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广辉

作品数:45 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5篇视网膜
  • 25篇网膜
  • 14篇黄斑
  • 14篇玻璃体
  • 12篇血管
  • 12篇细胞
  • 11篇病变
  • 9篇视网膜病
  • 9篇视网膜病变
  • 9篇手术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8篇外泌体
  • 7篇上皮
  • 7篇视网膜色素
  • 7篇糖尿病视网膜
  • 7篇糖尿病视网膜...
  • 7篇糖尿病视网膜...
  • 7篇内界膜
  • 6篇色素上皮

机构

  • 31篇天津市眼科医...
  • 16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山西省眼科医...
  • 1篇淄博市妇幼保...
  • 1篇邵阳市第一人...

作者

  • 45篇何广辉
  • 35篇陈松
  • 9篇马映雪
  • 9篇武斌
  • 7篇王健
  • 7篇武斌
  • 7篇杨婧
  • 6篇李翠萍
  • 5篇郭婧
  • 5篇王萍
  • 4篇孙丰源
  • 4篇陈莉
  • 4篇王健
  • 3篇唐东润
  • 3篇李岩
  • 3篇梁泽玉
  • 3篇张惟
  • 2篇王玉川
  • 2篇刘洋辰
  • 2篇楚艳华

传媒

  • 13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临床眼科杂志
  • 4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联合手术方式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及并发症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评价不同的联合手术方式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PDR患者72例82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联合方式不同,分为A组28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同期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4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玻璃体切割术,同期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C组30眼,Ⅰ期行玻璃体切割术,Ⅱ期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3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mo。A组、B组、C组的术后平均LogM AR BCVA分别为1.007±0.455、1.000±0.482、1.033±0.531,3组较术前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6、5.113、5.496,P<0.05)。A组、B组和C组的术后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70,P=0.195)。术后并发症:A组发生前房渗出性反应6眼,一过性高眼压5眼,黄斑水肿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玻璃体再出血2眼;B组发生一过性高眼压4眼,玻璃体再出血1眼。C组发生前房渗出性反应1眼,一过性高眼压10眼,玻璃体再出血3眼。3组间前房渗出性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6,P=0.008),A组与B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4,P=0.016);A组与C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69,P=0.03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两种联合方式均可较早恢复患者视力,避免再次行白内障手术。同期联合方式与二期联合方式相比,术中观察眼底清晰,便于后节操作;同期联合方式前房渗出性反应较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减轻同期联合方式的前房渗出性反应。
王萍陈松何广辉郭婧李翠萍
关键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RPE与VEGF-A间的相互作用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我国社会威胁老年人群视觉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作为湿性AMD治疗的主要靶点。实际上,VEGF-A是维持全身血管系统平衡的重要生长因子。在眼部各种细胞因子及补体的调节下,VEGF-A起到了维持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及脉络膜功能的重要作用。单纯抗VEGF治疗而不考虑维持生理剂量的VEGF水平对于湿性AMD的治疗可能弊大于利。在充分认清VEGF-A与RPE、脉络膜的相互作用关系基础上,进行深入开发,或许在未来能够进一步提升湿性甚至干性AMD的治疗效果。
何广辉陈松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因子
高度近视合并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巧与观察
目的 观察后巩膜葡萄肿边缘视网膜光凝联合黄斑旁内放液在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眼轴≥30mm,存在明显脉络膜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并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高...
陈松何广辉
关键词: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蓝光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与NLRP3炎性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蓝光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NLRP3 炎性体表达水平的变化,将其作用于正常RPE 细胞并观察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进而探讨复制衰老的RPE 细胞分泌外泌体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发病...
马映雪何广辉杨婧陈松
关键词:外泌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患眼临床及多模式影像特征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AMN)患眼的临床和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2年12月18~26日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COVID-19相关AMN患者8例1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均为双眼发病。年龄(31.5±9.6)岁。发热至出现视力下降的时间为(3.75±1.04)d。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行红外眼底照相(IR)、OCT血管成像(OCT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分别为14、6、4只眼。BCVA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统计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1ogMAR)视力。观察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IR、OCT、OCTA影像特征。结果悬惠眼1ogMAR BCVA 4.21±0.74;眼压(14.87±1.50)mmHg(1mmHg=0.133kPa)。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可见多个灰白色“花瓣样”病灶围绕黄斑中心凹排列2只眼;黄斑区未见明显异常14只眼。行IR检查的14只眼中,黄斑中心凹周围不规则弱反射病灶6只眼。OCT检查,所有患眼外核层和外丛状层可见强反射,其中伴椭圆体带损伤15只眼。行OCTA检查的6只眼,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降低,DCP为著;DCP的横断面像可见尖端指向中心凹的“楔形”强反射病变区2只眼。行FFA检查的4只眼均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结论COVID-19相关AMN特征性表现为IR可见弱反射病灶;OCT表现为外核层和外丛状层可见强反射;OCTA表现为视网膜DCP血流密度降低。
