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鸿鸣

作品数:55 被引量:547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0篇盆地
  • 18篇四川盆地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9篇油气
  • 8篇源岩
  • 8篇烃源
  • 8篇烃源岩
  • 7篇气藏
  • 6篇盐岩
  • 6篇碳酸
  • 6篇碳酸盐
  • 6篇碳酸盐岩
  • 6篇天然气
  • 6篇气田
  • 6篇海相
  • 6篇储层
  • 5篇砂岩
  • 5篇气源
  • 5篇海相烃源岩

机构

  • 40篇西南石油大学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15篇西南石油学院
  • 5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克拉玛依职业...
  • 1篇四川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55篇戴鸿鸣
  • 19篇王顺玉
  • 12篇黄清德
  • 12篇王海清
  • 10篇黄东
  • 7篇杨毅
  • 6篇杨跃明
  • 4篇王廷栋
  • 4篇王海清
  • 3篇廖细明
  • 3篇王应容
  • 3篇王逊
  • 2篇周子琰
  • 2篇李跃纲
  • 2篇段勇
  • 2篇贺雪萌
  • 2篇黄籍中
  • 2篇闫伟鹏
  • 2篇杜诚
  • 2篇王玮

传媒

  • 8篇天然气工业
  • 8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海相油气地质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勘探家(石油...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科技.人才....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内江科技
  • 1篇新疆石油科技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7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五指山地区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2009年
五指山构造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由于构造运动频繁、地质条件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油气勘探进程。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结果以及实测的有机地球化学数据,分别从残余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生烃强度等4个方面对其烃源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二叠统;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以腐泥—偏腐泥混合型为主;成熟度较高,现今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以产气为主;生烃强度计算结果表明,下寒武统、下志留统烃源岩条件最好,是其主力烃源层系,平均生烃强度分别为:63×108m3/km2、44.5×108m3/km2。从烃源岩条件看,五指山构造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物质基础。
黄东王逊戴鸿鸣贺雪萌高贵冬
关键词:四川盆地有机地球化学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
大巴山、米仓山南缘烃源岩特征研究被引量:28
2000年
通过大量的实验资料,首次系统地对勘探新区大巴山、米仓山南缘不同时代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是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层系;与四川盆地类似,新区内Ⅰ级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Ⅰ型—Ⅱ_1型干酪根,且横向分布稳定,现今均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古生代时期源岩热演化程度较低,源岩的油气生成相态明显受株罗系地层沉积厚度的控制;下寒武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三叠纪末—株罗纪初,气态烃的大量形成时间为早侏罗世末—晚侏罗世;下志留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气态烃大量形成的时间为中侏罗世末—白垩世;下二叠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气态烃大量形成的时间为晚侏罗世—白垩纪。
王顺玉戴鸿鸣王海清黄清德
关键词: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热演化有机质丰度干酪根
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发展
2001年
廖细明杨兆中戴鸿鸣何苏邱黎樟
关键词:高校
