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 作品数:112 被引量:1,669 H指数:26 供职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不同时期施硅对超级稻产量和硅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1 2012年 【目的】明确硅肥施用最佳时期并揭示超级稻硅素高效吸收、利用机理。【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淮稻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施硅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期硅素积累量、硅素阶段积累量、硅素阶段吸收速率、硅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硅素吸收、利用效率相关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施硅显著提高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期硅素积累量、硅素阶段积累量、硅素阶段吸收速率和硅肥偏生产力,降低硅素稻谷生产效率,不仅增加了硅素供应量,还能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提高土壤有效硅水平,促进水稻对硅素的吸收。随着硅肥施用时期的推迟,产量、穗数、每穗粒数、硅素吸收总量、百公斤籽粒吸硅量、硅素吸收利用率、硅素农学利用率和硅肥偏生产力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硅素稻谷生产效率则先降后升,穗数于有效分蘖期追硅表现最高,其它均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追硅达到最高(低)水平;结实率和千粒重则随着施硅时期的推迟而不断增加,其中抽穗期追硅千粒重达到显著水平;而硅素生理利用率对施硅时期的响应不明显。水稻在各个生育阶段的硅素积累比例,移栽-幼穗分化期为20.69%—29.02%,幼穗分化-抽穗期为47.46%—59.65%,抽穗-成熟期为17.99%—25.52%,幼穗分化-抽穗期>移栽-幼穗分化期>抽穗-成熟期,差异极显著。硅素阶段吸收速率表现的趋势与之一致。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与硅素吸收呈现良好的协同增长性,产量与硅素吸收总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施硅提高幼穗分化-抽穗期硅素阶段吸收速率和硅素阶段积累量是大穗增产的生理基础。【结论】提高硅素阶段吸收速率和硅素阶段积累量,尤其是幼穗分化-抽穗期,能有效提高抽穗期和成熟期� 龚金龙 胡雅杰 龙厚元 常勇 葛梦婕 高辉 刘艳阳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李德剑 沙安勤 周有炎 罗学超关键词:超级稻 硅 不同土种土壤氮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 通过不同土种土壤养分测定与不施氮空白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土种土壤氮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初步明确了不同土种不施氮空白区每100kg 基础产量稻谷需氮量及土壤氮当季利用率。结果表明:①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全氮、... 朱德进 高辉 冯加根 钱宏兵 杨俊开 吴同书 缪辰关键词:土种 土壤养分 水稻 籼、粳超级稻茎秆抗倒支撑特征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2015年 为阐明籼、粳超级稻茎秆抗倒支撑特征的差异,以当地主栽且具有代表性的2个超级杂交籼稻组合和2个常规粳型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对籼、粳超级稻茎秆形态特征、充实性状和力学特性以及弯曲力矩、抗折力、倒伏指数、田间表观倒伏率和实收产量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粳稻实收产量较籼稻高12.30%,差异极显著;基部0~20 cm 节间抗折力极显著高于籼稻、倒伏指数极显著低于籼稻,没有出现明显倒伏现象,而籼稻扬两优6号和两优培九两年平均田间表观倒伏率分别达11.97%和12.50%;2)粳稻基部四个节间弯曲力矩均极显著小于籼稻,抗折力均极显著大于籼稻,最终粳稻基部第1至第4节间的倒伏指数均极显著低于籼稻;3)粳稻各节间长度和株高以及基部节间外径、秆型指数、单穗质量、重心高和相对重心高度均小于籼稻,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而穗下节间长/秆长粳稻极显著大于籼稻;4)粳稻六个伸长节间的茎秆粗度和茎壁厚度均小于籼稻,其中,基部第1至第4伸长节间的茎秆粗度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5)粳稻各节间茎秆干质量均小于籼稻,两优培九各节间叶鞘干质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且粳稻基部第2节间单位节间茎秆干质量略高于籼稻,而基部第1、3、4、5、6节间粳稻单位节间茎秆干质量均低于籼稻;6)粳稻单穴固持力和抗弯阻力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籼稻,而按压恢复度显著或极显著小于籼稻.可见粳稻固持抗倒能力较强,籼稻抗倒恢复能力较强,且粳稻能协调实现高产与抗倒,这可能与其弯曲力矩小、抗折力大、株高矮、节间配置合理、重心低以及基部节间物质充实足等有关. 龚金龙 邢志鹏 胡雅杰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关键词:超级稻 籼稻 粳稻 倒伏 县域水稻精确栽培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以姜堰市为例 被引量:5 2008年 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原理与方法,以姜堰市为例,初步开发出了功能全面、内容丰富、现势性强、图形生产力高的基于VB6.0和MapObjects2.3的县域水稻精确栽培决策支持系统软件。该系统涵盖了基本苗精确定量、精确施氮、精确灌溉、精确测产及气象数据库、智能学习等内容。该系统还具有电子地图浏览导航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查询功能。经初步试用,系统的功能可用性、功能可靠性、易用性较强,用户满意度较高。 仲晓春 王云 高辉 谢民豪 张洪程 戴其根关键词:组件式GIS 水稻 精确栽培 决策支持系统 抛栽稻高产形成及生态生理特征 被引量:8 2012年 抛栽稻成本低,易操作,高产稳产潜力大,深入研究抛栽稻对我国水稻生产的轻简化栽培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抛栽稻高产形成及生态生理特征。稻麦两熟制下,以常规粳稻南粳44和杂交粳稻甬优8号为材料,以洗根手插为对照,从摆栽、点抛和撒抛3种抛栽方式下水稻产量形成的茎蘖动态、LAI、光合势、物质生产等方面的特性,并从株型特征、后期根系活力、光合特性、物质积累与转运等方面探讨抛栽稻高产形成的生态生理基础。结果表明,甬优8号摆栽、点抛、撒抛3种抛栽方式的2年平均产量分别较对照(洗根手插)高21.9%、18.3%和13.2%,南粳44分别较对照高18.3%、14.1%和9.87%,两品种产量均为摆栽>点抛>撒抛>洗根手插,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抛栽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但总颖花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总颖花量较高。