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亚平
- 作品数:141 被引量:1,287H指数:17
-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衡阳市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合理、客观地评价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对营造优美而健康的城镇人居环境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小城镇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衡阳市17个重要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进行了实评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土地利用强度、用地结构、用地布局和土地开发投入强度是影响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城镇人居环境健康持续发展。
- 王鹏蒋清纯庄春良田亚平
- 关键词:环境评价土地利用小城镇
- 基于P-S-R模型的湘南红壤丘陵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以衡阳市为例被引量:8
- 2013年
- 针对衡阳市土地资源的特点以及问题,在国内关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了一套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模型对该区域2001—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衡阳市10年中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一直处于临界安全与较不安全水平,其中2002年和2003年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其余年份均为临界安全状态。整体上来说,衡阳市近10年来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不容乐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改善主要依赖于对土地生态环境的治理,现阶段土地的生态压力依然严峻。
- 王鹏况福民邓育武田亚平符跃鑫
-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 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126
- 2012年
-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分析了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结果显示,自1989年以来生态脆弱性在中国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形成三个发展阶段:1989-2000年,是以理论初探和区域对策等定性研究为主的初步发展阶段;2001-2007年,是以方法应用与实证评价为主,并以数量大幅度增长为特点的迅速发展阶段;2008年之后开始出现研究总结热潮和综合化研究趋势,进入由单纯数量增长转向理论内涵建设的成熟发展阶段。在脆弱性研究进展中,脆弱性实证评价研究相对发展迅速,其实证研究区域由偏于西南喀斯特地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带逐渐趋于广泛和均衡,但总体上脆弱性理论研究发展滞后于其方法应用研究,并导致目前中国生态脆弱性实证评价方法缺乏统一的理论规范;生态脆弱性实证研究仍以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为主;已有研究成果的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中,自然和经济类指标的比重和地区差异较大,社会指标的比重和地区差异较小。
- 田亚平常昊
- 关键词:脆弱性
- 从今春沙尘暴现象看西部生态建设被引量:3
- 2000年
-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风沙天气现象。今年我国的沙尘暴与常年相比 ,具有出现早、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除了气候异常这一直接的自然因素外 ,更重要的是 ,北方一些地区不合理的开发和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扩展的人为因素。因此 ,今年的沙尘暴敲响了防治西部荒漠化的警钟 ,并提示了西部生态建设的极端迫切性。今后应该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积极采取相应对策 。
- 田亚平
- 关键词:风沙天气沙尘暴气候异常土地沙化生态建设
- 高校资产管理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和方式会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理顺产权关系,实现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办学效益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和普遍关注。本文就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本人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四点措施。
- 周松秀田亚平
-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无形资产
- 紫色土山丘综合治理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 谢庭生魏晓刘代理黄剑波谢树春卢兰赵玲刘玉桥戴运兴田亚平彭熙王芳汪明衡李红李安定李苇洁吴士章李一兵王际香罗时琴
- 该项目是湖南省科委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计划,计划编号为01-891-04。2007年计划编号为2007M〈3117。应用领域为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和生态环境。应用技术原理有土壤学、农学、林学、畜牧、...
- 关键词:
- 关键词:紫色土山丘
- 基于和谐旅游视角的旅游城市构建
- 2011年
- 和谐旅游与和谐旅游城市的构建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两者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应该注重和谐旅游在和谐旅游城市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分析了和谐旅游与旅游城市构建的关系,并从和谐旅游的视角提出了旅游城市构建的途径,即通过和谐旅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和人与社会人文和谐来促进和谐旅游城市的发展。
- 黄翅勤田亚平彭惠军曾春霞
- 关键词:和谐旅游
- 南方红壤丘陵区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模拟与特征分析——以衡阳盆地为例被引量:20
- 2010年
- 人类活动强度是地理学、生态学和自然资源学等多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定量化和空间化是当前人类活动强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现有的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和空间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统计学和空间分析方法的空间模拟方法,对典型的南方丘陵区衡阳盆地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衡阳盆地工业活动高强度区呈现一极一带分布,衡阳市市区为极强区,祁东县、常宁市和耒阳市形成了一条南北走向的较强带,工业活动低强度区呈以衡阳市市区为中心的环状分布;农业活动强度分布呈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弱的趋势;交通活动整体分布较为均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国道和省道沿线;总的人类活动强度整体表现不强,但区域差异明显,衡阳市市区及其周边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最大,低强度区位于衡东县内。根据研究结果,应采取发展北部工业、加强市区对周边区域工业带动和控制西北部农业等调控策略。
- 郑文武田亚平邹君邓运员刘晓燕邓美容
- 关键词:人类活动强度南方丘陵区
- 高师地理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被引量:6
- 2005年
- 自然地理学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核心性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它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着重要的课程地位。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必须将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改革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课程的系列化与配套建设,建立科学的考察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体系;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自然地理思维过程的培养和实践性环节教学,加强综合性、系统性思维教学活动,培养创新能力,以求使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出其“宽口径、重基础、强能力”的学科优势。
- 王鹏田亚平
- 关键词:自然地理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 概念辨析与实证:脆弱生态环境与退化生态环境被引量:20
- 2006年
- 文章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认为两者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人类干扰强度的大小以及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有利于区分脆弱生态环境概念与退化生态环境概念和加深理解退化概念的相对性内涵。以衡阳盆地为例,采用以脆弱度评估间接地进行退化度与恢复度评估的新思路,定量评估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潜在脆弱性和1984年与2000年的现实脆弱性,并在其基础上分别计算出1984年和2000年相对于初始状态的绝对退化度以及1984—2000年期间的相对退化度,评估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衡阳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同时较好地诠释了有关脆弱生态环境概念的基本观点。
- 田亚平邓运员
- 关键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