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彦武
- 作品数:38 被引量:16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钢波纹管涵洞受力与变形特性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69
- 2013年
-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选取钢波纹管涵洞中间断面,在特征点布设应变片、土压力盒及变形测量仪器,对钢波纹管涵洞的力学特性、管周土压力及涵管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应变与应力、管周土压力及涵管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波纹管内、外部波峰与波谷环向拉、压变化规律一致;在最高填土高度为18.0 m时,内部涵顶测点1位置环向拉、压应变与应力值最大为1146,-930με与308,-243 MPa;涵顶竖向土压力最大值为551 kPa;变形量最大为13 mm;在高填土情况下以涵顶土压力值作为涵洞设计的设计参数。
- 冯忠居乌延玲贾彦武熊山铭王彦志
- 一种减少变形缝设置的软土地基综合管廊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地下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变形缝设置的软土地基综合管廊。本实用新型通过浇筑加强厚壁、浇筑后浇带两个步骤,完成了在变形缝上的加强厚壁、抗剪筋和后浇带的施工。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变形缝的设置,使软土...
- 丁燕高徐军贾彦武任有锋商岸帆韩文斌刘洋张萌张博俱军涛巨龙薛旋李权
- 文献传递
- 一种超大桩间距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桩间距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沿基坑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施工两排支护桩,当支护桩的施工处有既有构筑物时,跨越既有构筑物后施工支护桩,支护桩施工完后,在支护桩顶部施工冠梁,然后在既有构筑物两侧的支护桩之间...
- 吕佼佼高徐军张友科刘园苏国省柳兴旺白鹤甘鹏山秦青阳韩文斌贾彦武查亚辉俱军涛马高峰
- 文献传递
- 钻孔压浆桩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 2001年
- 通过工程实例 ,介绍了钻孔压浆桩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 。
- 王有军陈明菊贾彦武
- 关键词:高层建筑钻孔压浆桩承载力
- 一种减少变形缝设置的软土地基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 本发明属于城市地下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变形缝设置的软土地基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浇筑加强厚壁、浇筑后浇带两个步骤,完成了在变形缝上的加强厚壁、抗剪筋和后浇带的施工。本发明减少了变形缝的设置,使软土地...
- 丁燕高徐军贾彦武任有锋商岸帆韩文斌刘洋张萌张博俱军涛巨龙薛旋李权
- 文献传递
- 钢波纹管涵洞受力与变形特性现场试验分析被引量:30
- 2011年
- 为搞清公路路基钢波纹管涵洞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其在路基填筑过程中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波纹管涵洞内侧主要承受压应力,外侧主要承受拉应力;最大填土高度时,拉、压应力均在30 MPa左右;断面内、外侧的应变应力出现相反的拉压变化规律,且涵顶两侧45°位置为受力薄弱点.说明实际钢波纹管涵洞设计与施工中应给予关注,特别是在高填土荷载作用下,应对相应的部位进行加强或从施工工艺上采取措施.
- 乌延玲冯忠居王彦志贾彦武熊山铭
- 关键词:路基工程钢波纹管涵洞
- 砂桩法处理地基
- 1997年
- 1 概述 砂桩是挤密桩的一种,砂桩主要在地下水位以下的松砂等地基中起振密和挤密作用,在软弱粘性土中经置换作用可以构成砂桩形成软上复合地基并能加速土层的固结排水作用。
- 李荣海贾彦武
- 关键词:砂桩处理地基挤密作用排水固结
- 浅析不良地基处理方法被引量:1
- 2010年
- 在长期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见软弱不良的地基。这种地基会导致建筑物沉降量过大,沉降时间过久且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不良软弱地基的加固和处理,以避免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 贾彦武
- 关键词:换土垫层软粘土
- 泥岩隧道施工技术对围岩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结合梁家山公路隧道工程实际,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泥岩隧道的三维空间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施工工序下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点的沉降变形量及其水平收敛规律,研究分析了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对泥岩隧道的围岩应力分布、沉降变形及其水平收敛规律的影响.计算成果表明,围岩应力发生显著变化的位置主要出现在隧道开挖面附近距洞壁1~3 m范围内,最大累计沉降量出现在隧道拱顶,其量值达35.9 mm,最小累计沉降量出现在相对稳定的拱底,其量值为1.7 mm.随着隧道施工的进行,水平收敛曲线整体上呈减小趋势,隧道围岩应力变化及其沉降变形基本稳定.
- 冯忠居朱登远彭小兵丁志峰熊山铭贾彦武
- 关键词:泥岩数值模拟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工技术
- 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填封处治技术
- 2013年
- 针对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常出现的裂缝病害,通过对裂缝破损形式、机理、填封处治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了一套具有适用性和推广性的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裂缝填封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作为填封材料填封后,使用寿命最长达7 a,平均寿命在2 a以上,裂缝处于干燥状态下填封效果最佳,该研究成果可供相关工程借鉴。
- 贾彦武熊山铭李萌
-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