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辰
- 作品数:48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银杏达莫20ml,1次/d,连续14d,静脉点滴);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次/d,连续14d,静脉点滴),同期选择非脑血管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7d患者血浆vWF及血清hs-CRP浓度的变化,测定治疗5d内头部MRI所示病灶大小,测定治疗前、治疗第30d的NIHSS评分,判定两组的疗效。结果在治疗7d,依达拉奉组的vWF浓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7d时,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组hs-CRP浓度下降明显(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与腔隙性、小面积脑梗死组比较,中面积及大面积脑梗死组的治疗前hs-CRP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直接降低血清vWF和hs-CRP的浓度,这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 戚辰顾晔刘振国王文安
-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依达拉奉脑梗死
- 热休克蛋白减轻MPP+对SK-N-SH细胞的毒性
- 目的:观察热休克和Hsp40/HDJ-1基因过表达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引起的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免疫印迹法(Weatern blot)证实热休克后有些热休克蛋白能被诱导表达,而转染的HDJ-1...
- 范国华陈生弟戚辰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MPP+凋亡坏死
- 帕金森病相关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目前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仅依靠临床特征而缺乏相应的辅助检查方法。近年来,大量研究评估了影像学、药物试验、生化标志物及基因检测等对PD的诊断意义,其中外周体液标志物研究因其适用范围广,方便、创伤小、直接反应病理过程等特点得到重视。本文就α突触核蛋白、线粒体复合物Ⅰ和氧化应激以及多巴胺在该方面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陆丽霞戚辰刘振国
- 关键词:帕金森病生化标志物Α突触核蛋白氧化应激
- 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对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影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系统评价多巴胺能药物对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提出2个临床问题,(1)左旋多巴(LD)的剂量、疗程、起始治疗时间是否为运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起始治疗是否可以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 Database,检索国内外至2008年5月已发表的关于LD对PD异动症(DK)或症状波动(MF)影响的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以及早期单用DA与LD比较治疗PD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对所纳入文献进行评价。结果对于问题(1)共纳入12项文献,包括包括1项RCT,5项队列研究,6项病例对照研究。对于问题(2)共纳入6项RCTs。因研究存在临床异质性,仅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LD起始剂量、每公斤体重LD剂量、研究终点LD累积剂量、研究终点LD累积等效剂量对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是独立的影响因素。LD起始治疗时间与运动并发症无相关性。运用DA起始治疗可以减少DK的发生(CALM—PD:HR=0.37,95%CI:0.25~0.56,P〈0.001;PELMOPET:HR=0.48,95%CI=0.29~0.80,P〈0.001;Ropinirole 056:HR=0.4,95%CI:0.2—0.8,P=0.007;REAL—PET:HR=8.28,95%CI:2.46~27.93,P〈0.001)。LD疗程与运动并发症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结论从目前的研究可以初步分析出影响PD运动并发症的因素,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作出评估。
- 周明珠刘振国陈伟陆丽霞吴佳英戚辰
- 关键词:帕金森病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异动症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制备治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制备治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自然提取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重组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聚乙二醇修饰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糖基化修饰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或人血清融合的促红细...
- 刘振国袁伟恩张奇昕戚辰
- MPP^+诱导SK-N-SH细胞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SK-N-SH细胞在受到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损伤时,细胞内热休克蛋白(HSPs)的表达。方法SK-N-SH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PP+制备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分别于培养24 h和48 h时,检测细胞存活率,选择合适的MPP+实验浓度。免疫印迹法(W estern b 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细胞内Hsp70、Hsp40(HD J-1和HD J-2)和Hsp90的变化。结果细胞存活率检测表明MPP+合适的实验浓度为10~500μmol/L。W estern b 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均显示250μmol/L MPP+处理24 h,细胞内Hsp70含量明显升高(P<0.05);MPP+处理48 h,Hsp70含量随MPP+浓度的升高而下降;Hsp40/HD J-1和Hsp90的变化趋势基本与Hsp70相同;而HD J-2在细胞内的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HSPs的含量在MPP+制备的PD细胞模型中,随MPP+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 范国华陈生弟戚辰赵静
- 关键词:帕金森病热休克蛋白MPP^+诱导
-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 2013年
- 手抖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往往令老人们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但并不是出现手抖就是帕金森病,也不是所有帕金森患者都会手抖,帕金森病的手抖应该符合静止性震颤的特点。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因多在大脑。引起双手震颤的原因有许多,我们需要先了解震颤的类型。震颤可分为生理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两大类。
- 戚辰刘振国
- 关键词:帕金森病手抖静止性震颤双手震颤老年人病因多
-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脑缺血大鼠模型ERK表达的影响
- 目的通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模型大鼠,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ERK1/2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组...
- 王晓蓉干静戚辰浦政刘振国
-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缺血半暗带区ERK大鼠模型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EPO溶于生理盐水,配制成5 U/μl的注射液,首先通过SD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EPO(0,2500,5000,10000 U/kg),检测EP...
- 戚辰干静吴娜宋璐袁伟恩刘振国
- 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药物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脑缺血手术组(给药手术组)、生理盐水预处理脑缺血手术组(对照手术组)和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非手术组(给药非手术组),每组30只,预处理时间均为5 d。对两手术组大鼠行改良线栓法手术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8、24、72 h断头取脑,切取左侧(缺血侧)及右侧相应脑组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时间点双侧脑组织中ERK1/2和p38 MAPK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p-ERK1/2和p-p38 MAPK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脑组织中ERK1/2和p38 MAPK总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药非手术组比较,给药手术组和对照手术组术后8 h左侧(手术侧)脑区的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术后24 h和72 h的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药非手术组比较,给药手术组和对照手术组术后8、24、72 h左侧脑区的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且对照手术组高于给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可能在脑缺血早期发挥脑保护作用。
- 浦政干静王晓蓉戚辰
-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