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少晨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口腔
  • 6篇儿童
  • 4篇牙齿缺失
  • 4篇龋病
  • 4篇口腔健康
  • 3篇牙周
  • 3篇小鼠
  • 3篇患龋
  • 3篇工业区
  • 2篇学习记忆
  • 2篇牙髓
  • 2篇污染
  • 2篇细胞
  • 2篇空间学习记忆
  • 2篇口腔健康状况
  • 2篇工业污染
  • 2篇儿童龋病
  • 2篇肥胖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学龄

机构

  • 17篇兰州大学
  • 10篇兰州大学第二...
  • 6篇兰州大学第一...
  • 2篇白银市第一人...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作者

  • 20篇苏少晨
  • 6篇赵望泓
  • 5篇祁涛
  • 4篇张静
  • 3篇王建林
  • 2篇李兴杰
  • 2篇王振全
  • 2篇陈骏
  • 2篇杨兰
  • 1篇赵瑮
  • 1篇丁艳平
  • 1篇杨彩霞
  • 1篇包广洁
  • 1篇李春霞
  • 1篇葛振林
  • 1篇金七妹
  • 1篇李冬梅
  • 1篇张珂
  • 1篇李玉民
  • 1篇卢嘉静

传媒

  • 3篇医学综述
  • 2篇健康体检与管...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齿缺失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牙齿缺失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结构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牙齿缺失组和正常对照组。牙齿缺失组拔除左侧上下颌臼齿,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刺激。于麻醉和拔牙手术后2周采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测试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连续测试5d,分析小鼠潜伏期、经过平台象限的次数(FPP)和停留时间(TAQ)。之后用H-E和Nissl染色观察其海马结构神经元的变化。结果牙齿缺失组小鼠4d平均逃避潜伏期[(46.5±3.8)S]显著低于对照组[(33.2±4.0)S],对照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19.7±6.5)s]明显高于牙齿缺失组[(11.4±5.2)s]。高倍镜下观察,H—E和Nissl染色的海马组织切片均显示手术组较对照组的颗粒细胞数目少、排列稀疏。结论牙齿缺失会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结构造成一定损伤。
苏少晨成子禄祁涛赵望泓王建林
关键词:牙齿缺失学习记忆海马结构
甘肃省某工业区和农业区儿童龋病情况的调查和比较研究
2008年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某有色金属工业区和临近农业区儿童龋患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当地儿童龋病的发病情况和分布特点,探讨儿童龋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同时为该地今后开展牙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工业区和临近农业区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两地抽取5岁和12岁儿童各200名共800人,调查内容包括龋病患病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和12岁组氟牙症状况,以及问卷调查。结果该工业区和农业区5岁组儿童龋病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工业区12岁组儿童龋病发病显著高于农业区同组水平,且氟牙症指数处于流行边缘;工业区5岁和12岁组儿童的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农业区同组水平;工业区SiC指数高于农业区。结论该工业区儿童龋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可能不单单是社会经济状况,当地环境工业污染也许是影响因素之一。
赵望泓张静苏少晨陈骏王振全
关键词:儿童龋病龋均患龋率工业污染
早期儿童龋坏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7
2020年
龋病是一种口腔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由多种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不平衡所致,它是主要且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早期儿童龋坏(ECC)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口腔疾病,其发展速度快,加之社会及个人重视程度不高,龋坏患病率居高不下,不仅造成牙齿缺失,影响口腔咀嚼功能,还影响患儿的一般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预防ECC是一项重要任务。为改善目前ECC的现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应积极控制ECC的危险因素,从多方面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尽早进行ECC的健康管理。
张薇苏少晨
关键词:预防措施
减阻牵张快速牙齿移动的组织学变化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采用降低牙移动路径上的骨阻力和强持续牵张力能快速移动正畸牙,缩短正畸疗程,但移动牙组织变化规律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减阻牵张法快速移动牙齿的牙周组织学变化。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以犬一侧下颌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实验侧采用减阻牵张法,对照侧采取传统正畸方法,远移第一前磨牙。加力后2周,测量移动牙及支抗牙移动距离;加力后1,2,4,12周观察牙周膜、牙槽骨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结论:加力后1~4周,实验侧和对照侧移动牙张力侧均表现为牙周膜增宽,成骨活跃,牙槽骨表面有新骨生成;压力侧均表现为牙周膜缩窄,破骨细胞活跃,牙槽骨有明显吸收,牙骨质也有不同程度吸收;但是,实验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出现均早于对照侧,牙槽骨及牙骨质吸收程度较对照侧严重。12周时,实验侧和对照侧牙周组织表现无明显差别。而加力2周,实验侧牙齿移动距离明显大于对照侧(P<0.05)。说明减阻牵张法可以快速移动牙齿;与传统正畸牙移动相比,两者牙周组织的改建只存在时间及程度的差异,不存在质的差别。
祁涛卢嘉静葛振林苏少晨杨彩霞
