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 作品数:35 被引量:1,009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霍英东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社会学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300 2016年 近年来,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实现了更快的发展。普惠金融究竟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随着各个经济体的经济社会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基于跨国截面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了普惠金融内生性问题的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普惠金融各项指标中,仅有投资资金来自银行的企业比率这一金融中介融资指标对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有着稳健且显著的负面影响,其它普惠金融指标并没有稳健且显著的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个经济体不同的经济社会状况,本文发现,在初始人均GDP水平更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更长、法治水平更高或中小企业规模更大的经济体中,个人在银行账户或储蓄卡、电子支付或银行账户购物以及借记卡等方面的使用率等个人金融服务方面的普惠金融指标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大。 李涛 徐翔 孙硕关键词:普惠金融 金融中介 经济增长 招商引资竞争与土地供给行为:基于城市经济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13 2021年 为吸引企业投资,地方政府通过竞争性供地压低了工业用地的整体价格水平,削弱了经济发展基础较差的城市的土地相对成本优势。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主动降低工业用地价格,增加工业用地供给,降低居住用地的供给比例;经济发展基础较差的城市则被迫选择增加居住用地供给比例。通过降低工业用地价格来招商引资的供地策略在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效果更好,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基础的改善,地方政府倾向于降低工业用地价格,增加工业用地供给。我国应逐渐建立多元化的政绩考核机制,增加一二线城市居住用地供给,同时通过落实差异化的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格、严防工业用地闲置和加强对地方产业政策执行的管理等途径加快推动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提升土地市场供给效率。 胡思佳 徐翔孤独与消费——来自中国老年人保健消费的经验发现 被引量:56 2018年 中国老年人的保健消费是否受到其孤独感的影响?如果有影响,背后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回答了以上问题。考虑了内生性可能的稳健性回归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孤独感对其保健消费有着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越是感到孤独的老年人,他们的保健支出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比重都会越高。产生这种影响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是社会互动,在消费保健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老年人通过与销售人员和其他老年人进行交流,有效缓解了孤独感。据此我们建议,旨在合理规范和有效促进中国老年人保健消费的有关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孤独感的重要影响,努力实现老年人保健消费市场由情感慰藉或认知误导驱动向健康需求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型。 李涛 徐翔 张旭妍关键词:保健消费 孤独感 社会互动 经济周期中的信贷引导:基于网络博弈的视角 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从生产者网络出发,探讨经济周期中政府信贷引导行为的动机与利弊。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政府进行信贷引导的主要目的是抑制信用风险通过生产者网络传播,进而缓解其对于社会总产出的负面影响。这一行为对于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网络结构呈单向链式上下游关系的传统部门,信贷引导能够有效提高总产出水平,其实际效率与目标企业下游产业链的数量与长度有关;对于网络结构复杂的新兴经济部门如金融衍生品和互联网经济,信贷引导失效,会造成额外的总产出损失。当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时,信贷引导同样弊大于利,对于关键节点企业的援助不足以弥补低效信贷带来的效率损失。此外,本文还拓展分析了通过信贷引导扶持关键高科技企业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机制。基于理论推导与实例分析,本文建议,各级政府在进行信贷引导时应以最大化社会总产出为主要目标,充分考虑经济周期所处阶段、生产者网络结构、产业链长度、节点企业的网络连接数与技术外部性等因素。 赵墨非 徐翔关键词:风险传染 政府与市场关系 报纸报道与家庭商业保险投资——基于社会保险报道的视角 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各省份报纸文本与中国家庭动态调查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险报道对中国居民家庭商业保险投资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社保报道对家庭商业保险投资概率与投保金额都具有显著且稳健的负向影响。具体来说,社保报道显著降低了家庭不投资商业保险转为投资商业保险的概率,显著提高了家庭退出商业保险投资的概率。积极情绪的报道显著降低了家庭商业保险投资的概率,而消极情绪的报道的作用并不显著。与此同时,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可以缓解社会保险报道对家庭购买商业保险行为的抑制作用。 屈琳珊 何宇 徐翔关键词:报纸报道 社会保险 人工智能与社会公平:国际经验、影响机制与公共政策 被引量:4 2024年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一种新的通用目的技术,人工智能一方面对现有工作岗位产生一定替代作用,给就业市场与劳动收入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对一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历史经验梳理与国别比较发现,自20世纪40年代信息科技革命开始以来,技术进步对全球收入不平等的扩张作用更为显著,而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国别差异。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主要作用机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张力,但其最终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政府收入分配政策。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冲击,应当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以促进机会均等化为主要手段促进社会公平。 陈斌开 徐翔关键词:人工智能 社会公平 收入不平等 公共政策 中国共产党金融安全思想发展与历史经验——基于机器学习和主题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我国的金融安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充分反映了党在新时代的金融安全思想。本文以建党以来重要历史文献为分析对象,借助机器学习和主题模型等文本分析工具,提炼出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不同时期金融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剖析金融安全思想发展的经验与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各阶段的金融安全思想呈现出不同特点,但又收敛于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坚持金融对外开放、重视监管防范风险以及推动金融发展改革这五条历史经验,这五条经验与二十大金融安全思想高度统一。本文对经济金融思想史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探索,补充和完善了关于党的金融安全思想发展的研究。 涂玮 徐翔 贺娟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主题模型 二元经济中宏观经济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研究 被引量:12 2015年 当前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度的研究大多数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中仍存在较严重的结构失衡现象,结构调整进度比较缓慢。通过系统地分析对外贸易和消费数据,本文发现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已经呈现比较明显的改善,内外部结构失衡现象同时开始缓解,具体表现为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趋稳和消费率的迅速回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还发现,结构改善的关键动力是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后期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回升。这一趋势性变化是与中国宏观经济的二元经济特征密切相关的。 李稻葵 徐翔关键词:二元经济 经济结构 贸易顺差 消费率 劳动收入份额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 被引量:13 2013年 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当下重要问题之一。外部结构失衡体现于过高的贸易顺差,内部失衡的表现则是居民消费比例过低。对于中国结构调整的进展,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是调整进展有限,结构失衡仍然严重。我们对这一判断提出质疑,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开始改善。证据来自两点,一是贸易顺差正在迅速缩减,二是重新计算的居民消费率的复苏。结构改善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市场机制,而非任何短期或刺激性政策的驱动。即,迅速减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不断提高的工资率使劳动收入占G D P比重不断回升,并进一步推动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 D P比重上升,这一趋势正是消费率出现U型回升、结构改善的核心动力。结论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应该坚持市场化道路,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李稻葵 徐翔关键词:居民消费 劳动份额 冰载荷电力推进轴系扭转振动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以船舶混合动力推进轴系的电力推进模式为研究对象,建立轴系扭转振动数学模型,重点讨论了电力推进轴系冰载荷激励力矩和推进电机的阶次振动激励力矩对轴系扭转振动的影响。采用应变法对实际船舶推进轴系进行扭转振动测试,将推进轴系的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对分析,验证了文中建立的推进轴系数学模型和应变测试方法的正确性。 肖能齐 周瑞平 徐翔 徐翔关键词:电机 推进轴系 扭转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