开发中后期的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被引量:30
2006年
油藏描述就是对油藏的各种参数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也就是要建立反映油藏构造、沉积、成岩、流体等特征的三维油藏地质模型。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精细描述的核心是剩余油评价,其前提是具体分析研究油藏地质特征。在结合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油藏精细描述的内容、特点,并针对开发中后期油藏的具体情况归纳总结了一系列实用、有效和先进的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以及未来发展动态等,说明了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是现代油藏描述发展的必然,是进一步开发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
王君戴鸿鸣范毅
关键词:油藏描述油藏精细描述储层模型剩余油分布规律
一种新型沥青溶解剂的室内研究
1999年
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以凝析油为主体溶剂,添加30%~50%经处理的焦煤油,再加0.1%~0.5%的表面活性剂,通过乳化、增溶作用成为一种新型复合溶剂体系。此溶剂对沥青、石蜡及胶质具有很好的溶解能力和解堵效果,且溶剂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无毒,便于油田使用。
戴鸿鸣王顺玉李建波梁发书
关键词:复合溶剂沥青胶质解堵渗透率油井防蜡
天然气横向运移研究——以四川盆地磨溪气田为例被引量:14
1998年
以四川盆地中部雷口坡组一段碳酸盐岩干气藏为例,说明了如何采用地球化学方法追踪再分配天然气的横向运移。
戴鸿鸣黄清德王海清胡礼国
关键词:天然气四川盆地气田
川西北异常高压区须家河组砂岩孔隙演化特征被引量:8
1992年
本文研究了砂岩成岩作用和有机质热演化历史,探讨了川西北异常高压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集层孔隙演化的特征,指出次生孔隙的主要发育时期在J_2中期—J_3中期,并结合天然气性质和油气生成、运移规律阐明了砂岩储集层的致密性和非均质性以及异常高压的形成、保存条件,提出今后勘探该区应注意寻找裂缝和次生孔隙发育的地层圈闭油气藏。
戴鸿鸣
关键词:圈闭孔隙演化砂岩
四川盆地寒武系—震旦系含气系统成藏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块被引量:56
1999年
加里东古隆起震旦系含气层是四川盆地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但自发现威远大气田至今已35 年,尚未找到类似的第二个大气田,究其原因,除由于震旦系含气层勘探程度较低外,还由于古隆起上油气藏形成后又遭受了不同地质作用的改造。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和方法,剖析威远大气田和资阳含气地区,指出:四川盆地寒武系—震旦系含气系统具有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要素和成藏过程;圈闭形成早晚及隆起幅度、储集层渗透性是影响油气聚集丰度的主要因素;喜山期形成的圈闭可聚集大范围内高—过成熟天然气和古隆起上“回返”的天然气,有利于形成大中型气田;古隆起上岩性圈闭可形成“残留型”气藏。认为有利勘探圈闭类型主要为威远式背斜圈闭和古岩溶形成的岩性圈闭,提出威北—资阳、高石梯—龙女寺、荣昌—大足以及川西区南部等4 个现实的有利勘探区块。图5 表1 参7(
戴鸿鸣王顺玉王海清黄清德
关键词:寒武系震旦系含气系统油气成藏
白马庙气田侏罗系天然气地化特征被引量:6
2004年
川西地区白马庙气田侏罗系的天然气 ,以往大都认为是来自上三叠统煤系地层 ,但对具体来源于上三叠统哪一个层位却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的认为是须二段气藏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气藏 ,有的则认为是来自须五段地层。根据天然气组成、碳同位素、凝析油 (天然气浓缩烃 )轻烃和储集层沥青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综合研究 ,表明白马庙气田侏罗系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是上三叠统煤系地层中不同烃源层生成天然气的混合产物 ,其中以须二段气藏气为主。天然气组成甲烷含量高 ,干燥系数大 ,碳同位素组成重 ,储层抽提物的甾烷成熟度参数都表明侏罗系的天然气成熟度较高 ,是高成熟阶段的产物 ,具晚期运移和聚集成藏的特征。从区域地质背景上看 。
王顺玉戴鸿鸣王海清蔡开平杨跃明王应容
关键词:碳同位素轻烃储集层沥青气源
石油工程个人数据助理PEPDA系列产品的研制与应用
孙彪廖细明周荣辉李允黄建全古发刚袁其骥王寿喜王胜涛陈利学罗明高蒋建勋郑云萍刘彬胡明范锐郭建春黄诚梁光川张白林杨明松唐洪胡雪涛蒲小燕何炎戴鸿鸣邓江明
该系列产品包括地质工程师助手、钻井工程师助手、采油(气)工程师助手和集输工程师助手。每个产品的行业内容有:工程计算与分析、设备技术手册、操作规程规范、生产管理信息收集与管理、工程单位换算、油矿辞典。它主要实用于石油行业的...
关键词:
关键词:石油工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