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蕾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荧光
  • 6篇
  • 4篇发光
  • 2篇电化学
  • 2篇水体系
  • 2篇碳纳米材料
  • 2篇碳纤维
  • 2篇粒径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材料
  • 1篇电化学性质
  • 1篇电化学氧化
  • 1篇电化学氧化法
  • 1篇电致化学发光
  • 1篇阳极
  • 1篇氧化法
  • 1篇氧化钛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设计
  • 1篇一步法

机构

  • 1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1篇包蕾
  • 10篇庞代文
  • 9篇张志凌
  • 6篇齐宝平
  • 4篇龙艳敏
  • 3篇刘翠
  • 2篇赵静雅
  • 2篇田智全
  • 1篇赵保敏
  • 1篇曲凡歧
  • 1篇李蔚
  • 1篇崔然
  • 1篇林毅
  • 1篇彭玲

传媒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电化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碳点作为Ru(bpy)32+阳极电致化学发光反应的共反应剂
荧光碳点发光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其实际应用.发现荧光碳点可作为Ru(bpy)32+阳极电致化学发光的共反应剂,并给出较强的阳极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结合Ru(bpy)32+化学发光及pH值和退火处理对电致化学发光的影响,研究了荧...
龙艳敏包蕾赵静雅齐宝平张志凌庞代文
文献传递
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及荧光识别的双功能纳米材料的研究
光动力学疗法以其较好的选择性成为目前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这种方法利用将光敏试剂注入到癌细胞组织中,当光敏试剂受到光源的激发后将其能量转移给环境周围的氧分子,从而产生活性氧分子,如单线态氧,达到杀死癌细胞的效果。因此...
包蕾田智全张志凌刘思媛姜鹏庞代文
关键词:量子点二氧化钛光动力学疗法
文献传递
一种可控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化学蚀刻碳纤维电极,在非水体系中,制备得到可以发荧光的碳的纳米颗粒。仅通过控制氧化电势,实现了对碳点粒径可控和表面状态可控的制备,从而达到对碳点的发光可控的目的。该方法具...
庞代文包蕾张志凌田智全
乙二胺为前体一步法合成荧光碳纳米材料
齐宝平包蕾李海丰刘翠吴俊张志凌田智全庞代文
Au22(SG)16团簇的电化学性质及电致化学发光研究
赵静雅崔然田智全齐宝平包蕾龙艳敏庞代文
电化学方法在荧光碳点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作为以碳为骨架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碳点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发射波长可调、良好的光稳定性、抗光漂白、良好的水溶性以及易于生物偶联等.正是因为这些优点,碳点和其它碳质纳米材料(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一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电化学方法制备碳点具有条件温和、费用低廉、后处理简单等特点.另外,电化学方法在材料的表面结构分析以及发光机理的研究中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即就电化学方法在荧光碳点的制备以及发光机理探讨中的应用作了综述,并简略介绍了碳点在传感器中的应用,提出了优化电化学方法制备碳点的某些设想.
齐宝平龙艳敏包蕾刘翠张志凌庞代文
关键词:发光机理传感器
核酸分子压缩弹性模量的原子力显微术测量
林毅沈新程包蕾罗擎颖张志凌庞代文
荧光碳点的电化学调控
米材料在电子、热、磁、机械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性能,而随着荧光碳点的出现,碳纳米材料的发光性能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荧光碳点是一类粒径小于10nm,结构上以sp2杂化碳或是无定形碳为骨架,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或是被高分子、...
包蕾张志凌齐宝平庞代文
关键词:碳纳米材料发光性能
电化学氧化法制备荧光碳点
新型纳米标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继量子点之后,荧光碳纳米颗粒(又称"碳点")以其优良的荧光性质且基体材料对环境友好而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纳米标记材料[1]。在碳点制备的众多方法中,电化学氧化法[2]...
包蕾龙艳敏周川华齐宝平刘翠田智全张志凌庞代文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法激发波长
一种可控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化学蚀刻碳纤维电极,在非水体系中,制备得到可以发荧光的碳的纳米颗粒。仅通过控制氧化电势,实现了对碳点粒径可控和表面状态可控的制备,从而达到对碳点的发光可控的目的。该方法具...
庞代文包蕾张志凌田智全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