关键词:组织学牙周膜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玛曲县藏族小学生患龋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玛曲县藏族小学生患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地区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玛曲县2所小学的三~六年级藏族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小学生的基本信息、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检查患龋情况;采用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龋齿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藏族小学生387人,患龋334例,患龋率为86.30%,龋均为4.72±2.69。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五,IRR=0.791,95%CI:0.706~0.886;六,IRR=0.698,95%CI:0.593~0.822)、蔬菜摄入频率(<1次/d,IRR=0.872,95%CI:0.778~0.978;1次/d,IRR=0.769,95%CI:0.677~0.873;≥2次/d,IRR=0.571,95%CI:0.469~0.696)、刷牙频率(1次/d,IRR=0.814,95%CI:0.734~0.904;≥2次/d,IRR=0.606,95%CI:0.521~0.703)和口腔检查(IRR=0.736,95%CI:0.594~0.911)是龋齿数的影响因素。结论玛曲县三~六年级藏族学生患龋率为86.30%,年级、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是患龋的影响因素。
余繁荣王伟闫玉琴宋黎桥陈莉媛苏少晨
关键词:龋病藏族学生影响因素
兰州市城区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区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2—3月对兰州市城关区6所小学36个班级1507名学龄期儿童进行超重、肥胖及影响因素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城区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总检出率为28.53%,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93%和14.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205,95%CI:1.716~2.834)、父亲超重肥胖(OR=1.787,95%CI:1.384~2.307)、母亲超重肥胖(OR=1.872,95%CI:1.385~2.530)、饭量中等1~<2碗饭/餐(OR=1.911,95%CI:1.316~2.774)或较大≥2碗饭/餐(OR=3.979,95%CI:1.984~7.981)、在外就餐≥2次/周(OR=1.529,95%CI:1.149~2.035)与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高风险有关,五六年级(OR=0.718,95%CI:0.531~0.972)、新鲜水果摄入≥1次/d(OR=0.676,95%CI:0.488~0.935)、进食速度中等8~<15 min/餐(OR=0.509,95%CI:0.303~0.855)或较慢≥15 min/餐(OR=0.253,95%CI:0.146~0.440)、患龋(OR=0.760,95%CI:0.594~0.973)与儿童超重肥胖低风险有关。结论兰州市城区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个人特征、父母因素、饮食行为及口腔健康状况是重要影响因素,需要根据流行特征,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王伟余繁荣闫玉琴张薇苏少晨
关键词:学龄期肥胖口腔健康
具核梭杆菌对结直肠癌诊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口腔菌群作为人体的第二大微生物群,对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核梭杆菌是口腔中的常驻菌之一,与其他菌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现已被证实是结直肠癌最相关的菌属之一,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很多学者根据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中的致病机制,寻找以具核梭杆菌为靶点的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本文阐述了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中的致病机制,着重探讨其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闫玉琴王伟余繁荣祁涛苏少晨
关键词:具核梭杆菌结直肠癌诊疗
ObturaⅡ加热牙胶根充技术的基础应用研究
李冬梅包广洁张昀杨兰赵瑮李春霞苏少晨晁海英
该项目在国内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ObturaⅡ加热牙胶根充技术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充填根管时牙根表面温度的变化及充填后根管封闭性能的差异,摸索出了ObturaII的最适工作状态及操作技术要领,为该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指...
关键词:
关键词:根管封闭剂牙髓病
蜂蜜预防放化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及相关疼痛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评价蜂蜜在预防放化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及相关疼痛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 Library、 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检索时限均截止于2018年9月,纳入关于蜂蜜用于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及相关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8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蜂蜜可降低重度口腔黏膜炎[RR=0.48,95%CI(0.35, 0.66),P<0.001]、黏膜炎相关疼痛(P<0.05)、口腔真菌定植[RR=0.21, 95%C1 (0.09, 0.49), P<0.001]、治疗中断[RR=0.10, 95%CI(0.01, 0.75), P=0.02]、体质量减轻[MD=-3.72, 95%CI(-6.86,-0.57), P=0.02]的发生风险,并延缓重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结论:当前证据表明,蜂蜜是一种合理的辅助治疗放化疗口腔黏膜炎及缓解相关疼痛的方法,需要开展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效果。
周琳琳苏少晨翟田田苏艳霍少娟万润金七妹李玉民
关键词:蜂蜜口腔黏膜炎随机对照试验
牙齿缺失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牙齿缺失模型,观察不同数目牙齿缺失对成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   1.将健康成年小鼠100只随机分成一颗、三颗、六颗臼齿缺失组以及麻醉对照、正常对照五组。于麻醉和拔牙手术后1w开始...
苏少晨
关键词:牙齿缺失齿状回神经再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