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期冬

作品数:110 被引量:52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专利
  • 4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水利工程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水库
  • 16篇水文
  • 13篇鱼类
  • 12篇河流
  • 10篇水力
  • 10篇水质
  • 10篇泥沙
  • 10篇长江
  • 9篇水电
  • 8篇鱼卵
  • 8篇四大家鱼
  • 8篇家鱼
  • 8篇繁殖
  • 7篇蓄水
  • 7篇生态
  • 7篇水力学
  • 6篇电站
  • 6篇调度
  • 6篇三峡水库
  • 6篇生态水文

机构

  • 106篇中国水利水电...
  • 11篇中国长江三峡...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清华大学
  • 5篇河海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国长江电力...
  • 3篇水电水利规划...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 1篇水利部中国科...

作者

  • 110篇彭期冬
  • 57篇林俊强
  • 44篇靳甜甜
  • 17篇禹雪中
  • 14篇廖文根
  • 13篇李翀
  • 12篇骆辉煌
  • 12篇张爽
  • 10篇尹婧
  • 9篇刘毅
  • 8篇王东胜
  • 6篇马巍
  • 6篇蒋艳
  • 4篇尚毅梓
  • 4篇任杰
  • 4篇樊博
  • 3篇冯顺新
  • 3篇李文奇
  • 3篇周虹
  • 3篇张建立

