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宏
- 作品数:153 被引量:35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当下文学中的“小资情调”和“中产阶级趣味”被引量:13
- 2005年
- 河西对话之八小引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社会阶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学者们正在进行莫衷一是的新一轮“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而中产阶级又是其中最热的语汇。应该说,这是一个既实在又虚幻,既庞大又狭小,既富有又贫乏的阶层,而中国目前与未来的许多事情似乎又与他们密切相关。“情调”与“趣味”只是一个边缘的切口,但对观照这一阶层的内心精神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走向却不无意义,因为审美往往是主体最真实而敏感的利益诉求。
- 何平张光芒汪政何言宏
- 关键词:新中产阶级小资情调文学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学家行政官员
- “边缘”的意识形态——诗歌研究与诗歌批评被引量:2
- 2009年
- 何言宏
- 关键词:诗歌批评诗歌研究意识形态文化领域自我求证自我安慰
- 乡土中国的再度书写——“新世纪文学反思录”之八被引量:2
- 2011年
- 主持人的话:对于乡土中国的关切与书写是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在此方面,曾经出现过鲁迅和沈从文等在世界性的文学格局中都有着重要地位和重要影响的经典作家和他们一系列的经典作品。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对于乡土中国的关注仍然很充分,像贾平凹、阎连科、王安忆、莫言、张炜、韩少功、范小青、阿来、迟子建、苏童、余华和毕飞宇等很多作家,和雷平阳。
- 姚晓雷周景雷何言宏
- 关键词:乡土中国乡土写作文学反思
- “重写诗歌史”!--诗歌研究与诗歌批评被引量:3
- 2009年
- 何言宏
- 关键词:诗歌研究诗歌史重写诗歌批评流派研究新诗史
- 当前文学中的流量文化
- 2023年
- 一、流量社会的文化逻辑在我们的文学生活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特别在意自己阅读与发布的文学信息(如微信朋友圈、短视频等)点赞、阅读、转发、分享、跟评和互动的数量,在意文学视频号与公众号的订阅数,在意文学作品的“豆瓣”评分、评价人数;我们随时在线,早已过上了欲罢不能的流量生活,经常不由自主地花费时间刷屏、读帖,并且会为“10万+”的突破和能上“热搜”而欢欣鼓舞……很显然,流量,已经成了我们念兹在兹的重要关切。
- 何言宏
- 关键词:文学作品读帖文化
- 当代文学中日常生活话语的意义与局限
- 2010年
- 描写私人情感与日常生活为题旨的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一传统受到了"毫无意义"与表现"低级趣味"的批判。它们的一再受到批评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五四"启蒙虽是一场思想观念的启蒙,但并没有深入到作为文化根基的日常生活层面。承认私人情感与日常生活的存在价值理应是现代社会题中应有之意。
- 寇国庆何言宏
- 关键词:启蒙现代社会
- 多元博弈的文学评奖——“新世纪文学反思录”之九被引量:6
- 2011年
- 主持人的话:与1990年代,特别是与1980年代相比,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变化,那就是文学评奖的类型、方式、功能与意义及它们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具有新的特点,也是文学界经常性的公共话题和私议焦点。
- 何言宏汪政谢有顺郭春林何言宏
- 关键词:文学评奖多元博弈文学奖项文学场域文学反思
- 民族国家的文学生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的一种考察
- 一、意识形态与文化战略的文学要求二、“主旋律”文学的生产机制三、“主旋律”文学的合法性机制与增势策略意识形态与文化战略的文学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为中国的不同于西方及传统社会主义的...
- 何言宏
- 关键词:文学场域文学实践影视改编文学生产机制
- 文献传递
- 全球变局中的人文选择与教育实践
- 2024年
- 身处不确定性的历史变局中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加强人文性、警惕和防止过度的功利性,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人文学者们,有过很多思考,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做过许多努力。但是,问题似乎并未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人们对于教育的人文性以及人文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的质疑,仍时或出现。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继续重申人文价值关怀和人文教育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更加重要与迫切的,是要思考在新的历史语境和历史变局中,如何作出新的人文选择,并以此为价值基础采取相应的教育实践。
- 何言宏
- 关键词:人文教育人文学者价值关怀人文性历史语境
- 爱的情感的灵魂督察——论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被引量:1
- 2021年
- 史铁生的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所讲述的,实际上就是亚当、夏娃的中国故事,其最核心的方面,就是不仅独属于史铁生,而且也上承人类轴心时代、郑重回应中国现代性之初鲁迅等人精神疑难的灵魂话语。作品中的灵魂话语本着情感主义的人文理念,通过书写亚当之魂入驻丁一后所见证的"情种"丁一的"情感史"及其爱的共同体的建立与崩溃,在与丁一的对话、辩难和对丁一的督察、引领中,揭示了一种深刻、独特的爱的哲学、政治哲学。
- 何言宏
- 关键词:《我的丁一之旅》情感主义爱情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