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润

作品数:21 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农业
  • 3篇金融
  • 2篇支农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碳排放
  • 2篇农户
  • 2篇农业产业
  • 2篇普惠
  • 2篇普惠金融
  • 2篇资本
  • 2篇现代农业
  • 2篇竞争优势
  • 2篇集群
  • 2篇技术进步
  • 2篇
  • 2篇产业集群
  • 2篇产业组织特征
  • 1篇贷款
  • 1篇信贷

机构

  • 21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21篇王晓润
  • 3篇尹宗成
  • 3篇孙鑫
  • 2篇张士云
  • 2篇江激宇
  • 2篇李娟
  • 1篇吴永辉
  • 1篇叶春辉
  • 1篇鹿亚飞
  • 1篇封进
  • 1篇俞飞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商业时代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管理观察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大学教育
  • 1篇太原学院学报...
  • 1篇2007年安...
  • 1篇科学技术引领...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农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可持续性探究——以安徽省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依据已有的村镇银行研究理论,运用Yaron提出的针对农村金融机构评估模型相关指标对村镇银行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采用数理分析与理论框架有机结合的分析模式对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村镇银行在支农效果上起到一定作用,并且独立经营状况良好、稳定;这一初步发展成果的取得建立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其自身微观形态的发展还有待提升,为此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等建议。
孙雨秋王晓润
关键词:村镇银行可持续性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介绍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现阶段推进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战略意义,按照技术供给到成果转化的思路剖析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王晓润
关键词:农业高新技术规模经营
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2011—2018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了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个维度(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技术的支持度)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通过作用机制的分析,得出了数字普惠金融从拓宽资金来源、促进技术创新、促进消费这三方面达到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此外,若要拓展数字普惠金融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应从完善基础设施、弥合数字鸿沟和服务小微企业来入手。最后用经验数据模型为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张琦王晓润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面板数据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要有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发展战略与空间组织形式,论文基于对安徽省肥西县三岗村苗木花卉产业集群的深入调查,发现农业产业集群作为新型实现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形式与空间载体,不仅能够拓展农业的发展空间和产业链务,建立...
江激宇张士云王晓润鹿亚飞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双碳”目标下社会资金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双碳”目标,采用全国2017—2021年23家林业A股企业面板数据,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和机制分析社会资金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信贷资金能显著促进林企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具有调节效应,社会捐赠通过与研发投入的交互项抑制林企技术创新,信贷资金和社会捐赠因林企所处地貌不同均有异质性作用。提出应提高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深化关注研发投入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对丘陵地区和非丘陵地区的林企分别实施有的放矢的“双途径”财政规划等建议。
刘熙王晓润李娟
关键词:信贷资金社会捐赠技术创新
安徽省涉农贷款配置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被引量:1
2023年
涉农贷款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安徽省各地级市的涉农贷款配置效率进行时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DEA-Tob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级市的涉农贷款配置效率整体上较高,但各市差异较大,而且由于技术进步的推动,近年来配置效率正处于上升的趋势。产业结构、城乡差异、政府支农政策、金融相关率、农村金融发展程度、银行中介能力都会对涉农贷款配置效率产生影响。据此,应通过金融机构管理、技术创新,减小城乡差距等手段提高涉农贷款配置效率。
杜彩金王晓润聂岸超
关键词:涉农贷款影响因素DEA-TOBIT模型
我国地区税收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泰尔指数及其分解,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省际税收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特征以及差异的构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带间收入差距,东部地带内的差距是构成总体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就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对策和建议。
王晓润尹宗成吴永辉
关键词:泰尔指数
收入、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消费:基于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被引量:78
2008年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1991~2004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消费决策和医疗支出大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相对而言,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年龄大的人群,其生病的概率较大;居民的医疗支出存在着财富效应;在中国农村地区,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为0.19,反映出医疗消费在农村地区是必需品。本文验证了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和健康资本三者之间存在着替代性,即相对贫穷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居民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健康资本来获得收入,从而导致其健康状况相对恶化、医疗支出增加。因此,对低收入者的医疗消费进行补贴对于提高他们的福利、缩小农村的不平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教育的供给水平来降低农村居民的患病风险。
叶春辉封进王晓润
关键词:健康资本教育
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的金融支持效率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分析,发现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连片特困区如何得到金融机构支持。对于我国特困区来说,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是在我国14个连片特困区中人口数量密集而且人口规模最大的片区,研究价值极高。在对此进行实证分析时,主要运用了最小二乘法,在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出了此片区在金融扶贫中出现的问题,并为此找到了解决的对策。
王晓润朱丽丽
关键词:金融支持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十六市为例
2024年
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收入两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有助于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推进农户增收。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安徽省十六市2011年至2020年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研究数据,主要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效果以及异质性表现。从实证来看,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上有利于增加农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且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三者均显著地促进农户收入,其中覆盖广度促进效果最明显。异质性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安徽省农户的转移性收入增收效果最明显,其次是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对财产性收入并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数字普惠金融最能促进安徽省沿江平原地区农户的收入,其次是山区,最后是淮北平原地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农户的金融需求、增加农户收入,提出了相关建议。
王晓润管林峰
关键词:农户收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