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文蔚

作品数:51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5篇肿瘤
  • 12篇免疫
  • 10篇癌组织
  • 9篇胃癌
  • 9篇肠癌
  • 8篇基因
  • 6篇蛋白
  • 6篇预后
  • 6篇免疫治疗
  • 6篇分子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片段
  • 5篇微环境
  • 5篇结直肠
  • 5篇结直肠癌
  • 4篇肿瘤免疫
  • 4篇组织化学
  • 4篇组织芯片

机构

  • 26篇苏州大学附属...
  • 13篇常州市第一人...
  • 8篇苏州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医科大学
  • 4篇匹兹堡大学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宁夏医学院

作者

  • 51篇胡文蔚
  • 24篇蒋敬庭
  • 19篇吴昌平
  • 17篇陈陆俊
  • 9篇郑晓
  • 8篇徐斌
  • 7篇余应年
  • 7篇王琦
  • 6篇吴骏
  • 6篇邓海峰
  • 6篇石亮荣
  • 5篇石红兵
  • 4篇季枚
  • 4篇郑晓
  • 4篇耿一婷
  • 3篇卢斌峰
  • 3篇张学光
  • 3篇谢海洋
  • 3篇邢伟
  • 3篇陈杰

传媒

  • 1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癌变.畸变....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义技术分离筛选抑制Vero细胞非定标性突变的cDNA片段被引量:3
1999年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可诱发猴肾Vero细胞的遗传不稳定 ,在发生表达改变的表达序列标识 (EST)中 ,筛选到 1个片段 (片段 9) ,它的相关基因表达被阻断后 ,MNNG诱发的非定标突变率显著增高 (P <0 .0 5 ) .表明其相关基因的编码产物具有维持遗传稳定性 ,抑制哺乳类细胞非定标突变发生的功能 .
胡文蔚余应年陈星若宋韬谢海洋
关键词:反义RNA突变VERO细胞
烷化剂诱导的哺乳动物修复相关基因表达被引量:3
1998年
烷化剂可通过对DNA的直接攻击及使细胞处于应激状态而引起一系列反应。它可诱导许多基因表达的改变,参与细胞应激的多种功能,引起细胞对外界损伤剂的耐受,也参与癌变、突变的发生,其中诱导表达与修复相关基因可参与烷化修复的各个环节,提供细胞对烷化剂的抗性,与化学物致癌的预防相关。
胡文蔚
关键词:烷化剂DNA聚合酶病理生理学MGMT
全文增补中
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次数与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是临床关注的热点,根据个体的特征建立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是获得最佳疗效的理想方法。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中60%患者仍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合理应用化学治疗与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是提高其生存率的重要途径。由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一类新型抗肿瘤效应细胞。
蒋敬庭吴昌平沈月平陈陆俊朱一蓓石亮荣徐斌胡文蔚郑晓周颀LU Bin-feng张学光
关键词:细胞治疗胃癌杀伤肿瘤细胞消化道肿瘤
肿瘤精准诊疗新策略及转化医学研究
蒋敬庭邢伟胡文蔚郑晓陈陆俊陈杰吴晨石亮荣邓海峰王琦卢斌峰
肿瘤精准诊疗是指与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组学大数据、生物技术和新型功能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精准诊疗的基础。将精准医学理念与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基于肿瘤基因诊断、肿瘤微环境中免...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诊断免疫治疗
三基序蛋白23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2023年
三基序蛋白23(TRIM23)是TRIM家族中的一员,其编码的蛋白具有E3泛素连接酶及GTP酶双重活性,广泛参与细胞凋亡、自噬、免疫、炎症和肿瘤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TRIM23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失调,发挥癌基因的作用,促进肿瘤进展,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本文主要就TRIM2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韦珊珊胡文蔚张明玥夏玮耿一婷
关键词:肿瘤E3泛素连接酶泛素化核转录因子-ΚB
肝动脉药盒灌注氟脲苷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药盒灌注(HAI)氟脲苷(FUDR)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不可手术切除的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一种改进的介入方法植入肝动脉药盒,术后第2天开始接受HAI FUDR联合全身化疗。对治疗疗效、毒副反应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其中完全缓解1例(5.6%),部分缓解16例(88.9%),疾病进展1例(5.6%)。8例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转化率为44.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6.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0.2个月。结论 HAI FUDR联合全身化疗是治疗不可切除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手术切除率。
王琦石亮荣赵洁敏周文杰胡文蔚单飞吴昌平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结合位点-1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结合位点-1(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53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Bmi-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中位H-score得分为87.5(0~270)分,在癌旁组织中为5(0~90)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75,P=0.000)。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1蛋白高表达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1.0[95%可信区间(CI):46.7~54.4]个月,低表达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5.6(52.1~59.1)个月,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0,P=0.114)。