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波
- 作品数:66 被引量:3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协和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从发明专利视角分析山药开发现状被引量:4
- 2016年
- 利用发明专利信息,对山药Dioscoreae Rhizoma的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Espacenet及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收集专利信息。之后借助Python、R语言、SQLite等工具,对收集的专利信息进行筛选、整理、统计、分析、可视化等操作。得到了专利数据中反映山药的开发形势、趋势、国际格局及功能偏好、配伍偏好等方面的信息。从发明专利的视角可以看出,山药的开发目前处于发展初期;中国大陆对其开发投入很多,其他地域的投入较少;中国大陆的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美国吸引的外地专利申请最多;专利申请涉及最多的是山药对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和全身保护或抗毒剂等方面的治疗作用,具体的功能有助消化、治疗高血糖症、提高免疫力;其主要配伍思路有甘温益气、补脾益气等。
- 张一江马运运孙志一刘海波彭勇
- 关键词:山药薯蓣专利信息代谢疾病
- 四种清热效果的现代药理学特征
- 目的:寻找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和清热泻火四种效果在现代药理作用上的区别。方法:收集、整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清热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信息,使用Logistic回归和关联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了一批与这四种清热...
- 刘海波周家驹彭勇肖培根
- 关键词: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泻火LOGISTIC回归
- 当前中药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9
- 2009年
- 简要回顾了中药信息学的发展历程,通过与化学信息学等学科的比较,在建设信息学类型的中药数据库、中药数据的计算机化存储格式和中药传统药效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
- 刘海波彭勇肖培根周家驹
- 关键词:中药数据库中药信息学
- 三种达玛烷型皂苷的生物药剂学分类及吸收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g_1、三七皂苷R_1的生物药剂学分类(BCS)及吸收机制。方法:首先运用Star Drop软件预测三种皂苷的溶解特性及其吸收是否受P-糖蛋白(P-gp)调控,进一步通过实验测定三种皂苷的溶解度,并以Caco-2细胞单层为模型进行双向转运实验,通过研究时间、给药浓度、P-gp抑制剂对模型药物转运的影响,确定其BCS分类及初步吸收机制。结果:人参皂苷Rb_1、Rg_1为高溶解性药物,三七皂苷R_1为低溶解性药物。Star Drop模型预测溶解性与P-gp结果和实际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三种药物的表观渗透系数(P_(app))均小于14.96×10~(-6)cm·s^(^(-1)),为低渗透性药物,在Caco-2细胞单层的转运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_(app(BL-AP)/(AP-BL))均小于1.5。维拉帕米能降低人参皂苷Rg_1和三七皂苷R_1的转运速率,对人参皂苷Rb_1无影响。结论:人参皂苷Rb_1和Rg_1为BCSⅢ类药物,三七皂苷R_1为BCSⅣ类药物。三种药物均以被动转运为主,且转运不受P-gp调控,同时维拉帕米对人参皂苷Rg_1和三七皂苷R_1的转运有抑制作用。
- 苏元元付宇李楠楠高尧春刘海波董政起
- 关键词: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CACO-2细胞单层模型表观渗透系数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被引量:44
- 1996年
- 目的:分析一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II型斑块的发生率、主动脉根部及冠状静脉窦(CS)血浆凝血烷B2(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a。(6-酮-PGF1a)含量的变化。方法:42例患者(冠心病29例,非冠心病13例)纳为受试对象。对冠心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SA)9例,UA20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的形态学分析。对所有受试对象,同时采集升主动脉根部(AO)及CS血进行血浆TXB2及6-酮-PGF1a的测定(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UA患者II型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A者(60%对11.1%,P<0.05);II型斑块患者血浆TXB2CS/AO比值明显大于其它斑块者及非冠心病患者(P<0.01,即使在UA患者中结果亦相似)。结论:UA患者II型斑块的发生率高;UA患者的发病与斑块局部血小板激活和(或)血栓形成有关。
- 刘海波刘海波高润霖陈在嘉陈在嘉姚康宝乔树宾陈纪林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
- 中药研究信息化进程的阶段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计算机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工具被引入到现代中药研究中,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通过收集和整理过去二十年间中药研究信息化领域的重要科技文献,结合管理学中的诺兰模型,分4阶段对中药研究信息化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分别是初始阶段(1990至1997年),成长阶段(1998至2007年),控制阶段(2008至未来5到10年),集成阶段。以此为基础对中药研究信息化过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 刘海波王彦峰彭勇黄璐琦肖培根
- 关键词:中药研究信息化中药信息学诺兰模型
- 基于GC-MS和网络药理学的5种柴胡挥发油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网络药理学对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窄竹叶柴胡B.marginatum var.stenophyllum(Wolff)Shan et Y.Li、竹叶柴胡B.marginatum Wall.ex DC.和黑柴胡B.smithii Wolff干燥根的挥发油成分及潜在药理活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种柴胡根中的挥发油,使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5种柴胡挥发油中化合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共鉴定出其中的55个化合物;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5种柴胡挥发油具有相似的作用靶点,如核转录因子-κB亚基1(NFKB1)、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δ(PIK3C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等,其中共有核心靶点作用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作用、鞘脂信号通路及小细胞肺癌等信号通路。结论:5种柴胡挥发油在抗感染、抗炎、保护神经及抗肿瘤方面具有潜在的相互替代作用。
- 马玉芝曾铁鑫吴佩玲郭欣慰刘海波许利嘉许利嘉
- 关键词:柴胡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网络药理学
- 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中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等的研究
- 血小板与血管壁之间相互作用可能是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冠状循环中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等的变化,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它们在冠心病不同情况下的作用及抗血小板药物等对它们的影响。 一...
- 刘海波
-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ASA冠状循环前列腺素冠脉循环
- 通过共有化合物建立中药药效和现代药理间的联系被引量:6
- 2005年
- 共有化合物是一类同时存在于多种具有相同药效的中药中的化合物。本研究寻找并分析了“泻下”、“止痛”和“清热”3类共有化合物 ,发现其现代药理活性与所属中药药效类别有很强的联系 。
- 刘海波陆爱军刘冰周家驹
- 关键词:现代药理中药药效清热止痛泻下化合物
- 基于中药化学数据库的中药信息学研究
- 本论文将信息科学引入到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具体包括:中药药理和化学信息的收集和规范化;寻找中药药理名词的现代药理解释,据此探索在理论层面沟通中西医学体系的途径;探索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基于中药活性...
- 刘海波
- 关键词:中药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