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建

作品数:77 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25篇政治法律
  • 19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17篇包容性
  • 8篇主义
  • 6篇执政
  • 6篇人口
  • 6篇社会主义
  • 6篇思维
  • 6篇教育
  • 5篇邓小平
  • 5篇中国共产党
  • 5篇共产党
  • 5篇国共
  • 5篇包容性发展
  • 5篇辨正
  • 4篇哲学
  • 4篇政治
  • 4篇执政理念
  • 4篇中国可持续发...
  • 4篇视域
  • 4篇唯物
  • 4篇逻辑

机构

  • 24篇淮北职业技术...
  • 22篇浙江理工大学
  • 13篇淮阴师范学院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西北大学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合肥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银川市委办公...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共江苏省委...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共阜阳市委...

作者

  • 77篇王新建
  • 6篇程恩富
  • 5篇张启鹏
  • 3篇童云
  • 2篇高建昆
  • 2篇郑显理
  • 2篇唐灵魁
  • 2篇彭漪涟
  • 2篇赵平
  • 2篇李建忠
  • 2篇靳慧
  • 2篇王梦哲
  • 1篇陆建华
  • 1篇董凤
  • 1篇艾丹
  • 1篇葛小琴
  • 1篇李炳炎
  • 1篇王文焕
  • 1篇王浩
  • 1篇周勇

传媒

  • 10篇淮北职业技术...
  • 8篇马克思主义研...
  • 5篇管理学刊
  • 3篇学术界
  • 3篇中国城市经济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哲学研究
  • 2篇煤炭高等教育
  • 2篇荆门职业技术...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淮北煤炭师范...
  • 2篇现代商业
  • 2篇福建江夏学院...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人口研究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与展望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人口资源环境构成的可持续发展作了大跨度的回顾,考察了其现实和制约状况。认为在中国未来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控制人口数量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注重人口结...
Cheng Enfu程恩富Wang Xinjian王新建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口结构环境保护经济增长
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学术创新的辩证思维进路
2022年
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秉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观,进行了持续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创新,表现出对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客观性、联系性、发展性,矛盾分析、对立面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原则的自觉遵循,对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辩证思维方法的娴熟运用。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在学术创新的辩证模式上所展现的广阔的现实场域、深邃的问题审思和开放的理论体系,理论创新与政策创新的良性互动所形成的若干马克思主义观,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上与党中央的真正一致性,已充分表明该学派在守正创新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扬弃西方主流经济学、积极建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等方面,均已形成鲜明的思维进路、发展机制和理论特质。
王新建高建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
论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实现机制被引量:5
2005年
江泽民三个“一致性”的论述作为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集中而又充分的体现。它关涉到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执政宗旨长远的价值意向和实践诉求,为我们党实现执政为民理念规定了必须始终遵循的理论原则、工作机制和实践路径,成为我们党当下和今后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具有长远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王新建
关键词: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
“十个结合”宝贵经验研究评介
2011年
"十个结合"宝贵经验的研究呈现出如下特征:重视和认同程度较高,研究视角多样,辩证性解读深刻,学风意识自觉清晰。然重要性解读多而机制性研究少,文献复述多而独特性研究少,经验性解读多而创新性研究少,"十"面俱到多而重点突破少,全局性概括多而针对地域剖析少等,是为不足。今后的研究应限"多"增"少",以促"十个结合"厚重的政治分量和深刻的理论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王新建张启鹏
关键词:哲学方法论学风
近年来我国社会平等问题研究概览被引量:2
2007年
王新建季正矩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多层面
“三个代表”概念体系的创新特征与方法论启示
2004年
"三个代表"概念体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专题式的理论表现形式,自觉的逻辑构架,高度的理论抽象与强烈的实践取向有机结合等创新特征,对于我们创建和发展中国自己的概念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作用。
王新建
关键词:方法论启示
决策思维——由抽象到具体被引量:2
2004年
科学决策的操作过程的逻辑顺序 ,同时也是决策思维的逻辑行程。这种决策操作过程与思维逻辑进展的一致性 ,充分体现出决策思维过程由简单到复杂。
王新建
关键词:决策思维逻辑顺序抽象思维
“三个代表”科学理论和科学理想的统一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004年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从来都是科学理论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也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统一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要切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出现的种种理论与实践。
王新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冯契理论创新的民族意识和人民情结及启示
2016年
冯契先生的理论创新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意识和人民情结,它突出地体现在先生对自己民族、国家的关怀和责任、使命意识之上,表征于先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挚爱和发展光大之上,体现在先生始终恪守面向人民大众研究的宗旨,对人民群众"自由意志""独立人格"的关切和倡导之上。冯契先生理论创新与民族意识、人民情结的统一路向说明:学者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是实现理论研究"新突破"的强大动力;学者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自信和热爱,是理论研究之根;学者自身应努力自省,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以为当下中国的道德建设率先垂范,不断推动"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的建设实践。
王新建
关键词:民族意识
包容性转变的迷局与方向——共同富裕实现理路蒙太奇
2012年
对共同富裕实现理路的结集说明:"两个大局""共同富裕论""包容性转变"三者是统一的。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及时地转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转向,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包容性转变最明确的方向。
王新建石俊华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