传媒

  • 6篇水利学报
  • 5篇水生态学杂志
  • 5篇水利水电技术...
  • 4篇水利水电技术
  • 4篇水力发电学报
  • 4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淡水渔业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水利学会...
  • 2篇中国水力发电...
  • 2篇中国水利学会...
  • 2篇四川省力学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水利
  • 1篇人民珠江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1篇2025
  • 14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型水库叠梁门分层取水设施的下泄水温快速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大型水库叠梁门分层取水设施的下泄水温快速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梳理影响水库下泄水温的主要因素;S2、初步搭建水库下泄水温预测模型框架;S3、形成数据集S<Sub>1</Sub>;S4、选出模型的输入因...
张迪林俊强彭期冬刘毅靳甜甜庄江波李岩桃李游坤刘瀚
一种辅助光合作用测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光合作用测量的装置。一种辅助光合作用测量的装置,包括顶端卡子、连接杆和末端固定装置,末端固定装置为Y型件,末端固定装置的底部设有螺杆,末端固定装置的顶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
张迪刘雪飞陈冬红彭期冬林俊强靳甜甜尹婧张爽樊博钱龙
文献传递
大型水利枢纽近坝区域水动力特征及水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研究与应用
陈永灿刘宁廖文根李嘉陈永柏刘昭伟李翀邓云江春波蔡治国李然彭期冬李克锋李玲骆辉煌
鉴定课题是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委托课题“三峡蓄水初期近坝区域水环境保护措施及承载能力研究”、“三峡工程156-175蓄水过程近坝水环境特性及调控措施研究”和“三峡水库泄水溶解气体过饱和及其对鱼类影响和保护措施研究”的基...
关键词:
关键词:水利工程
乌东德水库水温结构时空演化特性及下泄水温时滞效应
2025年
【目的】明晰高坝大库水温结构时空演化特性和滞温效应,可为叠梁门调度提供科学依据,是缓解低温水下泄,保护下游河段鱼类生存繁衍的基础性工作。【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2020—2022年实测水文数据、水温数据、气象边界数据以及平水年设计运行资料,构建乌东德库区三维水温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水库运行后库区水温结构的时空演化特性和下泄水温的时滞效应。【结果】结果显示:(1)春夏季,乌东德水库垂向水温存在明显分层现象,温差可达11~12℃,汛期过后随着水体热交换程度的增加,垂向水温逐渐混匀,秋冬季节未发现明显的水温分层现象;(2)水库出流水温明显存在春夏季低温水,冬季高温水下泄问题,2020—2022年监测数据显示,5月下泄水温比坝址天然水温平均降低2.68℃,12月下泄水温平均升高4.78℃;稳定运行期模拟结果显示,3—6月,下泄月均水温比坝址天然水温降低0.91~4.09℃,12月—次年2月,下泄月均水温升高1.34~4.34℃;(3)蓄水后,各年份相比建坝前水温达到14℃、18℃的时间皆有不同程度的推迟,河段鱼类适宜产卵水温出现时间向后推迟30~50 d,推迟时间排序为:长鳍吻鮈>中华金沙鳅、四大家鱼、鲤、鲫>犁头鳅。【结论】结果表明:乌东德水库水温分层及其引发的低温水下泄问题对下游河段鱼类繁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需要科学采取应对措施。
刘志成张迪林俊强夏继红朱博然彭期冬任玉峰靳甜甜
关键词:下泄水温鱼类繁殖
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出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出水井为竖井;S2、进行第一圈注水井的钻井和水力劈裂,其中,第一圈注水井包括多个第一注水井,在沉积层范围内,第一注水井为竖井,在地...
张国新彭期冬林俊强庄江波张迪靳甜甜尹婧张爽粘智光
文献传递
一种入户调查问卷生成及多媒体信息采集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入户调查问卷生成及多媒体信息采集设备,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表面的触摸屏、键盘、语音录入设备、语音播放设备、摄像头、若干按键和USB接口,设置于壳体内部的集成芯片组、控制器和存储器,以及手写笔,其中...
张爽尹婧靳甜甜彭期冬林俊强张迪刘雪飞陈冬红
文献传递
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相关规划指导下,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科研工作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在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配置、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水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流域、有重点和代表性的综合研究。为进一步推进长江大保护,守护好长江母亲河、构筑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国家、水利行业和骨干企业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研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文章在总结回顾相关规划基础上,进一步从国家、水利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总结梳理了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并按照生态空间理念提出了各生态空间规划研究的工作重点,以期提供不同视角的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未来发展形势导览,为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杨靖杨靖樊博张迪任玉峰任玉峰彭期冬靳甜甜
关键词:长江流域水生态水环境
淮河流域水质污染时空变异特征分析被引量:54
2011年
选取淮河流域的82个水质监测站,对各站点的1986—2005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全流域内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时空变异特征,为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修复提供依据。采用时间序列法分析水体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流域范围内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水质变化主要受到入河排污量、上游来水量、闸坝调控方式以及气候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蚌埠站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多年变化规律表明,1995年是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转折点,1995年前水体污染物浓度不断恶化,1995年后水体污染物浓度逐渐好转。DO浓度的年内变化主要受到水温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浓度高于夏季浓度;CODMn浓度同时受到闸坝调控方式以及区域来水量的影响,汛期浓度低于非汛期。从全流域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看,有机污染物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的河段主要分布在淮北支流上,说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虽然流域进入相对丰水期以及进行了大规模的水污染联防工作,淮河流域水质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2000年后,随着流域内入河污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淮河流域的水质污染依然严重。
蒋艳彭期冬骆辉煌马巍
关键词:淮河流域水质污染MANN-KENDALL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
一种梯级水电站多维安全智能管控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梯级水电站多维安全智能管控方法,所述管控方法包括:收集目标梯级水电站的基础资料;采用人工智能模型从历史运行调度数据中提取带有管理者主观决策偏好的梯级水电站适应性调度规则;确定极端风险源模拟目标,梯级水电站...
林俊强刘毅朱博然张迪彭期冬靳甜甜李海枫汤正阳任玉峰刘新波
拉萨河干流城市段水环境容量被引量:12
2018年
拉萨河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拉萨河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维持流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拉萨河流域内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成为威胁河流水质的潜在因素。明确拉萨河河流水质现状,核定水域的水环境承载力,对于未来拉萨河河流管理和经济规划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流断面、流量、水位和水质现场监测,污染物排放、水文和水质历史资料收集等工作,利用MIKE11模型,对拉萨河城市段干流水动力和水质进行了模拟,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计算了拉萨市干流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1)拉萨市干流河段化学需氧量COD容量较小,氨氮NH+4-N具有较大容量:上游达孜断面按照地表水II类水体要求的浓度标准限值输入时,拉萨市干流段COD容量约为3461 t/a、NH+4-N容量约为602 t/a;若上游达孜断面按照2017年5月1日—2017年5月30日连续30日测定月均值输入,则拉萨市干流河段COD容量约为797 t/a、NH+4-N容量约为1145 t/a。(2)对拉萨市干流河段水环境容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化、水利水电工程运行调度、上游来水水质和河流自净能力:2014年以后拉萨河流域的暖干化趋势,很可能带来枯水期流量降低,从而改变水环境容量计算中的设计水文条件,使水环境容量降低;拉萨河沿岸灌区取水,旁多水利枢纽、直孔电站运行调度也是影响下游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流域内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有机质和养分在气候暖干化背景下加速矿化,可能是造成上游水体中COD浓度较高的重要原因。(3)为加强拉萨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应加强上游草甸和湿地水环境效应监测、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
靳甜甜卢敏刘国华彭期冬冯时
关键词:水环境容量化学需氧量MIKE11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