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浩成

作品数:47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外科
  • 15篇手术
  • 13篇视神经
  • 12篇颅底
  • 11篇内镜
  • 10篇神经外科
  • 10篇病变
  • 9篇切除
  • 8篇外科治疗
  • 7篇神经管
  • 7篇视神经管
  • 7篇外伤
  • 6篇外伤性
  • 6篇眶尖
  • 6篇减压术
  • 5篇眼眶
  • 5篇神经病
  • 5篇视神经病
  • 5篇视神经病变
  • 5篇视神经管减压

机构

  • 4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7篇刘浩成
  • 24篇邱锷
  • 23篇张天明
  • 21篇张家亮
  • 20篇傅继弟
  • 20篇康军
  • 18篇李永
  • 12篇孙思
  • 11篇赵尚峰
  • 11篇赵景武
  • 11篇王卫
  • 9篇董浩
  • 7篇付继第
  • 6篇杨澎
  • 6篇吴江平
  • 6篇徐勇
  • 5篇周军
  • 5篇宋维贤
  • 4篇史季桐
  • 4篇吴江平

传媒

  • 7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眼科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 1篇首届中国中青...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鼻眶部骨性病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将颅鼻眶部划分不同区域,并讨论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收治74例颅鼻眶部骨性病变患者,按手术所需将颅鼻眶部划分成四部三区。根据不同部位的病变,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在术中结合使用影像导航及鼻内镜技术。结果2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除早期1例失明外,术前视力高于0.1的术后视力恢复较好,术前视力低于0.1的术后视力稍有改善或基本维持术前状态。53例占位性病变其中病灶全切45例,约占84.9%,大部切除8例。术后无眼球内陷者。鼻塞均有好转。位于眶尖部的病灶切除后症状基本消失且无视神经损伤。结论选择避免面部切口的经颅入路可更好地显露手术野,使用术中影像导航及鼻内镜技术能提高全切率,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
邱锷张天明刘浩成
关键词:颅底眶肿瘤鼻窦内窥镜检查
腹腔镜技术在神外分流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腹腔镜技术在神经外科分流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脑积水及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与常规组(n=41),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分流术,常规组行常规分流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术后分流管梗阻、腹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并取得随访,平均随访(12.0±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及腰椎平片检查。观察组中脑积水患者脑室均缩小至正常,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引流管均在肝隔面。观察组术后发生堵管2例(6.45%),常规组发生11例(26.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观察组感染1例(3.23%),常规组感染3例(7.32%);常规组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及分流管脱出3例(7.32%),观察组未发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分流术疗效确切,术后分流管堵管率低,患者创伤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王卫张家亮刘浩成计嘉军付建柱康军
关键词: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分流术腹腔镜检查
蝶骨大翼切除在颅眶沟通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张天明付继弟邱锷赵景武刘浩成
关键词:颅眶沟通肿瘤切除转移癌泪腺肿瘤病理
颅眶联合异物损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附62例报告)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探讨颅眶联合异物损伤的常见临床分型、神经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颅眶联合异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异物存留位置分为眶内型(Ⅰ型)及眶-颅型(Ⅱ型),其中Ⅱ型根据异物入颅位置分为眶上壁型(ⅡA型)、眶尖型(ⅡB型)及眶外侧壁型(ⅡC型).经眶手术12例,神经内镜经鼻手术8例,开颅手术39例,异物直接拔除3例.术后均给予抗感染等治疗.结果 62例患者中,Ⅰ型20例;Ⅱ型42例,其中ⅡA型17例,ⅡB型20例,ⅡC型5例.59例完整取出异物.39例开颅者术后均无脑脊液漏、迟发性颅内出血、新发神经功能缺损表现.随访2个月至2年,Ⅰ型及ⅡA型预后相对良好,20例ⅡB型患者遗留眶尖综合征15例(75.0%,15/20),5例ⅡC型患者遗留神经功能缺损4例.术前视力丧失者视力恢复率低(33.3%,8/24),有残存视力者恢复率高(88.9%,2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P<0.01).30例眼动障碍患者,部分恢复15例(50.0%,15/30).18例ⅡB型眼动障碍患者中,15例遗留眶尖综合征.经抗感染治疗无一例患者发生颅内外迟发性感染.结论 颅眶联合异物损伤分型有助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早期诊断、治疗及术中尽可能完整取出异物,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徐勇李永张家亮董浩刘浩成王卫张天明康军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外科手术
视神经损伤常见合并症及诊疗策略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视神经损伤患者出现的合并症及其产生的原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478例视神经损伤患者,入院后经过头颅CT、MRI及全脑DSA检查,通过手术及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包括开颅视神经减压术、经鼻镜下视神经减压术;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脱水药物、糖皮质激素、钙离子拮抗剂、神经营养药物以及高压氧治疗。结果视神经损伤常见合并症按产生部位可分为:颅脑损伤、血管源性、神经源性、肌源性、骨源性及其他。其中以颅脑损伤(93.1%)、神经源性(43.9%)及骨源性(78.5%)合并症为主。视神经损伤常见合并症中,颅脑损伤发病率较高;创伤性动脉瘤(1.5%)、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5%)等血管源性损伤虽然发病率低,但后果严重。结论视神经损伤常见合并症亦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在治疗视神经损伤同时应予以重视并及时处理。
张家亮刘浩成傅继弟张天明
关键词:视神经外伤合并症
颅眶沟通异物神经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对于颅眶沟通异物病例的治疗经验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颅眶沟通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中金属异物13例,植物性异物5例,玻璃;塑胶类及其他性质异物10例。视神经损伤13例,眶尖综合征11例。脑脊液...
刘浩成
关键词:眼眶
文献传递
颅眶沟通异物28例的神经外科治疗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对于颅眶沟通异物病例的治疗经验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颅眶沟通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中金属异物13例,植物性异物5例,玻璃、塑胶类及其他性质异物10例。视神经损伤13例,眶尖综合征11例。脑脊液鼻漏13例,脑脊液眼漏3例,肢体偏瘫2例。28例均进行头颅CT检查,并加作眼眶水平及冠状位CT;对金属异物病例行DSA检查,非金属异物行MRA检查。对22例患者进行了额眶开颅异物取出术,6例行直接拔除术。术后给予抗感染及营养神经治疗。结果自眶顶入颅的异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自眶上裂刺入的异物,术后偏瘫2例,眶尖综合征6例。结论颅眶沟通异物患者需早期诊治,避免漏诊。异物取出术应避免遗漏,直接拔除术前应详尽检查与颈内动脉关系。拔除异物对患者损伤较小,但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刘浩成邱锷张天明赵景武宋维贤傅继弟
关键词:眼眶
腹腔镜辅助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23例
刘浩成王卫张家亮计嘉军付建柱高峡康军
参苓白术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脾虚泄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脾虚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研究。试验组(2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参苓白术散加减。...
赵尚峰张家亮李永刘浩成王卫徐勇郑召科傅继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重型颅脑损伤脾虚泄泻
文献传递
外科治疗颅骨纤维性结构不良被引量:4
2004年
殷大力刘浩成张天明
关键词:颅骨纤维性外科治疗视神经管遗传性疾病全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