抛栽稻较对照,高峰苗数多,成穗率高或与其相当,最终有效穗数足,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高,群体质量较对照更稳健。抛栽稻高产稳产的生态生理基础为:秧苗移栽大田后分蘖早,分蘖叶位多,分蘖性强,分蘖质量高、数量足;抽穗期株高适中,茎鞘粗壮,叶系配置好,通风透光强,物质积累量高,库源协调,产量潜力更高;后期根系发达,叶片衰老慢,光合生产能力强,群体茎鞘物质输出与运转协调,籽粒充实度高。就不同抛栽方式而言,精确摆栽和点抛生长优势显著高于撒抛,更易于实现高产稳产。 张军 张洪程 郭保卫 葛梦婕 周兴涛 朱聪聪 董啸波 陈京都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关键词:抛栽稻 农学专业“三化驱动,能力导向”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探索——基于扬州大学近12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作物生产高新化、规模化、产业化(三化)背景下,扬州大学创建了"三化驱动,能力导向"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了农学类人才培养中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能力不足、视野不宽等问题。为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效,探索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在因素,课题组对该校农学专业近12届毕业生进行了学习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尽管学生报考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较低,但毕业生对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实验实习条件、实习实训安排、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高的满意度;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均呈明显升高趋势;在课程体系中,毕业生满意度最高的是专业课,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也是专业课。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形成的调研结果,课题组提出了优化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包括加大专业招生宣传力度,创新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效果和创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等。 杨泽峰 高辉 郭文善 陈源 沙爱红 严长杰关键词:农学专业 问卷调查 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3 2000年 张洪程 陆建飞 高辉关键词:农业标准化 农业可持续发展 杂交粳稻13.5t hm^-2超高产群体动态特征及形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85 2010年 选用杂交粳稻甬优8号,以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兴化、姜堰实施基地1.0hm2连片与6.67hm2连片超高产攻关方为依托,研究了13.5thm-2超高产群体特征,并探讨了群体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较之12.0thm-2左右群体,13.5thm-2群体的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60000×104hm-2以上),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之相当;群体茎蘖于生育前期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数量少,为预期穗数的1.3倍左右,此后群体平缓下降,至抽穗期达适宜穗数,成穗率高(>75%);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5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成熟期仍保持在4.0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总光合势为675×104m2dhm-2以上,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45.0%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积累量略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生物量为13.5thm-2以上,抽穗后积累量亦高,一般为9.75thm-2以上,总干物重高达23.25thm-2以上。13.5thm-2超高产群体形成机制为,依靠精苗,发大蘖,及时够苗,提高够苗期群体质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中期高质量群体结构的培育奠定生物学基础;依靠合理的群体动态及其规模,培育适宜数量的壮秆大穗,于抽穗期形成具有强抗倒力和巨量安全库容的高光效群体;依靠平稳消退的光合系统,提高抽穗后群体光合物质生产力,增大群体库容的总充实量,并维持较大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的安全抗倒力。 张洪程 吴桂成 李德剑 肖跃成 龚金龙 李杰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魏海燕 沙安勤 周有炎 王宝金 吴爱国关键词:杂交粳稻 超高产 GIS在农业上应用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2005年 GIS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当今农业科学中一个新的重要研究领域。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包括GIS在内的农业高新技术的支撑。在简要介绍了GIS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现状的同时,分析了当前GIS技术在中国农业应用中面临的新问题,并对其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冯加根 高辉 柳虹 戴其根 张洪程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 扬州市水稻精确定量数字化栽培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介绍了扬州市水稻精确定量数字化栽培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孙成明 杨一 朱薇 高辉关键词:水稻 栽培 数字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