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友珍

作品数:44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市汉口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护理
  • 10篇急诊
  • 8篇急救
  • 6篇伤口
  • 4篇救护
  • 4篇护理人员
  • 4篇护士
  • 4篇急诊科
  • 3篇术后
  • 3篇皮肤
  • 3篇皮肤裂伤
  • 3篇组织胶
  • 3篇组织胶水
  • 3篇颌面
  • 3篇裂伤
  • 3篇静脉
  • 3篇急救护理
  • 3篇病人
  • 2篇蛋白
  • 2篇毒蛇

机构

  • 2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武汉市汉口医...

作者

  • 41篇胡友珍
  • 10篇黄素芳
  • 6篇张冬林
  • 5篇江敏
  • 3篇程晶
  • 3篇陈军华
  • 3篇陈丽
  • 3篇邱春芳
  • 3篇刘琼芳
  • 2篇赵欣
  • 2篇戴霏雯
  • 2篇李丽
  • 2篇郭三兰
  • 2篇白祥军
  • 2篇熊慧
  • 2篇刘湘萍
  • 2篇赵鸿
  • 2篇韩英
  • 2篇高小玲
  • 1篇张程亮

传媒

  • 6篇护理学杂志
  • 3篇临床急诊杂志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护理研究(上...
  • 2篇护理研究(中...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上海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化学习在门急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将网络化学习(E- learning)应用于门急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中,以提高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救治水平。方法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培训的医务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观察组在传统培训方法基础上应用 E- learning 培训,对2组培训医务人员进行理论考试,同时对2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考试成绩(90.88±4.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36±4.92)分,Z=-5.89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 learning 应用于门急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中,有利于医务人员更方便地获取和分享信息资源,提高门急诊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晓情况和相关知识等理论的学习成绩,提高培训管理水平、培训效果和效率。
陈军华胡友珍熊慧黄慧君
关键词:在职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化学习
皮肤裂伤患者组织胶水粘合术并发症的护理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总结组织胶水粘合术治疗皮肤裂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040例患者2073处皮肤裂伤行清创粘合术治疗,术后10例(处)出现并发症,其中7处伤口皮肤裂开,1处伤口感染,2处伤口皮下积血,采用外科处理和对症护理。结果 9例再次处理后7-14d乙级愈合,1例12 d后丙级愈合。结论组织胶水粘合术治疗皮肤裂伤疗效确切;但须合理掌握适应证及操作要点,加强术后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张冬林胡友珍黄素芳
关键词:皮肤裂伤并发症伤口裂开皮下血肿伤口感染护理
品质圈活动在急诊外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在医院扩建的情况下保证急诊外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方法:成立品质圈小组,回顾性分析急诊外科转运病人过程中发生意外及并发症的原因,并评估现有情况下病人转运中的风险,制定落实解决措施。结果:急诊外科病人转运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保障病人转运安全,工作质量得到病人及其他科室的肯定。结论:品质圈活动能使护士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急诊外科病人院内的安全转运。
戴霏雯胡友珍
关键词:急诊科品质圈危重病人院内转运
酸碱失衡三步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病,并且有着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该病如果因时间丢失而错过溶栓时机,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对于AMI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2〕,但AMI患者病情变化快,尤其易并发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出现明显血气改变和酸碱平衡失调等症状〔3〕。因此,快速诊断酸碱失衡对AMI患者极其重要。
谢拉黄素芳胡友珍毛秋婷
关键词:酸碱失衡急性心肌梗死三步法
毒蛇咬伤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的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0年6~9月留观的98例毒蛇咬伤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采用不同的程序化急救及护理策略。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88例急诊留观,病情好转出院;10例收住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程序化急救和护理对于蛇咬伤患者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郭春玲江敏胡友珍
关键词:毒蛇咬伤急救护理
合同制护士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探讨合同制护士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调查。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工作压力测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武汉市5所医院223名合同制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合同制护士抑郁、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合同制护士得分前5位的压力源分别是工作量妨碍到工作质量、工作负荷太重、晋升机会少、周围冲突应对无力和工作影响家庭生活;合同制护士学历与工作压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护龄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社会支持与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合同制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压力受较多因素的影响,需给予积极的社会支持。
刘琼芳胡友珍
关键词:合同制护士心理健康工作压力社会支持
颌面部外伤的急救护理
2002年
暴力、交通事故、灼伤、爆炸意外等引起颌面部损伤 ,常损伤软组织及骨组织 ,引起不同的全身反应。我院 1999~ 2 0 0 1年共收治 12 0例 ,95 %治疗效果满意。急救护理早期观察有无休克 ,窒息 ,颅脑损伤 ,积极抢救生命 ,抗休克 ,清除异物 ,防止窒息 ,减少出血 ,常规清创缝合 ,防治并发症 ,抗感染及术后护理 。
张平胡友珍
关键词:颌面外伤急救护理
急诊成人肠套叠10例诊治分析
2015年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特点和诊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急诊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1)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共7例(70%),有腹部肿块者2例(20%),有血便者3例(30%);(2)术前确诊为肠套叠者4例(40%),肠梗阻4例(40%),下消化道出血1例(10%),慢性肠炎1例(10%);(3)引起肠套叠的原变有:炎性病变3例(30%);肿瘤2例(20%);肠畸形1例(10%);溃疡1例(10%),出血性坏死1例(10%)等;(4)本组因3例患者要求行保守治疗外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1)成人肠套叠大部分为继发,均有肠道病变原因,小肠是成人肠套叠的易发部位;(3)早期明确诊断对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及预后有积极作用,腹部平片、B超、CT、结肠气钡灌肠等有助于成人肠套叠的诊断,CT为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应作为急诊急腹症诊断的常规检查;(4)手术为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受累肠管的长度和生存情况、患者的情况以及手术者的经验来决定。
戴霏雯胡友珍刘雪晴刘湘萍
关键词:急诊成人肠套叠
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在口腔颌面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在口腔颌面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分组,对照组170例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及伤口常规清创缝合技术,观察组180例采用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包括成立颌面损伤救治团队,实施一体化救治;合并损伤的患者开启急救通道;伤口采用组织胶水清创粘合术;与手术室、病房护士做好病情的密切交接,给患者实施无缝隙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伤口一期愈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转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为零。结论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实施优化无缝隙急救护理,优化了服务路径及流程,有效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
胡友珍陈丽郭三兰
关键词:口腔颌面损伤一体化救治优质护理服务
预见性思维在急诊病情观察中的应用被引量:37
2008年
目的为急诊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以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急诊护士进行预见性思维能力培养,使其学会应用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定时预测的预见性思维方式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结果对急诊护士预见性思维的培养,提高了急诊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急诊医疗纠纷。结论在急诊护理病情观察中预见性思维的应用可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张冬林黄素芳李秀云胡友珍
关键词:急诊科急诊护理预见性思维病情观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