出现,但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终年存在着1个气旋涡;(2)以黑潮为驱动机制时,黑潮通过巴士海峡侵入南海海域,并导致东沙群岛附近气旋性涡旋的形成。另外,模式体现黑潮南海分支、南海暖流及台湾暖流的存在,并表明广东沿岸大陆架坡折区底形效应的重要性;(3)以风应力及黑潮入流作为联合驱动机制时,模式的结果似为第1,2种情形结果的叠加。
蔡树群王文质
关键词:环流台湾海峡黑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