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芳
- 作品数:42 被引量:2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关于pCI与因果判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检验了pCI公式对人类因果判断预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发现,被试的判断与pCI的预测趋势基本一致,但(a+d)/n的预测似乎更加准确;被试的判断较pCI而言波动较小,且可能在开始判断时需要一段时间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或方法,之后的判断与精密的数学计算有共同之处;不同个体判断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仍能归为一些类型。
- 邵志芳王健
- 关于对偶比较法数据处理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2年
- 邵志芳
- 关键词:比较法对偶被试
- 关于问题难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1996年
- 利用一种新型的人工问题,探讨了一些影响问题难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未知参数越多,问题难度越大;中间未知参数不予提示时问题难度显著提高;参数排列方式越乱,问题难度越大;供选择的操作数越多,问题难度越大;供选择的操作的相似性越强,问题难度就越大;对过去题目中某些特征的意识水平越高,经验就越容易迁移,从而影响难度。
- 邵志芳刘永芳钟毅平
- 关键词:迁移
- 高中生实时估分的性别差异被引量:2
- 2019年
- 实时估分是考试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也是元认知监控在考试过程中的体现,本研究考察其性别差异。本研究将2005、2008、2011和2014年全国高考甲卷中的语文、数学(理科)和英语试题分成34个分试卷施测于高中生,要求被试每做一题都估计该题得分率。结果表明,实时估分的性别差异因科目而异:男生数学实测得分率和估计得分率都显著高于女生;两性均高估语文成绩,男生实测成绩显著低于女生,但实时估分与女生持平;两性均低估英语成绩,且男生实测与实时估分均低于女生。上述结果亦表明,过度自信这一认知错觉的发生可能以一定的任务特点为前提条件。
- 邵志芳庞维国
- 关键词:估分性别差异过度自信
- 试题难度的事前认知任务分析
- 试题的难度常常用试题的通过率来表示,这种事后检验法虽然简单易行,数量指标严格确定,但是对考生水平相当敏感,同一试题在不同水平的考生中得到的通过率并不相同,而且也不能在试题设计中起到主导作用。本研究试图设计一种试题难度的事...
- 邵志芳余岚
- 关键词:试题难度认知任务分析
- 文献传递
- 高考试卷的性差分辨力及其与录取性别比的关系被引量:3
- 2018年
- 高考科目和内容的设置,被认为是导致近年来高考录取中"男少女多"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采用2005、2008、2011和2014年全国高考数学、语文、英语试卷,对在校高中生进行实测,取得了各年份考试成绩的性别差异量,进而考察了各份试卷性差分辨力的稳定性,以及女生上线比例与参试者性别比和录取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近些年高考试卷的性差分辨力不太稳定;(2)高考成绩的性别差异确实存在,但总体差距不大;(3)参试者性别比和录取率等因素的变化,是导致高考录取性别比变化的主要原因。
- 邵志芳庞维国段芮
- 关键词:高考性别差异
- 关于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诊断和矫治被引量:4
- 1999年
- 1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由来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丰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当今的青少年显得比较轻松活泼、思想开放,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较强、容易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他们的竞争意识显著增强,情...
- 邵志芳
- 关键词:情绪青少年
- 靶行为与靶记忆
- 本研究以40名老年人和40名青年人作为被试,探讨靶记忆与靶行为记忆的特点。实验中,每位被试分别完成两项任务:靶记忆任务(target memory task,简称TM任务)和靶行为记忆任务(target behavior...
- 徐笑含邵志芳
- 关键词:源记忆项目记忆
- 试题难度多项指标的认知任务分析被引量:14
- 2009年
- 本研究在邵志芳等设计的对试题难度进行事前评定的框架和实施程序的基础上,将试题的事前难度细分为基准难度和解决难度,并由此演化出难度指数来描述试题及试题间的相对难度。采用上述指标对上海市2007年和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理科卷)进行了认知任务分析,结果显示:(1)各评定者之间呈极其显著一致性;(2)试题的解决难度与基准难度之差能够很好地预测试题的实际难度;(3)难度指数能够作为对试题(或试卷)之间难度进行比较的良好指标;(4)2008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题(理科卷)较2007年试题难度有所降低。
- 李二霞邵志芳
- 关键词:认知任务分析数学试题
- 重新审视内隐学习人工语法范型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对过去内隐学习实验报告中的人工语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人工语法有以下特征:它是加和概念,是没有无关特征的概念,是有限变化的概念。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仅仅将人工语法作为现成的实验材料,以获取自己所需的刺激字符串为最终目的,忽略了生成字符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偏差,造成实验用字符串分布不均,测验字符串与学习字符串不对应,各线路学习字符串样例亦未能完整表达规则,因而生成的字符串集已经无法完整、准确、唯一地体现人工语法。被试没有很好地对人工语法进行充分的学习,所学的语法也无法保证就是实验者所设定的规则,自然也就没有充分、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内隐学习的存在及其特性。
- 邵志芳陆峥
- 关键词:内隐学习人工语法