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建栋

作品数:38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微流控
  • 18篇微流控芯片
  • 12篇芯片
  • 7篇毛细管
  • 5篇电泳
  • 4篇蛋白
  • 4篇气液
  • 4篇毛细管电泳
  • 4篇键合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分离
  • 3篇底盘
  • 3篇圆锥
  • 3篇脂质体
  • 3篇制作方法
  • 3篇湿法刻蚀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培养
  • 3篇芯片键合
  • 3篇芯片实验室

机构

  • 36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北京市药品检...
  • 1篇公安部物证鉴...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8篇徐建栋
  • 34篇邓玉林
  • 20篇丁惠
  • 17篇吕雪飞
  • 11篇李勤
  • 8篇高丽娜
  • 6篇胡晓明
  • 5篇高丹丹
  • 5篇耿利娜
  • 5篇陈辉
  • 5篇屈锋
  • 5篇李瑞
  • 3篇厉红
  • 3篇耿丽娜
  • 3篇胡伟
  • 2篇肖鹏
  • 2篇戴荣继
  • 2篇庆宏
  • 2篇秦奎伟
  • 2篇李晓琼

传媒

  • 3篇化学通报(中...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给水排水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化学进展
  • 1篇色谱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载人航天
  • 1篇2010年全...
  • 1篇全国生物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流控芯片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微全分析系统(μTAS)的广泛发展。芯片实验室具有多种单元技术灵活组合和大规模集成的特点,并且反应时间快,样品消耗小,反应速率高,从而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本文将主要从微流控芯片在蛋白质、核酸、细胞培养、临床诊断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高丽娜丁惠徐建栋吕雪飞邓玉林陈辉高丹丹
关键词:微全分析系统微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流控芯片应用进展
随着微电子加工工艺的快速发展,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以及工程师们正不断努力与该技术结合,将常规的实验装置、实验技术以及实验过程微型化。微全分析系统(μ-TAS)或称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应运而生。从...
高丽娜丁惠徐建栋吕雪飞邓玉林陈辉高丹丹
关键词:微全分析系统微流控芯片实验室
文献传递
应用生物功能化色谱研究SSAO酶与底物和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应用生物功能化色谱技术——毛细管电泳法研究对氨基脲敏感的胺氧化酶(SSAO)与其底物苯甲胺、抑制剂2-溴乙胺之间的相互作用.活性检测表明,SSAO酶经固定化到脂质体上之后,仍然保留有70%~85%的活性.将有活性的固定化酶添加到磷酸盐缓冲液中,随着缓冲液中固定化酶浓度的增加,pH=5时,特异性底物苯甲胺的有效淌度从4.06×10^-4cm^2·V^-1·s^-1下降到0.81×10^-4cm^2·V^-1·S^-1,pH=7时,则从3.91×10^-4cm^2·V^-1·S^-1下降到0.29×10^-4cm^2·V^-1·s^-1.若将抑制剂2-溴乙胺与固定化酶同时添加到电泳缓冲液中,随着抑制剂浓度从10^-6mol·L^-1上升到10^-1mol·L^-1,苯甲胺的有效淌度则从1.42×10^-4cm^2·V^-1·s^-1上升到2.22×10^-4cm·V^-2·s^-1.
厉红屈锋徐建栋邓玉林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脂质体
一种利用紫外固化光胶制作微流控芯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紫外固化光胶制作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属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围堰放置于溅射金属涂层的基片上;向围堰内注入紫外固化光胶;然后分别将空白的菲林掩膜、印有微流控芯片通道形状的菲林掩膜、印有注液孔的菲...
邓玉林李瑞徐建栋丁惠代唯强胡晓明庆宏李勤戴荣继
自由流电泳芯片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20世纪提出的自由流电泳不仅可应用于有机生物分析,也可应用于无机化合物分析。它的连续样品制备、分析条件温和等优点使其在在线监测和检测应用中引起研究者的兴趣。随着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几种微流控自由流电泳芯片(μ-FFE)相继被提出并通过实验得到表征,使得在几秒内进行快速分离以及μL体积的样品分离成为可能。本文对这类新型的分离技术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丁惠高丽娜徐建栋吕雪飞邓玉林高丹丹陈辉
关键词:芯片
自由流电泳芯片及其研究进展
自由流电泳(free-flow electrophoresis,FFE)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半制备型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条件温和、分离模式多样、连续分离以及无固体支持介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有机生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分析...
丁惠高丽娜徐建栋吕雪飞邓玉林高丹丹陈辉
关键词:芯片
文献传递
气液交换型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
李瑞徐建栋秦奎伟邓玉林
活性污泥法处理中污泥总量控制的讨论
2007年
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变量很多,但是真正可以用于调控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的变量却很少,这使得污水处理厂的调控方式不是很灵活。重点研究了污泥总量控制,分别讨论了剩余污泥排放量、回流污泥排放量这两个操作变量在调控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表现。
徐建栋姚加飞
关键词:剩余污泥回流污泥总量控制
部分交联聚丙烯酰胺用于毛细管凝胶电泳蛋白质分离被引量:1
2008年
以高分辨低黏度可替换的部分交联聚丙烯酰胺作为毛细管凝胶电泳的分离筛分介质,实现了溶菌酶、细胞色素C、核糖核酸酶A和胰蛋白酶4种碱性蛋白的基线分离.该聚合物材料具有的动态涂渍能力减少了毛细管壁对蛋白质的吸附,显著改善了分离重现性.混合使用两种部分交联聚合物,分离分辨率和塔板数获得进一步提高.初步实验研究结合分离机制的解析,这种具有多种优异性能的部分交联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材料,介于交联聚合物凝胶和非交联线性凝胶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有望在毛细管电泳以及微流控芯片电泳等生物分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周瑾徐建栋谢瑶屈锋邓玉林耿利娜
关键词:蛋白质分离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细胞培养是开展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及药物筛选、细胞分析等研究的重要方法。与静态培养相比,细胞的灌流培养能够持续提供营养并清除废物,有利于保持相对稳定的培养条件,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具有小型化、集成性、高度自动化等特点的微流控芯片与细胞灌流培养系统的耦合,可以大大拓展宏观尺度的灌流和微观尺度的细胞培养能力。在系统介绍微流控细胞灌流培养芯片的设计与加工、细胞操作等基础之上,综述了近年来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讨论了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在空间生命科学及航天医学等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王文甲彭钊吕雪飞邓玉林李晓琼徐建栋
关键词: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空间生命科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