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郁

作品数:27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肠
  • 7篇结肠炎
  • 7篇溃疡
  • 7篇溃疡性
  • 7篇肝硬化
  • 6篇溃疡性结肠炎
  • 5篇食管
  • 5篇曲张
  • 5篇静脉
  • 4篇血清
  • 4篇肿瘤
  • 4篇网膜
  • 4篇胃癌
  • 4篇胃镜
  • 4篇胶囊
  • 4篇CHILD-...
  • 4篇IL-10
  • 4篇IL-18
  • 3篇蛋白
  • 3篇脂肪

机构

  • 25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延边大学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作者

  • 27篇孔郁
  • 18篇魏思忱
  • 14篇田树英
  • 14篇魏新亮
  • 12篇王卫卫
  • 10篇姜红玉
  • 8篇郑国启
  • 8篇张秀刚
  • 5篇宋慧
  • 3篇于永礼
  • 3篇孙宁宁
  • 3篇石亮
  • 2篇李春英
  • 2篇尹文杰
  • 2篇王亮
  • 2篇梁育飞
  • 2篇刘晨弟
  • 2篇李建业
  • 2篇苏振华
  • 1篇陈霞

传媒

  • 4篇河北医药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0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0(IL-10)的含量,探讨抗炎性细胞因子在U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活动期和21例缓解期UC患者血清,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0的含量,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活动性UC患者IL-10的含量(55±17)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85±28)pg/ml和缓解期(65±24)pg/ml(P<0.05)。IL-10含量在直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及全结肠分别为(72±27)pg/ml、(66±24)pg/ml和(36±15)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乙状结肠与左半结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IL-10含量:轻度为(79±25)pg/ml、中度分别为(66±28)pg/ml和重度(42±16)pg/ml,其中重度较轻度有明显降低(P<0.05)。与临床活动指标CAI呈负相关(r=-0.405,P<0.01)。激素治疗与否与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IL-10的变化对UC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魏思忱郑国启田树英张秀刚孔郁李春英魏新亮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白介素-10酶联免疫吸附
氯波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氯波比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98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2例,给予氯波必利5mg,3次/d,黛力新片10.5mg,1次/d;对照组46例,给予氯波必利5mg,3次/d。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2组用药4周后临床主要症状均明显缓解(P<0.05或<0.01);除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外,其他症状消失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观察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7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波比利联合黛力新治疗FD疗效满意,安全性好,是治疗FD的可行方案。
孔郁梁育飞宋慧孙宁宁陈霞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氯波必利黛力新
营养对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套扎硬化术后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术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PT)与营养摄入的关系。方法选择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患者31例,观察术前、术后7d、1个月及2个月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体重变化情况。结果术前、术后7d白蛋白(A)及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时间(PT)及体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前、术后1个月相比,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术后2个月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重视加强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术后患者的营养。
郑国启孔郁张秀刚于永礼孙宁宁姜红玉
关键词:营养肝硬变
不同年龄胃癌患者胃液中癌胚抗原水平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孔郁尹文杰孙宁宁宋慧魏新亮梁育飞
关键词:胃肿瘤癌胚抗原胃液老年人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对胃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的胃病患者172例,首先行PG和G-17检查,对结果异常者再行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精查加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50例)、萎缩性胃炎组(55例)、胃癌组(67例)。比较各组血清PGⅠ、PGR和G-17的水平及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评价其对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的PGⅠ及PGR(PGⅠ/Ⅱ)水平降低,G-17水平升高(P <0.05)。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胃癌组G-17水平升高,PGⅠ及PGR水平降低(P <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选择70μg/L为临界值评价PGⅠ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71.87%,特异度为89.18%,准确度为56.39%;以7.0为临界值评价PGR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41.93%,特异度为82.97%,准确度为75.58%。以15 pmol/L为临界值评价G-17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60.61%,特异度为71.22%,准确度为69.19%。G-17联合PGR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51.35%,特异度为92.59%,准确度为83.72%。G-17联合PG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47.37%,特异度为83.58%,准确度为75.58%。结论经过PG和G-17联合筛查后行NBI-ME精查有助于提高胃癌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苏振华王亮魏思忱魏新亮孔郁王卫卫史晓盟郭瑞雪
关键词:胃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p27、cyclinE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27和cyclinE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20例非瘤患者的正常胃粘膜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
孔郁
关键词:胃癌细胞周期蛋白EP27蛋白
文献传递
肝硬化及肝硬化合并肝癌时补体C3的表达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及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时补体C,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8例(肝硬化组),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56例(肝硬化合并肝癌组),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均测定补体C3含量。并比较肝硬化组及肝硬化合并肝癌组同等Child—Pugh分级状态时补体C3水平的差异。应用ROC曲线测定Child-Pugh分级时补体C3的界值。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硬化合并肝癌组血清补体C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分级由A级至c级变化血清补体C3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时肝硬化组血清补体C3水平均低于肝硬化合并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ROC曲线可测出两组间不同Child—Pugh分级时补体C3的界值分别为A级679.5mg/L,B级535.5mg/L,C级323.0mg/L。结论血清补体C3与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相关,对肝硬化患者是否合并肝癌有临床提示意义。
魏新亮郑国启张秀刚孔郁宋慧尹文杰
关键词:肝肿瘤肝硬化补体C3CHILD-PUGH分级ROC曲线
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魏思忱孔郁魏新亮
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的表达意义
2016年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的表达意义。方法收集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117例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A级41例、B级42例、C级34例)和20例健康对照人员(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量两组被试人员的血清内脏脂肪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自介素-6(IL-6)水平。结果肝硬化组及A、B、C三级患者内脏脂肪素水平低于对照组,HOMA-IR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级患者的内脏脂肪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内脏脂肪素作为应变量,其他生化指标作为自变量,胰岛素r=-0.237、HOMA-IR r=-0.229、IL-6 r=-0.076,内脏脂肪素与胰岛素、HOMA-IR、IL-6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内脏脂肪素表达水平较低,内脏脂肪素可作为诊断丙型肝炎性肝硬化的指标,但是不能作为判断肝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标。
魏新亮王卫卫魏思忱孔郁田树英姜红玉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硬化内脏脂肪素胰岛素抵抗
全文增补中
急诊胃镜对肝恶性肿瘤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急诊胃镜对肝恶性肿瘤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肝恶性肿瘤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急诊胃镜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0.00%,观察组的死亡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恶性肿瘤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急诊胃镜,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
李建业石亮孔郁王卫卫付建伟李勇
关键词:急诊胃镜肝恶性肿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