结论Bmi-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提示Bmi-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李晓东郑晓邵英杰徐斌张大川胡文蔚谢荃沁蒋敬庭吴昌平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灌肠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肠装置,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为输液口,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为输入口,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包裹在输液管外周面,所述气囊和输液管之间设置有左保持架和右保持架,...
王玮胡文蔚李东何雯婷
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IL-1R2)在肠癌肿瘤微环境(TME)中的表达特征,探究IL-1R2在结肠癌中的作用。方法分析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O)中的结肠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数据,确定IL-1R2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IL-1R2敲基因组(Il1r2^(-/-))。利用氧化偶氮甲烷(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结肠炎相关肠癌模型。在AOM/DSS诱导后的第70d,收集肿瘤组织,计数肿瘤数量并测量其直径;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Il1r2^(-/-)小鼠和对照组小鼠TME中各类细胞群体浸润的差异以及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使用双向方差分析来比较体重曲线。结果小鼠结肠癌和人类结肠癌CD45^(+)免疫细胞的scRNA-seq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比较,IL-1R2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Il1r2^(-/-)小鼠与对照组小鼠肿瘤数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50±0.977比7.800±1.114,t=2.005,P>0.05),但是Il1r2^(-/-)小鼠肿瘤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24.170±7.483比96.000±19.990,t=3.618,P<0.01)。Il1r2^(-/-)小鼠TME中CD45^(+)免疫细胞(35.140±3.673比7.076±1.929,t=6.764,P<0.001)和CD8^(+)T细胞(26.820±1.004比15.900±2.665,t=3.835,P<0.05)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CD4^(+)T细胞的比例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R2缺失导致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CD4^(+)T细胞(14.340±3.401比24.570±2.330,t=2.482,P<0.05)、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CD4^(+)T细胞(20.740±4.001比41.500±4.108,t=3.620,P<0.01)、PD-1^(+)Tim-3^(+)CD4^(+)T细胞(7.184±2.129比15.140±1.730,t=2.900,P<0.05)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上PD-1和Tim-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R2在结肠癌中高表达,IL-1R2缺失可以降低小鼠对结肠炎相关肠癌的易感性。
郎妍妍黄浩武少贤姜宏伟刘颖婷袁茂玲胡文蔚郑晓陈陆俊蒋敬庭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肠癌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在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在肺癌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94例肺腺癌、75例肺鳞癌组织以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HHLA2的表达,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HHLA2表达水平的差异,X^2检验分析肺癌组织HHLA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HHLA2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HHLA2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肺腺癌:U=296.5,P=0.001;肺鳞癌:U=22.5,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HLA2高表达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肺腺癌:P=0.002;肺鳞癌:P=0.046);年龄≥60岁的肺腺癌患者HHLA2高表达比例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P=0.023);HHLA2染色强度与肺癌患者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显示,HHLA2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S)较HHLA2低表达患者显著缩短[肺腺癌:风险比(HR)=1.875,95%可信区间(C1):1.099~3.196,P=0.021;肺鳞癌:HR=5.568,95%CI:2.024-15.320,P=0.001),多因素Cox模型显示,淋巴结转移(HR=1.766,95%CI:1.018-3.064,P=0.043)和HHLA2高表达(HR=1.827,95%CI:1.061~3.146,P=0.030)为肺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而年龄≥60岁(HR=3.344,95%CI:1.123-9.963,P=0.030)和HHLA2高表达(HR=3.617,95%CI:1.340~9.761,P=0.011)为肺鳞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HHLA2在肺癌组织高表达,提示其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其分子机制亟待深入探讨。
张雨晴陈陆俊郑晓吴晨王琦胡文蔚吴昌平蒋敬庭王智刚
关键词:肺癌组织芯片预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