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绛宇

作品数:120 被引量:520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1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3篇动脉
  • 43篇颅内
  • 41篇血管
  • 34篇动脉瘤
  • 30篇颅内动脉
  • 30篇介入
  • 21篇栓塞
  • 19篇颅内动脉瘤
  • 18篇介入治疗
  • 17篇动脉闭塞
  • 17篇颈动脉
  • 16篇动脉狭窄
  • 14篇血管内治疗
  • 12篇症状
  • 12篇症状性
  • 12篇颈内
  • 11篇弹簧圈
  • 11篇手术
  • 10篇疗效
  • 10篇急性

机构

  • 86篇河南省人民医...
  • 28篇郑州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119篇薛绛宇
  • 93篇李天晓
  • 75篇白卫星
  • 73篇王子亮
  • 35篇朱良付
  • 33篇李立
  • 31篇翟水亭
  • 31篇李钊硕
  • 23篇赵同源
  • 23篇曹会存
  • 20篇贺迎坤
  • 15篇许岗勤
  • 13篇冯光
  • 9篇史帅涛
  • 7篇徐涛
  • 7篇张永福
  • 6篇李太平
  • 6篇梁庆华
  • 6篇步星耀
  • 6篇姜喜锋

传媒

  • 14篇中华放射学杂...
  • 1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1篇当代医学
  • 8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中华介入放射...
  • 6篇中国介入影像...
  • 6篇第八届中国介...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5篇中华脑血管病...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医刊
  • 3篇实用诊断与治...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14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结果探讨
临床上一般把那些绝对瘤颈大于4mm或者动脉瘤体颈比小于2:1的动脉瘤称为颅内宽颈动脉瘤。这些动脉瘤单一使用弹簧圈往往不能完全栓塞,或者技术上不完全可行,这就需要结合其它设备或者技术,临床上比较成熟的有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
李天晓李立翟水亭曹会存薛绛宇王子亮
关键词: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临床疗效介入疗法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脊髓内室管膜瘤
2003年
郭锁成薛绛宇柴昌张永福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手术治疗
经翼点锁孔入路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手术体会
脑外科锁孔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等优点。自2005年6月-2006年2月,笔者采用经翼点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手术效果,特报告体会如下:
郭锁成薛绛宇陈航史锡文
关键词:夹闭手术锁孔入路动脉瘤
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和颅内段狭窄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和颅内段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单发狭窄103例患者的资料,共103处狭窄,根据狭窄部位分为椎动脉起始部组(33例)和椎动脉颅内段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再狭窄率及并发症。结果①支架到位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率<10%的有86处,其余16处的残余狭窄率均<20%,1处因出血用弹簧圈闭塞。②有3例在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占2.9%(3/103),其中1例并发脑出血,2例并发脑梗死,均为椎动脉颅内段组患者。椎动脉起始部组并发症的发生率(0/33)与颅内段组(3/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9。③术后6个月影像学随访67例,其中13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椎动脉起始部组再狭窄的发生率(32.1%,9/28)高于颅内段组(10.3%,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④术后临床随访94例,平均9个月,无死亡病例。有8例再次发生后循环脑梗死,其中椎动脉起始部组3例(3/30,10.0%),颅内段组5例(5/64,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椎动脉颅内段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起始部组,而椎动脉起始部组再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内段组。
李立李天晓薛绛宇朱良付王子亮白卫星赵同源李钊硕许岗勤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
Willis覆膜支架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颈动脉破裂患者中的应用及随访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颈动脉破裂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焦作煤炭中央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发生颈动脉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处理方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例患者采用术中单纯填塞压迫止血,术后2周出现颅内大出血后死亡。5例患者接受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破裂口均封堵成功但眼动脉闭塞;围手术期发生尿崩症1例,不完全动眼神经瘫痪1例;5例患者随访3~12个月,MRI检查显示肿瘤次全切4例,全切1例,均预后良好,无新增出血或缺血事件发生。结论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颈动脉破裂安全有效。
汪勇锋夏金超张坤顾建军王子亮薛绛宇李钊硕邱茜茜朱方涛高慧丽李天晓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瘤颈动脉破裂覆膜支架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Wingspan支架成形术
目的:评价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应用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1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观察支架置入前后症...
李钊硕李天晓翟水亭薛绛宇王子亮白卫星史帅涛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介入治疗支架成形术安全性
破裂的脉络膜前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1例被引量:1
2017年
临床资料 患者女,67岁,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10h”于2016年6月15日转入我院,人院查体:嗜睡,唤醒后可正确回答简单问题,颈稍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头颅CT平扫提示。
蔡栋阳薛绛宇赵同源李天晓
关键词:动脉瘤介入治疗脉络膜前动脉
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8例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经CT检查证实6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为脑室内出血,1例为缺血症状。对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5例,支架辅助栓塞1例(基底动脉顶宽颈动脉瘤),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液态胶栓塞1例,1例失败。结果 7个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周围,1个动脉瘤位于胼周动脉远段分支动脉。8例中,7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成功,动脉瘤栓塞术后5 min复查造影,完全栓塞4例,几乎完全栓塞2例,不完全栓塞1例,术后随访结果良好。结论血管腔内栓塞治疗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对外周动脉型动脉瘤也可予栓塞治疗。
姜喜锋李天晓翟水亭薛绛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烟雾病血管腔内治疗
复合手术开通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的初步应用(附24例报道)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总结复合手术开通长节段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2013年8月~2017年4月行颈内动脉复合手术开通24例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成功开通,出院后3个月复查头颈CTA示开通的颈内动脉皆通畅,1例术中出现医源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周后成功闭塞瘘口,颈内动脉通畅,20例术后3个月复查DSA示颈内动脉通畅,4例电话随访诉说无异常表现。结论对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行复合手术开通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谨慎开展。
薛绛宇赵同源张坤贺迎坤蔡栋阳夏金超李天晓
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长节段支架成形术
多动行为问题儿童血5-羟色胺浓度变化相关性探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探讨多动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差别;进一步了解心理卫生偏异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行为问题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差别,并分析各种行为问题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筛查并根据其因子分分类,对30例行为问题儿童进行外周血5-羟色胺含量测定,与30例正常儿童对照比较。结果多动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内向型因子组与外向型因子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阶段行为问题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正常儿童差异增大。结论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与行为问题有关,可能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物质基础之一。
郑素华薛绛宇陈燕辉
关键词:儿童5-羟色胺多动行为外周血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