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奇
- 作品数:92 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中国棉花质核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自从Meyer等于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了第一个具有异常棉细胞质的雄性不育材料开始,国内外对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及其应用的研究便深入展开。纵观目前中国现有的棉花CMS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由于各种类型的棉花CMS的基因来源、生理生化基础、细胞学行为以及性状表现上存在着差异,在三系配套研究及利用上尚存在诸多疑惑。为此,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探明棉花CMS的败育机理,克服不育细胞质对F1代的负效应以及昆虫传粉媒介问题,对于棉花三系配套在生产上的快速推广和利用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 李成奇石跃进任雪峰潘转霞袁钧
- 关键词: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败育机理
- 晋A棉花胞质不育系的研究
- 潘转霞石跃进刘巷禄袁钧李成奇朱永红
- 关键词:胞质不育系中棉所
- 气象因素对旱地棉花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6
- 2003年
- 研究了气象因素对旱地棉花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9年试验资料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和有关性状影响的大小,因生育时期而异。整个生育期间,干燥度和蒸发量是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株铃数、铃重和绒长与其关系密切;苗期,蒸发量是主要决定因素,铃重与其关系密切;蕾期,降雨量是主要决定因素,铃重和株高与其关系密切;铃期,蒸发量和积温是主要决定因素,株铃数、绒长和生育期与其关系密切。其间,各因素对有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了较高的同步性。由此认为,这一规律可作为旱地棉田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并提出了旱地棉花育种和栽培的有关方略。
- 袁钧石跃进潘转霞刘巷录李成奇
- 关键词:旱地产量性状农艺性状气象因素
- 30个陆地棉主栽品种的DNA指纹图谱
-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当前我国农作物种子纯度低劣状况普遍存在,各级农作物品种审定机构和种子生产部门对品种纯度鉴定日益重视。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在我国不同生态棉区曾经或正在种植的30个陆地棉主栽品种的D...
- 王清连李成奇胡根海张志勇付远志张金宝
- 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株型性状与皮棉产量的关系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株型性状与皮棉产量的关系,可以为通过株型选择实现棉花的生态穿梭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百棉1号和TM-1形成的陆地棉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山西运城(环境Ⅰ)和河南新乡(环境Ⅱ)2个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对陆地棉株型性状与皮棉产量进行了变异、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相比株型性状,皮棉产量更易受环境影响;不同环境下总果枝数和有效果枝数与皮棉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环境下株高和有效果枝数对皮棉产量均具有正向直接通径作用,在环境Ⅰ株高的贡献最大,在环境Ⅱ有效果枝数的贡献最大;回归分析进一步证明不同环境下有效果枝数对皮棉产量均有正向显著影响,在环境Ⅰ可通过选择总果枝数和有效果枝数促进高产,在环境Ⅱ可通过选择株高和有效果枝数促进高产。【结论】株高、总果枝数和有效果枝数对皮棉产量的贡献较大,但在不同环境中要注意选择的偏重性。
- 刘巧王园园张雪敏王清连李成奇
- 关键词:陆地棉株型皮棉产量通径
- 棉花品种资源群体结构与连锁不平衡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利用棉花9个连锁群上的79个微卫星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对收集的204份陆地棉品种(系)组成的品种资源群体进行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群体可划分为3个群体,其中两个群体分别由3个亚群体组成。群体中,47%的标记位点之间可以观察到显著的LD(P≤0.05)。LD在遗传距离小于120 cM范围内普遍存在。在决定系数r2≤0.05时,LD在0.01单位的平均衰减距离为29.7 cM,在r2≥0.05的条件下能观察到的LD最大遗传距离为31.4 cM,在r2≥0.1时能观察到LD的最大遗传距离缩小到3.4 cM。群体的连锁不平衡状况表明本研究群体可用于重要育种性状的关联分析。
- 张友昌别墅易先达张成李成奇秦鸿德
- 关键词:陆地棉数量性状位点分子标记
- 试析《作物育种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被引量:8
- 2010年
-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技术性、理论性、实践性均很强的综合应用学科。根据本课程教学特点和现代农业对农作物育种的要求,从学科性质、任务、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现场实验等方面对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 王铁固李成奇
-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特点
- 百棉3号、百棉018杂交种及其亲本SSR指纹图谱构建被引量:1
- 2011年
- 以我国不同生态棉区种植的33份棉花自交系品种和1份棉花杂交种品种为背景材料,构建了百棉3号、百棉018杂交种及其亲本的SSR指纹图谱。20对核心引物分属棉花15条染色体,共检测到116个等位基因,平均5.8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平均为0.723。引物NAU2627、NAU1255、NAU1043、NAU1085在百棉3号亲本间的多态性为共显;引物NAU1028、NAU2092、NAU3337、NAU4024、NAU1043、NAU3110在百棉018亲本间的多态性为共显。引物组合NAU1028/NAU1085、NAU1028/NAU1043/NAU5262、DPL0209/NAU2869、NAU1028/NAU5104、NAU2121/NAU3703、NAU2092/NAU2869可分别将百棉3号母本、百棉3号父本、百棉3号、百棉018母本、百棉018父本和百棉018与其他所有材料区分开。2个杂交种的共显性分子标记和引物组合指纹图谱相结合,为其真伪鉴定和纯度检测提供了分子依据。
- 李成奇王晓芸刘莹王清连
- 关键词:杂交种亲本简单序列重复标记指纹图谱
- 棉花晋A及其保持系酯酶过氧化物酶PAGE电泳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晋A棉花质核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作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晋A及其保持系两种同工酶在所有器官上均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酶带,在营养器官上无较大差别,说明它们具有基本一致的遗传背景。受育性基因的影响,进入生殖阶段,在造孢细胞增殖时期的花蕾上,晋A较其保持系明显缺少特征谱带,表明在此阶段雄性不育基因调控了同工酶的合成,导致花粉粒发生败育。
- 李成奇石跃进潘转霞袁钧刘巷禄任雪峰
- 关键词:保持系棉花酯酶过氧化物酶PAGE电泳雄性不育基因
- 不同生态环境下棉花早熟性与皮棉产量的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以我国近年来育成或引进的来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和北部特早熟四大棉区的172份陆地棉骨干品种(系)为材料,在河南新乡和新疆石河子两个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对棉花早熟性与皮棉产量进行了变异、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环境下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均依次为皮棉产量、始节高度、果枝始节、苗期、蕾期、花铃期、生育期;各早熟性状间的相关在两环境中基本一致,但各早熟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在两环境下差别较大;对皮棉产量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早熟性状在新乡是果枝始节,在石河子是始节高度;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在新乡可以通过降低蕾期、提高果枝始节促进皮棉产量,在石河子可以通过降低花铃期、提高始节高度促进皮棉产量.研究结果为早熟、高产棉花的生态穿梭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成奇李鹏云王浩丽付远志王清连
- 关键词:生态环境早熟性皮棉产量通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