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明
- 作品数:106 被引量:1,584H指数:2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政治责任的逻辑与实现被引量:70
- 2003年
- 现代民主政治是责任政治,它要求政治责任必须得到实现。政治责任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权力制约与政务公开。评判政治责任是否实现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是理性地看待政治责任主体的行为效果或后果。
- 张贤明
- 关键词:政治责任权力制约政务公开
- 论政治责任
- 张贤明
- 关键词:政治责任消极意义人大代表马克思恩格斯
- 论当代中国利益冲突中的政治稳定
- 张贤明
- 关键词:政治稳定
- 政治问责及相关概念辨析被引量:18
- 2019年
- 基于问责的语义分析与学理阐释可知,作为机制的问责是指问责对象有义务就其行为、政策或职责表现等向问责主体告知、回答、解释与证明,如果问责对象存在失责行为则应接受问责主体的惩罚或制裁。政治以公共决策为重要内容,以行使公共权力为主要方式。在此意义上,可将狭义的政治问责界定为政治官员有义务就其在公共决策与推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行为与绩效,向社会公众、代议机关或执政党告知、回答、解释与证明,如果存在违法或不符合民意等失责行为,则应承担政治信任流失甚至公共决策权力丧失的后果。此外,政治问责与行政问责、民主问责、公共问责、社会问责等相关概念既有区别又存在交叉重叠,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促进问责领域概念使用的规范化。
- 张贤明杨楠
- 关键词:问责政治问责概念辨析责任政治
- 复杂性:大变局时代的公共行政研究范式被引量:16
- 2022年
- 大变局时代的公共行政研究经历着深刻的范式转换,复杂性理论是新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理论来源。复杂性包括情境复杂性、个体复杂性与集体复杂性,治理领域的复杂性管理是复杂性下公共行政研究的核心内容。复杂性下的公共行政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复杂系统、棘手问题及其解决、行动者集群、自组织涌现特征等。沿着复杂性理论,未来的公共行政研究应秉持系统思维的观念,重视知识协同的作用,使公共行政在大变局时代更具适应新环境新问题的能力。
- 张贤明张力伟
- 关键词:公共行政复杂性管理复杂系统
-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责任政治逻辑被引量:1
- 2020年
- 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准,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不是自生自发的。责任政治建设能够增强制度优势并有利于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责任政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向度,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制度的认同度,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价值标准;责任政治建设强化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与权责分配,疏通了制度运作中的梗阻,切实增强制度科学性,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衡量尺度。
- 张贤明张力伟
- 关键词:政治逻辑认同度
- 历史、政治与社会:历史社会学解释政治变迁的三重向度
- 2023年
- 政治变迁研究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础领域之一,但研究政治变迁却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与研究视角。历史社会学作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能够给政治变迁研究提供三种解释向度,即政治变迁的历史性解释、政治性解释与社会性解释。历史性解释强调政治变迁的“整体—历时”性特征并为其建构因果联系,政治性解释围绕政治权力的变迁展开论述,社会性解释倾向于从结构性与文化性两种角度考察政治变迁,这三种解释向度虽非彼此隔离的角度,但在不同的案例研究中展现了不同的解释效力与风格。厘清三种向度间的关系,可以借由历史社会学的理论资源加深对政治变迁问题的认识。
- 张贤明王绪鹏
- 关键词:政治变迁历史社会学
- 政治学领域的拓荒者——记我国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王惠岩教授
- 1997年
-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国家准备成立中国政治学会筹委会。但当时中国政治学界人才奇缺,偌大的一个中国,仅仅找到了23名对政治学有一定研究的人。正是这23个人挑起了中国政治学发展的重担。在这23个人当中,大多数是两鬓斑白的老先生,当他们聚在一起畅谈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前景时,自然把目光都落在了他们当中最年轻的学者——来自长春的王惠岩身上。老先生们对他说:“你的担子比我们更重啊!”王惠岩教授知道这话的份量,也明白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定是一条等待开拓并充满艰辛的路。王惠岩教授没有辜负众望。回到长春后,他以拓荒者的胆量、智慧和勇气,辛苦努力,终于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 王书君张贤明
- 关键词:中国政治学政治统治三权分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拓荒者政治学家
- 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个维度被引量:14
- 2014年
- 当下中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特别重视共识凝聚能力、制度构建能力、科学发展能力与改革创新能力,即以凝聚共识能力为基础,凝聚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以及对改革开放的共识;以制度构建能力为保障,通过发展和完善民主提升制度体系的合法性和认同度,通过发展和完善法治提升制度体系的权威性和执行力,通过注重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提升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运行效能;以科学发展能力为牵引,全面协调地发展,以人为本地发展,求真务实地发展;以改革创新能力为抓手,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 张贤明田玉麒
-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依据、观念定位与路径选择被引量:7
- 2012年
- 社会管理包括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的自我管理,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处于转型的特殊阶段,以及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等实际情境,需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守社会公正的准则,遵循民主法治的方向,顺应社会自治的逻辑,通过构建多元主体管理社会事务的治理结构、培育参与社会管理的自主性社会力量、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导向的民生政治、提升政府社会管理的权威性等途径稳步推进。
- 张贤明
-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自治民生政治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