武斌解士勇亢雷刘洋辰何广辉陈松
康柏西普术前或术中辅助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不同时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康柏西普(IVC)对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注药组与其相应对照组术后早期VH发生率相比,注药...
陈松何广辉李翠萍
白藜芦醇对淋巴瘤BJAB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周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BJAB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浓度为5、10、25、50、75、100μg/m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BJAB细胞,在24、48、72 h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白藜芦醇对BJAB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可明显抑制BJAB细胞体外增殖,其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其作用后的BJAB细胞主要表现为G1期阻滞,S、G2期细胞减少。结论:白藜芦醇对BJAB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干扰BJAB细胞的细胞周期,产生G1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何广辉孙丰源
关键词:白藜芦醇淋巴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白藜芦醇对淋巴瘤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选取与多数眼眶淋巴瘤同为B细胞来源的BJAB细胞作为实验对象,研究白藜芦醇对于BJAB细胞的抑制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为进行白藜芦醇对于眼眶B细胞淋巴瘤作用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1、BJAB细胞的复苏...
何广辉
关键词:眼眶淋巴瘤细胞抑制抗肿瘤药白藜芦醇
文献传递
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中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直径在250~600μm之间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IMH并经过OCT测量黄斑裂孔最小直径在250~600μm之间的患者45例45只眼纳入研究,按照黄斑裂孔直径并将其分为中直径(250~400μm)裂孔组(M组)25例及大直径(401~600μm)裂孔组(L组)2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行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轴测量,双目间接检眼镜及OCT测量黄斑裂孔直径,观察术后两组黄斑孔闭合及BCVA情况。结果:手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其平均随访时间为(12.5±6.1)个月。(1)黄斑裂孔闭合率M组与L组分别为100%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65,P=0.066)。(2)M、L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33±0.27、1.18±0.34。与手术前平均logMAR BCVA比较,M组患眼logMAR 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6,P=0.016);(3)L组患眼术前术后logMAR 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6,P=0.124)。结论:剥除内界膜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直径在250~600μm之间IMH闭合率高,对于250~400μm之间IMH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明显;对于401~600μm之间的IMH,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效果不理想。
高翔陈松何广辉王俊华武斌王健马映雪田歌孟硕硕
关键词:内界膜剥除特发性黄斑裂孔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蓝光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外泌体对蓝光损伤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hUCMSC,收集上清液,采取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纯化外泌体.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UCMSC外泌体表面特异性标志蛋白CD63及hUCMSC表面蛋白CD90的表达.取生长良好的人RP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光损伤组和hUCMSC外泌体处理组.光损伤组和hUCMSC外泌体处理组以蓝光(2000±500) Lux照射RPE细胞12h建立光损伤模型;hUCMSC外泌体处理组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5、50、75 μg/ml的hUCMSC外泌体,并以此分为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3个亚组.各浓度亚组继续培养8、16、24 h结束培养.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各组RPE细胞VEGF-A蛋白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RPE细胞VEGF-A mRNA表达.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hUCMSC外泌体为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小囊泡,直径50~100 nm.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UCMSC外泌体表达外泌体表面特异性标志蛋白CD63及hUCMSC表面蛋白CD90.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光损伤组RPE细胞VEGF-A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53、-19.456,P<0.05).hUCMSC外泌体处理组RPE细胞培养8、16、24 h时,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亚组RPE细胞与光损伤组RPE细胞相比,VEGF-A蛋白及mRNA表达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hUCMSC外泌体作用时间延长及作用浓度增强,RPE细胞VEGF-A蛋白及mRNA下调作用越强(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相同作用时间随着hUCMSC外泌体作用浓度提高,VEGF-A蛋白表达不断下降.结论 hUCMSC外泌体能够有效降低蓝光损伤后人RPE细胞VEGF-A的表达,其效应与hUCMSC外泌体作用浓度、时间呈正相关.
何广辉陈松马映雪杨婧王健陈莉王玉川郝朋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外泌体视网膜色素上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