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敏
- 作品数:49 被引量:316H指数: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被引量:7
- 2011年
- 马克思恩格斯对空间有着深刻的洞见,在他们的空间分析视域中,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空间生产样态,资本主义亦不例外。与前资本主义时代相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人类空间生产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于"地理-物理空间"的扩大,更关涉"社会-经济空间"的拓展和"文化-心理空间"的变迁,三者辩证统一于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过程中,这些探讨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当代人类的空间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春敏
- 关键词:资本主义
- 论马克思辩证法中的“中介”——兼论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异被引量:2
- 2022年
- 黑格尔辩证法中的中介的主要规定性包括:其一,中介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关涉内容本身,是内容的自我规定;其二,中介是以否定的形式呈现的,但中介通向对立双方的和解,是以否定的形式呈现的一种肯定;其三,所有有限之物都是自身中介的。马克思辩证法中的中介主要分为概念中介和实践中介两个层次,其中,概念中介是中介范畴的抽象层次,是以抽象范畴的形式呈现的概念运动,概念中介的本质是自否定推动的差异的生产;实践中介是马克思超越黑格尔辩证法的维度,是人的感性的对象化活动,是概念中介的真正本质,并通向真正的历史科学。马克思辩证法中的中介范畴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社会)实体性,二是社会历史性,三是开放性,四是发展性。马克思的资本分析呈现了一种很有洞见的关于“中介”范畴的形式分析,这种形式分析具体关涉:资本的直接性与过程性、资本经验与资本总体、资本的逻辑开端与现实展开、资本的中介性与未来性。
- 李春敏
- 关键词:黑格尔辩证法中介
- 否定辩证法是一种激进的辩证法吗?——以阿多诺对观念辩证法的批判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激进话语,整体而言,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思想路线主要由四个环节构成:概念的非概念与概念的客观性、唯物论的辩证法与不反映的唯物论、非同一性的展开与被中介的"个别"、语言的预设与观念辩证法的语言缺位,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每一个环节的两个面向之间都保持着理论张力。激进只是否定辩证法的表象,阿多诺的困惑涉及具体性的本真性以及与此深刻关联的意识之内思想的客观性,这本质上是关于辩证法的古老的困惑,虽然他为这种困惑注入了时代的内涵。不仅如此,阿多诺对于这种困惑的解决之道,总体而言,亦是他所批判的观念辩证法的衍生物,他并没有在实质上完成对辩证法的重构和推进。
- 李春敏
- 关键词:阿多诺否定辩证法
-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定位和价值选择
- 2008年
- 本文从人的发展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辩证关系入手,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人类城市空间历史演进的整体脉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空间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定位。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空间发展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在城市三个空间,即物质—地理空间、政治—历史空间和文化—心理空间的重构中实现城市空间与人的协调发展。
- 李春敏章仁彪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资本全球化视阈下的几个社会空间问题——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初探被引量:8
- 2010年
- 资本的全球化是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现实语境,马克思将资本对社会空间的重塑视作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从而开创了一种社会空间的"资本阐释学"。在资本的全球化进程中有三个问题马克思尤为关注:一是对落后民族和国家的空间剥夺问题,它使全球社会空间呈现为一种等级结构;二是全球自然空间的过度资本化问题,它使人与自然空间的紧张状态拓展到全球;三是虚拟资本的恶性膨胀及虚拟经济空间的风险问题,上述三个问题不仅关系到19世纪的人类社会空间的重组与变迁,而且对当代人类社会空间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春敏章仁彪
- 关键词:社会空间资本
- 价值形式的辩证法:体系的还是历史的?——兼论马克思价值形式的辩证法与阿瑟的体系辩证法的差异被引量:1
- 2022年
- 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的辩证法与阿瑟的体系辩证法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其一,“如何理解开端”?其二,是体系辩证法还是历史辩证法?其三,如何理解“形式”?其四,劳动在场还是缺场?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的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本质上是统一的,价值形式的辩证法导引出的正是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的矛盾进展,离开历史辩证法的视域,价值形式的辩证法就会导向一种纯粹概念的自我运动,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价值分析通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规定性和历史限度。而阿瑟由于高估了“形式”本身的重要性,导致了他的体系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断裂。关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方法论上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借鉴,阿瑟的探讨虽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但由于他未能洞悉到马克思价值形式分析的理论意图和实践旨趣,因而始终未能达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视野和现实关切。
- 李春敏
- 关键词:辩证法
- 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思想被引量:31
- 2012年
- 近年来,“空间正义”研究开始成为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大卫·哈维(DavidHarvey)开创性地将“社会正义”纳入其空间分析视阈,将“空间正义”作为“反资本主义斗争能够坚持的最好的评价地形”,并以此为起点对空间正义进行了辩证的多维阐释,这些阐释对于我们审视当代人类空间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对哈维的空间正义观进行梳理和探讨。
- 李春敏
- 关键词:正义思想哈维新马克思主义反资本主义领军人物
- 论当代身体生产的基本形态被引量:1
- 2021年
- 当代身体生产具有四种基本形态:一是"祛魅的身体",它是被科技参与建构的身体;二是"欲望的身体",它将爱欲作为身体的本质,爱欲的解放通向身体的解放;三是"消费的身体",它是被资本逻辑统摄的身体;四是"暴露的身体",它是被公共权力规训的身体。这四种基本形态深刻关联,现实的身体空间同时呈现为科技的空间、本能的空间、资本的空间和权力的空间。
- 李春敏
- 关键词:资本
- 科学发展观与“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 2006年
- 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根结底是“三个文明”不协调的问题,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 李春敏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 “居”的流动与现代性镜像——重思马克思关于“不列颠的农业无产阶级”的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以“不列颠的农业无产阶级”为切入点呈现了现代性视野中的“居”的实践,这一实践伴随着土地所有权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阶层身份的转换。具体来说,不列颠的农业无产阶级分化为三个阶层:现代农业中的雇佣工人、流动人口和进入城市的雇佣劳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居”开始分化,呈现为一种普遍的流动状态。这是一个“居”的贫困和“居”的剥夺不断被生产出来的过程,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居”的秩序的现实生成过程。马克思以这三个阶层为例,呈现了资本逻辑下雇佣工人的“居”的困境和传统农村社区的衰落,这是其后续探讨居住正义的逻辑起点。
- 李春敏
- 关键词: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